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文章以下穿京港澳高速的箱涵暗顶工程为背景,应用FLAC三维数值分析程序,对顶进施工所引起的高速公路路面变形进行了全过程的动态模拟,并与监测值比较,对比结果表明:所建数值模型计算结果能够有效演化施工过程中路面沉降规律,分析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不利变形,对施工方案的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连续梁桥顶推拆除过程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维昕  张凯  周鑫 《中外公路》2013,33(1):123-126
随着中国公路桥梁改扩建需求的不断加大,桥梁的拆除施工越来越受到交通部门的重视.针对连续梁桥的拆除,顶推法由于具有不影响通航、工期短、低成本等优点而受到青睐.但在顶推施工过程中,连续梁桥的受力较其他施工方法复杂,因此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十分必要.该文以佛开高速公路北江大桥改扩建工程为依托,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MIDAS建立了全桥模型,对桥梁在顶推过程中的受力和变形情况进行仿真分析.最后根据计算结果,对施工安全作出初步判断,并提出了相关改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贵婷  张宏 《公路》2007,(6):92-95
下穿京港澳高速公路的顶推箱涵,是郑开大道的关键性控制工程。结合工程实际,介绍了设计方案及工程特点,即在超浅覆土、超大跨径、管棚支护且不中断京港澳高速公路的情况下,采用中继间顶推法使箱涵就位。  相似文献   

4.
采用管幕-箱涵法施工的超浅埋连接通道跨越运营地铁时,施工前对场地的土堆清理及基坑开挖工作已使地铁隧道产生较大变形,为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营,对后续管幕、箱涵的施工进行严格控制。利用解析计算的方法,根据箱涵相对原状土等效重力大小的不同,建立2种力学模型,分别按照弹性地基梁和普通梁2种模型对管幕的受力进行研究; 推导出2种计算模型下的力学公式,分析在箱涵顶进的过程中,箱涵下方管幕受力和变形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管幕下方地铁隧道的受力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顶推法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一种先进的无支架自架设施工方法,由于其具有不影响通航、缩短工期和降低施工成本等优点而得到推广,但在顶推施工过程中主梁的受力远较采用其他常规的施工方法要复杂,有必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准确的模拟。本文以广州市内环路的珠江东桥为工程背景,采用了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建立全桥实体模型,对箱梁桥在顶推施工过程的受力与变形进行仿真计算分析。根据计算分析的结果,对局部应力较大部位,提出通过加强构造措施的建议。最后,提出建立三维模型进行桥梁结构仿真分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兰州深安黄河大桥主桥钢结构采用顶推施工的方法。主桥钢结构顶推线路较长,临时墩布置较多,施工过程比较复杂,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介绍顶推施工过程的各个计算工况,分析主桥钢结构与导梁的应力与变形、临时墩的支座反力,计算分析得到的结果有效地指导了整个顶推施工过程,也可为类似桥梁的顶推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实例参考。  相似文献   

7.
某新建高速公路跨线桥主线桥和E、H匝道桥跨越已通车高速公路,采用顶推法施工。本文以该实际工程为例,计算顶推施工过程中临时墩的受力,详细分析了各工况下各临时墩的反力,研究了各临时墩的安全性。同时对四氟乙烯滑板、滑道、顶推系统等进行了验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桥施工过程中各临时墩及各辅助构造均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8.
梅河高速公路特长箱涵顶进施工监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保公路路基特长箱涵项进施工的顺利完成,施工中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控是十分必要的.对广东梅河高速公路特长箱涵顶进实体工程的监控结果表明,顶进中路基路面均无沉降变形,但后靠背不能满足顶进要求.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中环线在北虹路一虹许路地道工程中首次引用了管幕加箱涵顶进工法,获得成功,对今后管幕法的推广应用具有极大意义。该文以工程为背景,对软土地层中管幕加箱涵顶进施工的关键技术,如钢管幕顶进的纠偏、管幕与箱涵的建筑间隙、箱涵的顶力计算、机头网格与开挖面稳定关系、工程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和控制作了客观的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太旧高速公路武宿立交桥跨石太铁路段采用单点顶推法施工工艺,由于预制平台处地基沉降导致顶推持力台产生倾覆变形。本文简要介绍了采用体外预应力束加固顶推持力台的技术构思和施工方案,为处理施工过程中类似问题提供了新的选择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1.
公路箱涵顶进施工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穿越铁路、机场、市政道路、高速公路以及长城古迹等建筑物的立交工程中.根据大量的文献资料,从不同顶进法的技术特点、计算理论与方法、施工技术措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论述了顶进施工技术的应用和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市中环线北虹路下立交工程是我国第一次采用管幕-箱涵顶进施工技术,也是世界上在软土地层中施工的断面尺寸最大的管幕法工程。结合工程实际,该文提出了创新的管幕结合箱涵顶进的施工工法——RBJ工法(roof-box jacking method)。文章详细介绍了该工程钢管幕顶进高精度姿态控制,网格工具头设计,箱涵推进的顶力控制,箱涵推进中地表变形控制及箱涵姿态控制等关键技术,为相关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浅埋大跨径箱涵暗挖顶推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在重交通量、浅覆盖、多管线等复杂条件下,大跨径箱涵暗挖顶推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在成桥状态下的受力与顶推施工中的受力有较大的不同,为了明确箱梁顶推施工过程中受力性能,以国内第一座采用整体式顶推施工的大跨度波形钢腹板PC组合梁为例,采用板壳实体模型详细计算了组合梁在顶推过程中各个部分构件的受力特性。揭示了箱梁不同位置处截面上顶底板混凝土的应力变化规律、支墩反力变化情况和梁体的变形等,可供分析计算同类桥梁结构受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早期高速公路建设基于成本、工法技术考量,于许多路段采用路堤型式,随着都市蓬勃发展过程,路堤阻隔造成都市发展的障碍,尤其是交通不便,故穿越路堤的车行箱涵在都市发展过程中伴演关键性角色。本工程将辟建12 m(W)×3 m(H)×50 m(L)的双车道箱涵,经评估以管幂工法作为辅助工法最佳。本计划之涵洞工程将穿越国道高速公路,其交通流量大、施工安全管理要求严苛。配合前后道路衔接高程,管幂顶至路面之覆土厚度0.6~1.0 m,属浅覆盖施工,管幂施工难度高。在特殊施工条件下,管幂推管时对地表土壤之应力应变行为,经由数值模拟可初步研析。而对于高速公路路堤之影响除了要求施工质量及做好工地管理外,需配合自动监测系统以确保高速公路于施工期间之安全性。本工程于管幂施工阶段可能产生之高速公路路面沉陷量为1.1~2.0 cm,箱涵开挖阶段可能产生之沉陷量依工程经验推估为1.0~3.0 cm,整体来说当覆盖层厚度小于2倍推管直径时,沉陷量随着浅覆盖厚度之减少而增大。管幂工法于砾石层施工,其灌浆压力之控制对于高速公路路面变形影响甚大,尤其是当管幂推进出坑作业时,由于自由面解压,常造成灌浆渗漏及路堤路面变形。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21,(4)
云南怒江渡口大桥采用多点步履式拱梁整体顶推施工方法,整体顶推跨度为145m左右,具有顶推跨径大、施工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依托该工程对大跨度网状吊杆钢箱拱桥顶推施工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大跨径钢箱拱桥顶推施工的特点以及控制重点,对顶推施工的全过程墩台反力、拱桥钢结构应力以及拱桥位移进行了分析计算,对顶推施工中顶推内力变化、顶推线形控制、落梁位置控制等关键施工工序给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悬索桥扁平钢箱梁顶推施工受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3跨地锚式悬索桥加劲梁为扁平钢箱梁,钢箱梁跨径组成为(40+430+40)m,采用多点临时墩顶推施工。为了确保钢箱梁在顶推施工过程中结构安全,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对顶推施工过程进行整体和局部受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临时墩支点高程设置形式、滑道支承形式和横向偏位等对钢箱梁受力影响较大。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钢箱梁顶推施工过程线形控制、临时墩反力控制及局部应力施工控制等参数以及相应控制措施。实际顶推施工结果表明钢箱梁受力及线形控制较好。  相似文献   

18.
张奉春 《公路》2021,(3):148-152
陕西合铜高速公路水苏沟大桥主桥上部结构为上承式3×80m钢桁-混凝土组合梁,墩身为薄壁空心高墩,盖梁尺寸较小,采用连续千斤顶顶推施工困难,且顶推时竖向力产生的附加弯矩对墩身影响较大。经研究,利用步履式千斤顶进行钢桁梁顶推,设计了配套同步施工的组合钢垫梁、支承梁等结构,确保了空间桁架体系节点受力特性,降低了顶推施工对墩身的影响。步履式顶推施工技术对以后同类型钢桁梁顶推施工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9.
马琼锋  刘海庆 《中外公路》2019,39(5):149-152
介绍了一种针对变高截面钢箱梁顶推施工的新技术。鉴于采用传统施工方法出现的施工难题,该文结合实际工程项目,从新型顶推施工工艺出发,对多自由度顶推系统及其配套装备、自适应控制技术以及智能化监控系统的研发理念与创新特点进行阐述,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对实际顶推施工承载能力与变形进行了验证。通过对新技术的应用,武汉东风大道L7联变高截面钢箱梁成功完成顶推施工。  相似文献   

20.
杭州九堡大桥主桥为三跨连续拱梁组合系杆拱桥,结构形式新颖,空间力学特性复杂。大桥采用整体顶推施工方法,为了解其顶推施工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基于相似理论,按照几何尺寸与板厚不同比例设计了试验模型,并开展了模拟实桥顶推过程的模型试验和对应工况的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相似理论设计的大跨度钢拱桥缩尺模型能较好地满足实桥与模型之间的相似关系;通过分析模型试验数据发现,在不同的顶推工况临时撑杆与主拱、主纵梁连接部位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且主纵梁腹板应力存在正负交替情况;模拟风荷载对各测点应力影响显著,体现出明显的非线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