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提高安全型继电器的测试精度和数据一致性,设计了一种基于C/S模式的智能测试系统,实现了安全型继电器电气特性的自动测试和数据管理、共享。详细阐述了智能测试系统的架构、硬件接口和软件的设计技术及实现。该系统已在继电器生产过程中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跨应用程序系统中数据一致性的问题,对MDM主数据管理技术进行研究,介绍技术相关内容,包括其概念,功能架构、核心思想和应用流程等.深入分析MDM思想的精髓,结合目前高速铁路信息化的行业需求,提出一种MDM的技术应用方案,该方案拟在构建基于MDM的动车信息共享平台,以实现不同机构对数据访问的需求,保证铁路行业内各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一致性.通过深入调研,设计出平台的物理结构,并提出MDM数据管理模型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提升地铁装备的国产化水平,逐步实现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以国产数据库在MTC-I型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为切入点,结合既有数据库架构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国产数据库的一主二备架构。采用基于联机Redo日志的数据实时同步技术,确保不同存储设备间数据的一致性;通过加密引擎技术,定义特殊的或更高强度的加密算法,提高数据加密的安全性;配备基于B/S架构的实时监控平台,有效提升数据库系统的智能运维水平。从可靠性、可扩展性和经济性3个方面,分析了一主两备架构的应用特性。经过正常运营标准压力测试和典型业务场景并发测试,验证了该架构在地铁信号系统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ATP车载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同步策略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ATP车载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分析了该系统对同步策略的各类需求,设计和实现了基于Oacle数据库与MSMQ技术相结合的两层分级数据同步策略RAILS-SYN,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一致性和完整性,为系统分级分布式管理的数据同步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简称:客票系统)中数据同步的运营维护复杂度,增强数据同步性能和一致性,提高数据同步过程中满足业务复杂数据需求的能力,设计了客票系统数据同步平台,提出了平台架构和数据同步流程,综合运用智能并发入库、数据一致性检测、流式数据传输技术,提升客票系统数据服务能力。该平台已在客票系统多个业务中进行试用,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设计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铁路实名制进站核验系统,解决人证一致性自动检验的问题。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应用集群技术、负载均衡技术,结合客票系统架构,实现旅客进站票证人一致性的核验,已经应用于多个车站。对旅客进站记录及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表明,人脸识别率达97%,旅客可以在5 s内完成进站核验,满足铁路旅客实名制进站核验业务的效率要求。结果表明,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实名制进站核验系统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为铁路未来实施全面刷脸进站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文章介绍分布式系统中解决一致性问题的Paxos算法,分析铁路客票发售和预定系统(简称客票系统)的数据架构,建立了基于Paxos算法的数据一致性模型.该模型可以解决铁路客票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铁道部客票中心系统的设计与关键技术的实现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该文介绍了铁道部客票中心系统结构和功能设计,对骨干广域网的设计与实施、基础数据一致性解决方案、营销分析系统的实现、系统安全管理以及综合业务管理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述,并介绍了系统建设实施的情况。铁道部与地区中心间的主干网,实现了2M专线、X.25、PSTN专线3种通信方式自动备份与自动恢复;采用复制服务器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分布式数据库条件下全路基础数据的同步一致;应用数据仓库理论和OLAP工具、研制开发了客票营销分析系统,提供了客运指挥的决策支持;引进系统与安全管理软件,加强对客票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和应用的监控和管理;利用自行开发的交易连接管理和数据库通信中间件,实现了交易的转发以及生产数据在三级数据库间的可靠传输。上述关键技术的解决,使铁道部客票中心已成为全路客票系统的基础数据管理中心、客票发售的指挥中心、联网运行的网络中心、生产数据的分析中心、系统运行与安全的监控中心,是全路联网异地售票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角色自律分散系统概念及体系结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等角度综述自律分散系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出系统潜在功能的自律表达应用模式。对自动化系统进行多层次抽象,明确了集中式、客户/服务器和自律分散结构的适应领域,明确了系统功能及其表达方式的时空关系。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包括固定功能、人工进化功能、潜在功能和自我进化功能;系统功能表达方式的时空关系有时空不变、时间可变和时空可变3种。对系统潜在功能的自律(时空可变)表达模式进行提炼,定义角色自律分散系统的概念。提出角色域与数据域双重驱动的角色自律分散系统的体系结构,角色和数据通过角色域与数据域进行交互,角色自律控制器实现角色转换的协调,数据仲裁器确保分散环境中的数据一致性,角色/功能/对象调度器分别实现系统角色,功能和对象的调度与激活。将角色自律分散系统体系结构应用于铁路调度系统中,表明技术上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0.
铁路基础信息平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铁路信息化建设为中心,采用模板技术来研究和实现铁路基础信息平台的软件自动生成,采用Oracle高级复制研究铁路应用系统中铁道部、路局、车站三层应用架构中数据自动生成和复制,保证基础信息在全路应用中的一致性,同时方便快捷维护和同步数据的流程;研究  相似文献   

11.
德国与我国机车车辆用螺栓技术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DIN25201《铁路车辆及其部件的设计准则螺栓连接》对紧固件的风险等级分级、设计、防松和安装等要求,并与我国目前铁路用螺栓紧固件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列举我国机车车辆用螺栓在应用上的一些成绩和存在的差距,推广先进的紧固件应用理念。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列车通信网络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4,自引:10,他引:4  
简述与列车通信网络有关的一些计算机局域网的基本概念和现场总线的情况,重点叙述列车通信网络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情况,提出作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铁路轨枕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本文对轨枕的主要功能和分类方法加以论述,同时简述我国铁路轨枕的发展过程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方法:通过搜集资料了解我国铁路轨枕及城市轨道交通轨枕的发展历程;总结轨枕分类方法;介绍木枕、混凝土枕及城轨交通用特殊轨枕的主要特点,并调查研究了各类轨枕在设计、制造、使用、养护维修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提供了先进国家适用于高速铁路轨枕的发展动态,以及我国已运营4年的秦沈客运专线用轨道板和正处于设计招标阶段的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用轨道板等信息。研究结论:我国铁路轨枕及城市轨道交通轨枕的发展应遵循:增加混凝土枕类型以满足不同铺设条件的需要;提高混凝土枕的使用寿命,并开发研制轨枕新品种,适应我国铁路高速、重载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迅猛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组建网站常用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开发网站的实际工作中,对网站的运行平台,Web服务器和响应的开发工具记性了研究,对所采用的开发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进行了比较,,结合网站的开发实践,给出了组建网站所使用的技术及网站的Web服务器配置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论述在岩溶发育区盾构施工需考虑突水、地表塌陷、岩溶顶板塌陷、盾构机体下垂等风险。在运营期间,车辆振动可能引发地表塌陷、管片下方溶土洞坍塌,导致车辆运行存在风险。广州地铁在岩溶发育区的多条线路采用盾构施工,大多于2010年底投入运营。结合岩溶发育区盾构工程实践,总结、思考广州地铁在勘察—设计—施工建设全过程的综合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介绍地铁区间隧道发生的罕见接触网短路事故:由于短路电流,造成盾构隧道管片螺栓烧熔,产生高温引起管片破损,使止水条变形漏水.为确保运营隧道的安全,对受损管片钢筋及混凝土进行检测及鉴定分析,并对该区间管片受损段进行深入的数值模拟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管片的修复加固设计.  相似文献   

17.
结合青藏线《新建铁路涵洞辅助设计软件》和宝兰二线《增建二线铁路涵洞接长CAD》开发应用中的经验,提出了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基于ARX做铁路涵洞CAD二次开发的方法,并对开发流程、ARX的原理、MFC的应用、数据库、32位的动态链接库等技术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既有防空转防滑行系统存在的不足,通过理论分析、大量实践调研,并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开发了新型防空转防滑行系统。新系统能实时检测各轮对黏着状态,自动控制达到最大牵引力,在大秦线SS4改型机车的运行考核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远程认证拨号使用服务的服务器的功能和应用,并且提出了一种运用面向对象和多线程的技术,对远程认证拨号使用服务的服务器功能进行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Internet个人主页服务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阐述了使用HTTP服务器Apache 1.3实现个人主页服务的方法,并提出了在个人主页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