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路面结构层厚度检测是道路质量控制的重要工作,传统的钻芯取样法在进行路面厚度检测中存在很多弊端,新型的探地雷达法由于其简便、无损及误差小的原因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探地雷达法在公路路面工程厚度检测中的实际应用,对这种新型技术检测厚度与传统的钻芯取样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探地雷达技术在公路工程质量检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施工不均匀性、路基破损等因素容易造成路面基层厚度变化,导致路面质量降低。无损检测技术——探地雷达能有效检测路面面层厚度,但对于均匀性较差的基层,其检测、分析难度较大,成为路面基层厚度检测中的难题。文中依托实体工程,针对探地雷达在基层检测中的弱点,从分析探地雷达基层检测的原理和方法出发,通过误差分析,对比分析基层不同铺筑阶段、不同天线频率、横向电磁波速度不均匀性以及接触式天线垂向颠簸四个因素对检测效果的影响,最后通过准确性试验分析探地雷达在路面基层检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探地雷达检测系统的应用条件进行探讨,概括和总结了近年来探地雷达技术发展及新的应用研究,详细分析探地雷达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结构。以及探地雷达对路面结构层厚度检测的应用,进而指出探地雷达的局限性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利用探地雷达技术测量路面厚度及病害的精度与效率,保证测量结果可直接用于改扩建路面的设计,将扩展共同中心点法(the extended common midpoint,XCMP)引入了基于探地雷达的改扩建路面厚度及病害测量。利用XCMP,探地雷达可测定现有路面厚度和病害位置且无需借助钻心取样校准介电常数;同时,采用了一种多阵列的3D探地雷达,它能同时采集纵横两个方向的路面信息。借助不断发展的信号处理技术和数值处理技术,结合了3D探地雷达信号特征和XCMP法,建立扩建路面厚度及病害测量的通用方法并将上述方法用于连霍高速改扩建项目。结果表明,XCMP法可采集获得清晰的路面结构图像并推算出路面厚度及病害位置,设计的4个XCMP方案的检测误差分别为8.51%,7.62%,3.97%,4.36%,可见XCMP方案基本满足检测需求;同时XCMP法与其他方法对比结果表明其具有更高的精度,误差波动较小,误差可控性强。在此基础上,选取厚度检测精度最高的方案进行病害位置的判定,主要检测病害包括路基脱空、断裂和碎裂,反射裂缝,隐含裂缝。依据病害在探地雷达图像上的区别,采用感兴趣区域(ROI)提取进行病害定位,同时结合上述路面厚度检测结果确定病害的位置和尺寸。  相似文献   

5.
探地雷达在公路无损检测中的典型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昌宁  马俊等 《东北公路》2002,25(4):51-53,75
在简述探地雷达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GSSI公SIR-10H型探地雷达为主介绍了探地雷达方法在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基层厚度检测和钢筋混凝土缺陷检测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公路建设的增多,探地雷达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公路建设和建后维护工作中。文章分析了探地雷达的使用原理及在路面结构层厚度检测中的运用,通过对比分析钻芯取样值、路面厚度值及检测结果的可重复性,结果证明,该种检测方法能整体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降低建设成本,同时促进对工程建设的评定和掌控,为公路工程质检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公路里程的快速增长及建设规模的日益扩大,利用快速无损检测对路面质量进行检测,严把工程质量检验关口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本文在云南新建公路大量探地雷达及钻芯检测数据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探地雷达检测沥青面层总厚度的准确性及可靠性。结果表明利用探地雷可快速检测路面质量,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探地雷达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迅速。探地雷达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辨无损探(检)测工具,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文中论述了探地雷达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探地雷达在公路路面厚度检测及其质量评价、路基下采空区等病害隐患探测,路基填土质量评价,以及公路隧道衬砌和挡土墙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实践表明,应用探地雷达技术,可以高效、准确地确定工程隐患位置及大小,定量评价工程质量,为公路工程设计施工和工程质量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探地雷达在公路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孙军  应后强  王国群 《公路》2001,(3):59-61
有效、无损、快捷、简便是公路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当前国内外先进的超浅层勘测技术-探地雷达检测,以其无损、快捷以及超浅层高分辨率的优势被迅速应用于公路检测。文中主要论述了探地雷达在路面面层厚度检测,路基病害调查、公路维修质量检测、公路裂缝调查4个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探地雷达作为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开始用于道路、桥梁和土木工程的检测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因而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芬兰利用探地雷达检测桥面损坏面积,以评价这种方法对于路面厚度、防护混凝土和桥面板损坏及防水层损坏检测的应用。试验中采用了两处不同的天线。探地雷达数据与钻探取芯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检测结果与桥面实际损坏情况一致。探地雷达可用来绘制桥面损坏面积的图,可以测定大于40mm的路面厚度及混凝土与沥青路面之间的和防水层中的破坏。  相似文献   

11.
褚伟 《中南公路工程》2013,(5):34-37,93
路面结构厚度对路面受力有很大影响,为了确保结构层厚度的一致性,开展结构层厚度检测是很有必要的.在对比分析传统钻芯法与探地雷达(GP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GPR的检测原理,结合张花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采用GPR对工程中实时铺筑的路面结构层进行厚度检测并分析检测结果,同时结合钻芯法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对比结果证明GPR检测结果精确,且通过进一步分析GPR检测成果,对工程质量的动态控制起到了有效的帮助作用,证明GPR是一种针对公路结构层厚度有效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可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神经网络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采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空耦雷达道路检测路面厚度进行测算的新方法。并对BP神经网络模型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检测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比较,为GPR技术在道路工程检测实践中提供一种辅助判断手段。  相似文献   

13.
重力式挡土墙广泛用作高速公路边坡支挡结构,如何鉴定挡土墙的综合质量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地质雷达的重力式挡土墙质量检测结果并结合挡土墙的稳定性验算和安全验算结果的综合评估方法,对公路挡土墙综合质量的安全进行分类评估。工程应用表明该综合方法可在高速公路重力式挡土墙安全评估中应用。为大面积开展高速公路重力式挡土墙安全评估提供了工具。  相似文献   

14.
卢超  刘化学  刘强 《路基工程》2012,(4):98-100
沥青混合料压实度测试是沥青路面性能质量控制的重要指标。针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无损检测,分析了探地雷达(GPR)在测试介电常数中的可行性,同时基于室内试验分析了沥青混合料空隙率对介电常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空隙率与介电常数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依托实际工程提出了采用探地雷达测试沥青路面介电常数来反算沥青混合料压实度的方法。研究结果可为沥青路面压实度无损检测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应用地质雷达对博莱路隧道衬砌质量进行了无损检测。介绍了地质雷达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提出了不同衬砌质量问题的识别方法与典型雷达图像,得到了衬砌厚度、空洞、充填不实、积水等情况,为病害治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隧道工程质量,利用地质雷达对山岭隧道支护结构的施工质量进行系统的无损检测,并依据地质雷达工作成像原理,结合应用实例得出:地质雷达在山岭隧道衬砌厚度、拱架数量、间距及背后缺陷等检测过程中具有高效便捷、无损准确等特点,可在山岭隧道质检工作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某公路沥青路面出现开裂破损原因,在介绍地质雷达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采用地质雷达对某公路沥青路面病害进行了探测,并结合弯沉值、密实度与含水率等测试结果,验证了地质雷达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公路下部存在不密实区、富水松散区以及不均匀沉降变形区,是导致沥青路面开裂破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张红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7):355-357,29
探地雷达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快速、连续检测、无破坏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程地质勘查、公路工程质量检测、灾害地质调查、考古调查、资源勘探等领域。简述探地雷达的发展、工作的基本原理、雷达天线的类型及适用范围,阐述其应用领域,并以某隧道检测为例,说明探地雷达定性检测的直观性和便捷性。同时,总结探地雷达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行沥青路面检测评价体系不满足公路改扩建工程需求的问题,文章在对比分析现行检测评价规范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对改扩建路面设计的需求,提出了包括路面损坏指数、路面车辙深度指数、裂缝率、车辙面积率、修补面积率、路面结构强度、结构层厚度、各结构层回弹模量、基层完整性的改扩建旧沥青路面检测指标与评价体系,并给出了指标的检测手段、计算方法与分级标准,最后引入特尔菲—理想点法进行使用性能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