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SARMA法的基本思想,考虑非饱和带基质吸力和暂态附加水荷载对岩体边坡安全稳定的影响,提出了考虑雾化雨入渗效应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改进SARMA法,并将此法应用于紫坪铺2^#导流洞出口高边坡工程,进行了边坡在泄洪雾化雨入渗影响下的安全稳定性计算与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ANN下的岩质路堑深边坡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综合分析岩质路堑深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的基础上 ,提出评价岩体边坡工程稳定性的指标 ;讨论了神经网络在岩质路堑深边坡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提出了基于 ANN下路堑深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方法 ;通过样本训练和实例预测评价结果表明 ,该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岩石边坡稳定性结构模式类比评价方法。这种方法根据工程岩体的结构类型,对岩体工程地质特性定理表征并抽取主要特征,建立工程岩体之间的相似关系并进行综合相似关系类比评价。它抓住了岩体工程地质的主要特征,最大限度地利用人类工程活动长期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和失利教训,因而,其评价结果的可靠性也是较高的。  相似文献   

4.
运用Drucker-Prager非线性模型,并计及了岩体边坡非均匀介质的情况,模拟分析了开挖步对开挖连坡内岩体二次应力场和边坡变形场的影响,给出边坡某些特征点处位移随开挖步的变化,同时讨论岩体内破损区随开挖步进行的扩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板裂结构岩体顺层边坡溃屈破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多层裂结构岩体顺层边坡变形及溃屈破坏的特征,抽象出这种边坡的力学模型。以力学模型为基础,从结构失稳的观点出发,采用弹性力学理论和弹性稳定理论,建立了这种边坡的变形计算、溃屈稳定性分析以及溃屈破坏长度、深度预测的方法,说明了影响其溃屈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和预防这种边坡发生溃屈破坏的原则。最后,以某边坡实例验证了所建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陈记 《交通标准化》2010,(3):183-186
通过介绍降雨渗流情况下边坡稳定性评估方法及在岩体边坡中的应用实践,找出渗透系数极小的灰岩作为坡面的岩体边坡在降雨情况下的稳定性特征以及该类边坡的稳定性规律.同时得出降雨引起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下降可达80%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全国铁路147个岩石边坡的调查资料,按边坡稳定状况分成三 类和二类:即稳定、基本稳定和不稳定,以及稳定和不稳定。选择岩石 回弹值R、岩体完整性系数I。等n个参数和岩坡综合相时贯通度GP、 岩坡综合稳定性系数GX等5个参数为判别变量。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方 法时铁路岩石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其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8.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边坡稳定性评价指标权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快速评价边坡的稳定性,以汤屯(汤口-屯溪)高速公路44个典型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边坡稳定性的7个评价指标坡度、坡高、岩性、边坡结构、结构面胶结、控制性结构面、岩体完整性进行了分析,根据它们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排序,并将评价指标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后作为评价指标的权重值.研究结果表明:主因子重要性排序依次为边坡形态、边坡结构和结构面特征;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岩体完整性、岩性、边坡结构、控制性结构面、结构面胶结、坡度和坡高.   相似文献   

9.
寨任路炭质泥岩边坡稳定性研究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六寨-水任二级公路存在的炭质泥岩边坡稳定性问题,研究炭质泥岩边坡工程地质特性、变形破坏模式、稳定性影响因素等,分析评价其稳定性,将沿线的边坡分为四类,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既增强边坡稳定性,又改善线路景观效果。本着一次根治,不留隐患,综合处理,经济合理,施工方便的原则,采取了喷锚网、挂网喷浆、顶应力锚固、土工材料绿化和客土喷播等五种防护技术措施,沿线区治理边坡75个,总面积35万m^2,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高陡路堑边坡上危岩体孤石爆破过程中孤石的安全稳定性,对保障施工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托广东省某高速公路土石混合路堑边坡孤石处理实际工程,系统阐述了钢绞线支护结构用于土石混合路堑边坡危岩体施工破碎过程中的监测、计算与评价分析,选取几个典型的边坡坡面孤石危岩体,分析了边坡坡面孤石危岩体是否安全稳定,客观有效地评价了孤石危岩体的安全稳定性。结果表明,四个典型危石体孤石在破解施工过程中始终是安全稳定的,不存在危岩体孤石崩塌掉落等施工安全稳定隐患。本项目的监测评价方法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