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公路施工和养护领域,测量矿质混合料中粗集料的粒径分布正逐渐受到工程研究人员的重视。但传统的二维图像颗粒粒径表征方法,无法真实地反映粗集料三维特性,针对在结构光下采集的三维深度图像提出了一种粒径计算方法。介绍了三维检测系统的检测原理,将集料颗粒三维重构、去燥和颗粒分割,同时使用最佳外接立方体和球当量径两种方法计算颗粒粒径,并对两种方法的粒径计算结果准确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球当量径法粒径误差较小,可以作为粗集料颗粒粒径的一种有效表征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矿质混合料达到工程要求,合理搭配不同粒径的集料颗粒,分析了矿质混合料中的集料粒径分布范围,把集料颗粒划分为粗、中和细三档,建立以粗料占比为横轴、中料占比为纵轴、细料占比为斜轴的三角坐标系,提出一种基于三角坐标系的粗、中和细集料配比设计方法;以粒径比和初始粒径为指标,建立粗、中和细料的27种组合,每种组合选择36种占比,通过离散元数值仿真试验,计算了972组虚拟试件的空隙率;构建了不同粒径比的空隙率等值曲线图,研究了粗、中、细集料组合及其占比对空隙率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初始粒径对空隙率的影响较小;粒径比对空隙率影响很大,随着粒径比增大空隙率逐渐减小;空隙率等值线具有明显的规律,随着粒径比的增大,等值线越来越密,区域性规律也越来越显著;初始粒径和粒径比作为混合料配比的2种指标,对空隙率影响程度不同,后者可作为主要指标;粗、中和细料的体积占比对空隙率的影响在三角坐标系中呈等值线变化,具有区域特征,在三角坐标系的三个顶点附近空隙率出现最大值,横轴中点附近空隙率出现最小值,且斜轴两侧空隙率具有明显差异,最大约为2.8%,斜轴以下空隙率相对较小;空隙率等值线的凸点指向纵轴顶点,凹口指向横轴中部,且等值线疏密程度可以表征空隙率差异程度。   相似文献   

3.
1 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缝断板原因 1.1 原材料的质量问题 (1)水泥品种的选择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2)粗集料级配不合理,级配波动较大.粗集料最大粒径控制不严,大粒径集料的混凝土弯拉强度相对偏小.粗集料的强度、坚固性不符合设计要求,针片状含量偏大,软弱颗粒含量偏高,从而影响混凝土强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露石水泥砼路面的抗滑性能进行研究.采用室内试验:对3种不同级配的粗集料,每种级配又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砂率进行试配成型并进行表面露石工艺处理,在考虑水泥砼和易性及强度的同时综合露石水泥砼成型块表面的抗滑性能,确定露石水泥砼施工工艺的最优粗集料级配和砂率.结果表明,集料的合理级配对露石水泥工艺处理的路表粗糙均匀程度和路表的抗滑性能有着积极意义,露石水泥砼路面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5.
低噪音高抗滑露石水泥砼路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露石水泥砼路面的抗滑性能进行研究.采用室内试验:对3种不同级配的粗集料,每种级配又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砂率进行试配成型并进行表面露石工艺处理,在考虑水泥砼和易性及强度的同时综合露石水泥砼成型块表面的抗滑性能,确定露石水泥砼施工工艺的最优粗集料级配和砂率.结果表明,集料的合理级配对露石水泥工艺处理的路表粗糙均匀程度和路表的抗滑性能有着积极意义,露石水泥砼路面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粗集料在沥青混凝土中形成持力骨架,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承载能力,实验研究了粗集料组成及粒径对混凝土抗压和蠕变性能影响.参考标准级配中粗集料质量百分比,设计了含不同组成和粒径的粗集料试样(细集料含量相同),进行了不同温度下单轴压缩和蠕变实验,结果表明,沥青混凝土力学性能强烈依赖粗集料组成特性,并提出粗、细集料以2.36 m m为界限的划分依据.  相似文献   

7.
粗集料棱角性现有评价方法存在较大争议,数字图像分析技术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较为全面地梳理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包括数字图像分析技术路线、数字图像获取识别方法、粗集料棱角性评价方法,各类方法对棱角性的评价效果等。结果表明:各类数字图像分析技术主要区别在于所采用的粗集料棱角性评价方法。侵蚀膨胀法、傅利叶级数法过于复杂,普及应用较为困难;等效球体法未经过验证,可行性还不明确;颗粒周长法和分形几何法在粗集料粒径较小时评价效果较好;凸包面积差法与AIMS测试结果相关性最好;骨架端点法中需加强骨架端点与粗集料棱角性的对应关系;等效椭圆法中考虑面积权的做法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介绍集料试验检测取样方法和数量,分别对细集料的含泥量、泥块含量、碱-集料反应试验检测及粗集料的颗粒级配和最大粒径、针片状含量、压碎指标值试验检测技术应用进行深入分析,为保证集料试验检测效果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在混凝土中粗集料粒径的大小变化对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以及其影响的大小,作出初步的探讨和分析。同时还观察粗集料粒径的变化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变化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为从细观结构角度分析多孔沥青混合料内粗集料破碎规律及其受颗粒形状的影响,运用Matlab 软件编写了粗集料混合物二维数字试件的生成程序,通过程序控制混合物中各档粒径集料的长短轴比及其比例,生成了11组具有不同集料形状的多孔沥青混合料(OGFC 16),采用二维颗粒流程序(PFC2D)对OGFC 16进行压缩模拟,采集压缩过程中集料初始起裂时间、破碎集料数量和集料开裂前转角等破碎特征,分析其与各档集料形状和比例的关系。结果表明:集料越扁平越早起裂;对于OGFC 16 沥青混合料,影响集料初始起裂时间的主要档数是16~19 mm、13.2~16 mm和9.5~13.2 mm,对集料破碎数量影响较大的档数是9.5~13.2 mm、4.75~9.5 mm和2.36~4.75 mm;集料破碎时,其转角基本<30°,集料越扁平越容易转动,大转角基本发生在扁平集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