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借助GREET软件,深入剖析GREET2的计算原理,构建单位质量原生与再生材料能耗、排放差异模型。通过调整再生材料比例,发现随着再生材料比例的增加,能耗与排放逐渐降低。在此基础上,从汽车全生命周期角度研究轻量化设计、新能源汽车对节能减排的影响。通过分析计算表明,轻量化汽车、新能源汽车固然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减少了能源消耗、降低了排放,但在汽车生产过程中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排放更多的温室气体。  相似文献   

2.
道路作为交通枢纽,通过道路进行养护可有效提升其使用寿命。文章对生命周期评价进行简要概括,并对沥青路面环境适应性技术进行分析,通过沥青路面裂缝修复技术、养护封层技术、碎石封层技术和膜层覆盖技术可提升沥青路面的环境适应性,增加沥青道路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未来我国电动汽车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全生命周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外汽车公司不断推出新款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大规模发展的可行性得到了广泛研究,内容包括电力供应能力、充电设施建设、蓄电池回收处理和公众接受能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路面养护领域,随着厂拌热再生技术研究的日益深入,人们越来越关心该技术相较于常规罩面技术是否具有更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文中从沥青路面生命周期能耗及碳排放的角度,将20%、30%废旧沥青混合料(RAP)掺量的厂拌热再生混合料与常规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分析三者应用于路面养护时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增加30%RAP掺量(机械发泡)厂拌热再生混合料进行对比,分析其环境效益。结果表明,应用厂拌热再生技术和机械发泡技术可降低路面生命周期内能耗和CO2当量排放,且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5.
继续加强电动汽车蓄电池和充放电技术研发,增加电动公交的线路设置;着力于燃料电池汽车、制氢技术研发,争取早日商业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厂拌热再生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该文依托辽宁省厂拌热再生技术实体工程,通过测定路面芯样的体积指标、沥青含量、级配组成与强度等指标对厂拌热再生路面材料的使用状况、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等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在中等以上交通量条件下,厂拌热再生路面材料的强度特性、高温稳定性以及低温抗裂性均能满足沥青路面的正常使用要求;厂拌热再生路面整体性能比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衰减速度更快,路面再生5~6年后将需要进行小修或中修。因此,在中等以下交通量条件下,厂拌热再生技术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是实现沥青路面养护与维修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技术的使用性能评价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辽宁省近年来修建的沥青路面厂拌热再生试验道路路面调查为背景,收集辽宁省厂拌热再生路面使用状况的数据,对使用性能进行评价;在道路芯样试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所在道路的交通量和行车荷载特点,分析总结热再生道路出现病害的原因和热再生路面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中国国内其他热再生路段应用情况,提出厂拌热再生技术的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基于模糊评价模型的单向交通环境及能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单向交通的优缺点,研究单向交通对城市环境与能源消耗的影响。对单向交通实施后的环境质量提出量化标准,分析单向交通组织引起的汽车尾气排放、燃油消耗以及噪声等对环境的影响,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给出指标的计算方法。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指标的隶属度函数,对环境影响等级进行客观评价,并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选取车身框架作为评价对象,对4种车身材料(普通低碳钢、高强度钢、铝合金和镁合金)的生命周期各主要阶段进行了清单分析,计算得出了各车身材料全生命周期的能耗与CO_2排放结果。结果显示,采用轻质材料能够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有效降低能耗与CO_2排放。并运用敏感性分析,分别探讨了汽车使用寿命内的总行驶里程和替代普通低碳钢的轻质材料质量大小对车身材料全生命周期能耗与CO_2排放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11.
为跟踪检验福银(福州—银川)高速公路温沙段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对厂拌热再生沥青路面及同期施工的普通热拌路面钻取芯样,对比分析再生沥青路面的材料组成和体积参数,结合局部三轴试验、低温劈裂试验、冻融劈裂强度试验、间接拉伸疲劳试验及半圆弯曲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抗疲劳和抗裂性能。结果表明,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显著优于传统新拌沥青混合料,但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比新拌沥青混合料有所下降;30%RAP掺量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可获得比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更好的抗疲劳性能;沥青含量较大的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常温条件下的抗断裂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2.
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比分析新能源城市客车、传统城市客车及乘用车的人均单公里能耗及碳排放,突出新能源客车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在节能及碳排放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张雁  余朋里  毛新华  任建国 《公路》2021,66(9):129-134
由于现行沥青路面路用性能评价体系不适用于改扩建工程,通过对评价指标权重和评价指标的优化建立了博弈论-集对分析评价模型。并基于二广高速(G55)二连浩特~赛汉塔拉段改建工程,对博弈论-集对分析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评价结果做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博弈论-集对分析评价模型中PSSI指标权重为0.409,PCI、RQI指标权重比标准评价权重下降了0.106、0.29,算得RDI和SRI权重同标准规定权重接近;评价等级相较于标准评价等级大多低1~3级;结合该路段病害较多、路面破损严重和PSSI指标过低情况分析,集对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具体。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济青高速公路两种典型的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与目前传统沥青路面结构在全寿命周期内进行能耗和碳排放分析,得出传统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能耗和碳排放量为最大,两种典型的永久性沥青路面结构虽然在施工建设期能耗相对比较大,但是由于结构和材料的耐久性,在养护期几乎实现了结构的"零养护",在全寿命周期内能耗和碳排放量相对目前的传统型沥青路面结构降低了约80%,实现了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的目的,达到了低能耗耐久性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15.
生命周期分析是循环经济及产业生态学分析的重要方法。汽车产业生命周期分析框架,既是这一产业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组成部分,也是核心方法论和系统论。通过对国外生命周期分析框架的初步总结和研究,指导我国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环境协调是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首先在深入研究环境协调性影响因素基础上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结合评价指标确定与不确定性特点并存,引入集对分析理论,并从同、异、反3方面分析评价指标与环境协调性等级之间的同一、对立程度;考虑各评价指标重要程度的不确定性以及专家评价结果的差异性,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权重,进而建立高速公路环境协调性评价的集对综合分析模型。最后,以云南省保龙高速公路为例,分析了其环境协调程度,评价结果与工程现状相符,表明所建立的环境协调性集对分析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在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碳排放是容易忽视的重要碳排放来源。为促进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和量化考核,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建立一种通用化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碳足迹核算方法,以山东枣庄-菏泽高速路段为案例进行核算分析,揭示其碳排放水平和减排方向。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中,建设期是主要碳排放来源,桥涵工程贡献最大;在建设期碳排放方面,材料物化是主要来源,建设施工是次要来源,其中水泥低碳材料替换及土石方运距减少是主要减排方向;在运营期碳排放方面,电能消耗是主要来源,电耗降低与清洁电力使用是主要的减排方向。  相似文献   

18.
根据公路边坡实际情况,选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对边坡安全做出准确判断,是公路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环节。针对山区丘陵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中存在着大量模糊性、易变性和随机性因素,传统方法难以满足具体评价需求等问题,优化改进了标准集对分析理论(SPA),并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基于AHP-集对分析的山区丘陵公路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以河南省修武县5处山区丘陵公路边坡为例,该模型先建立由4大因素共14个指标组成的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再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然后通过单指标联系度和综合联系度等计算,求出最终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研究区1、4、5号边坡稳定性较差,建议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2、3号边坡大体稳定,可留意观察,暂不处理。  相似文献   

19.
20.
采用一种基于随机数据的Bootstrap算法对微观排放模型的误差进行分析,准确刻画出模型误差的置信区间,并应用6个评价指标来全面地分析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后利用该算法对两个微观排放模型(MEM-P模型和CMEM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