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6 毫秒
1.
邓亮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9):124-126,132
该文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桥梁护栏裂纹成因及对耐久性的影响,为钢筋混凝土桥梁护栏设计提供参考。同时可为相关技术规范的修订提供基础数据。通过对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裂纹的现场调研和相关文献资料调研,可知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中竖向裂纹出现频率较高,且主要为干缩裂纹和温度裂纹。调研路段中多处护栏裂纹宽度超过《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技术规范》(JTG/T B07-01-2006)的要求,会对护栏耐久性产生影响。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设计和施工中应考虑裂纹问题。  相似文献   

2.
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针对280 kJ的单坡面和F型坡面钢筋混凝土护栏、520 k J的组合式护栏,计算分析裂纹对其安全防护性能的影响,建立具有裂纹的280 kJ的单坡面和F型坡面钢筋混凝土护栏、520 k J的组合式护栏试验段及520 kJ的玻璃纤维筋混凝土护栏试验段,采用实车碰撞试验方法深入分析裂纹对混凝土护栏安全防护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纹存在处混凝土护栏不连续,但由于混凝土纵向加强筋和竖向加强筋的存在,使得护栏作为纵向连续结构其整体安全防护能力并未减弱,因此,混凝土护栏裂纹对其整体的安全防护性能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裂缝成因、分类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裂缝的产生原因入手,塑性裂缝、干缩裂缝、温度裂缝以及荷载裂缝进行了描述并给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同时对混凝土置换法、表面封闭法以及灌浆法3种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方法进行了阐述。实践证明,本文所涉及的混凝土裂缝修补方法全面有效。  相似文献   

4.
江楠  胡明峰 《交通科技》2012,(Z1):42-45
为了防止桥梁结构施工不当所产生的裂缝或裂纹,影响桥梁工程质量,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从荷载、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施工材料、施工质量等方面对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由于混凝土材料抗拉强度低的特点,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通常是带裂纹工作的。为了研究裂纹对于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防撞性能的影响,总结了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裂纹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裂纹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调研、理论分析以及计算机仿真方法分析了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裂纹对其防护能力的影响,认为虽然混凝土材料在裂纹处不连续,但由于钢筋的存在,不会影响护栏作为纵向的连续结构整体发挥安全防护作用,因此裂纹对单坡型桥梁钢筋混凝土护栏的防护能力没有影响。本文最终通过实车碰撞试验对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多孔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方法,通过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建立多孔混凝土基层缩缝处沥青路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多孔混凝土基层缩缝处沥青面层的荷载应力、温度应力、荷载与温度耦合作用下的耦合应力。结果表明:基层缩缝处沥青面层底面荷载主应力多为压应力值,但其剪应力在接缝处出现峰值;在温度作用下,沥青面层应力峰值点的位置在基层缩缝中点处沥青面层的底面及表面;荷载和温度耦合作用下基层缩缝中点处沥青面层底面的第一主应力介于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之间。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高速公路隧道工程运营期间出现的病害进行现场调查统计,主要包括裂缝、掉块、错台、渗漏水。对以上四种病害的形态进行了描绘和测量,结合施工期地质观测报告、施工记录、施工监控量测资料、现场调查情况,分析病害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地质因素、设计因素、偏压荷载以及施工因素是导致该隧道衬砌病害的主要原因。此外,混凝土干缩也会促进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裂纹、裂缝是混凝土结构常见的缺陷之一。引起混凝土开裂的原因很复杂,实际上每一条的裂缝的产生均由几种因素组合作用而成。该文根据某市内斜交桥的特点,从荷载、收缩、温度、构造等方面对该桥的空心板梁处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ANSYS软件构建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加铺沥青路面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场和行车荷载应力场,对反射裂纹的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温度应力和行车荷载是导致反射裂纹形成的主要原因,且温度应力影响更明显;存在一个最佳基层模量和基层脱空宽度能有效延缓反射裂缝的扩展速度,对于加铺层厚度对反射裂缝的影响,只有在加铺层厚度大于20 cm时,才能有效抑制反射裂缝形成。  相似文献   

10.
该文是在研究带预锯缝的半整体式全无缝桥接线路面温降效益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考虑影响接线路面开裂的主要因素(梁体温缩变形,混凝土干缩及温缩作用和行车荷载)的作用,引入了表面裂缝转化系数和行车荷载裂缝宽度影响系数,推导了全无缝桥梁接线路面表面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并将试验参数代入理论推导公式对比试验结果,论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干缩是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征之一,会对混凝土产生不利作用,影响着结构的使用效果。我们依据CEB-FIP数学模型和《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00),针对具体的桥梁工程,基于结构的干缩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干缩在可控范围以内,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建立空间梁单元和三维实体有限元仿真模型并结合桥梁荷载横向分布理论,分析了墙式防撞护栏刚度对结构横向分布系数的影响,提出了考虑护栏刚度的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考虑护栏刚度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此荷载横向分布计算方法可应用于桥梁设计计算和结构承载力评定。  相似文献   

13.
研究配合比设计各参数对滑模混凝土抗折弹性模量和干缩变形性能的影响规律,试图得到荷载变形及干缩变形都较小的高性能混凝土路面材料,以减小各种接缝的张开位移量,增加面板的传荷能力,提高板边角对破碎、断裂的抵抗能力,保证填缝材料及其接缝更为经久耐用。  相似文献   

14.
与以往的养护期间发生开裂不同,某悬索桥锚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发生后期裂纹现象。文中在对开裂现象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经验对其后期裂纹形成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其主要原因是:(1)分层龄期差造成上层混凝土的收缩受到下层混凝土的约束,从而使上层混凝土的底部承受较大的拉应力;(2)外部温度在短时间内降低时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附加拉应力;(3)混凝土自身的收缩,归结为混凝土膨胀剂掺量不足;(4)结构自身抗温构造钢筋不足,导致结构自身抵抗开裂的能力偏弱。  相似文献   

15.
对7块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空心组合桥面板和2块钢板-普通混凝土空心组合桥面板进行了疲劳试验研究,主要考察了疲劳荷载作用下组合板中钢管的布置形式、疲劳荷载幅值、疲劳荷载上下限、疲劳加载次数及混凝土材料特性5个关键因素对空心组合桥面板疲劳破坏形态、疲劳刚度退化、疲劳动力响应及疲劳强度等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钢管布置形式的空心组合桥面板的疲劳破坏形态都是底部钢板发生疲劳断裂导致整体失效破坏;组合桥面板疲劳循坏加载次数主要由疲劳荷载幅值控制,与疲劳荷载上限关系不明显;钢板-普通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疲劳性能优于钢板-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桥面板;组合桥面板疲劳破坏主要是由于底部钢板疲劳断裂破坏所致,在组合桥面板中未发现组合桥面板组合作用的明显疲劳破坏现象;组合桥面板疲劳寿命计算主要为底部钢板疲劳强度计算,可以采用基于疲劳荷载幅值方法所建立的钢结构疲劳寿命理论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6.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简称CRCP)受到钢筋和基层的约束,在温降和混凝土干缩作用下产生收缩应力,当收缩应力超过连续配筋混凝土(简称CRC)强度时便会开裂。该文建立了CRCP在温降和干缩作用下的应力分析模型,得到收缩应力表达式及应力沿公路纵向分布,分析混凝土强度、干缩、热膨胀系数、基层摩阻、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刚度等参数对CRCP收缩应力影响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收缩应力在板中最大,裂缝处为0;混凝土强度、干缩、热膨胀系数、基层摩阻、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刚度是影响CRCP开裂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17.
《公路》2015,(11)
碾压混凝土作为一种道路基层材料,具有水泥用量少、开放交通早、强度高等优点,但因收缩开裂会产生反射裂缝。在碾压混凝土中添加乳化沥青进行收缩试验研究,结果发现:乳化沥青能有效地减少碾压混凝土的收缩量,随着乳化沥青含量的增加,碾压混凝土的干缩系数逐渐减小。当沥青含量超过一定值时,乳化—碾压混凝土(RCCAC)干缩系数呈增大趋势。随着温度下降,RCCAC温缩系数呈减小趋势。当温度下降至0℃附近且继续下降的情况下,温缩系数反增大。随沥青含量的增加,温缩系数先减小后增大。  相似文献   

18.
张剑宁 《公路》2003,(8):18-23
多风地区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极易因失水而产生塑性和干缩裂纹,降低路面的使用寿命,甚至导致路面早期破坏。结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各个施工环节逐一分析,研究适宜的控制方法,达到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抗裂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温度对长大上坡路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一种移动荷载下长大上坡沥青混凝土路面动力响应模型,分析了温度对路面各动力响应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对长大上坡路段沥青混凝土路面动力响应影响很大;对于所研究的路面结构和坡度,在标准轴载作用下,当温度从10℃增加到30℃时,其面层底部纵向剪应变由65.61με增加到142.01με,横向剪应变由78.72με增加到175.13με,垂向压应变由-63.83με增加到-127.99με,远远大于面层底部的弯拉应变.过大的面层底部纵、横向剪应变和垂向压应变容易引起路面出现推移、拥包和车辙,在长大上坡路段路面设计时应充分考虑面层材料的耐高温性能和面层底部的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20.
反射裂缝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早期破坏的主要形式,沥青加铺层作为道路结构的面层,除了承受各种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外,还受外界温度的影响,水泥混凝土板随温度的变化产生的翘曲变形是引起反射裂缝的原因之一.通过建立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加铺层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车轮荷载位于最不利位置,降温幅度、沥青加铺层厚度、沥青加铺层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