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叶 《中国海事》2012,(5):41-44
一、2011年市场回顾 (一)石油供求同步小增,国际油价大幅上涨 发达国家的石油需求偏软,但发展中国家2011年石油需求仍保持增长,并继续拉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据国际能源机构2011年11月份统计,前三季度全球石油需求为8880万桶/日,同比增长1.2%。其中,经合组织国家石油需求为4557万桶/日,同比下降0.8%;非经济合作组织国家石油需求为4323万桶/日,同比增长3.4%。预计2011年全球石油需求8920万桶/日,同比增长1.0%。  相似文献   

2.
徽宁 《海运情报》2005,(11):12-12,22
一、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主要的原油出口国,同时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中唯一的东南亚成员国。目前印度尼西亚的石油探明储量为47亿桶,比1994年减少13%;石油生产成本从1994年的1.5美元/桶上升到3.5美元/桶。印度尼西亚的油田主要分布在该国中西部地区,其中拥有Dud和Minas两大油田的苏门答腊省的产量最大。此外,该国东部地区的石油勘探工作也已开始。2002年的一项调查表明,印度尼西亚东/中爪哇地区的石油储量将近6亿桶。该油田现正由埃克森美孚同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合作开采。如果工程进行顺利的话,该油田将于2006年投入生产,日产量将达到18万桶。由于现有油田老化、管理困难及投资不足等原因,近年来印度尼西亚的原油产量不断下降。2002年该国原油产量为110万桶/天,2003年减少到103万桶/天,2004年进一步减少到98万桶/天。尽管东加里曼丹的近海油田(日产约4万桶)和爪哇岛上的BanyuUrip油田(日产约10万桶)有望于明年底投产,但随着印度尼西亚国内石油需求的不断上升,这些小油田的投产并不能扭转印度尼西亚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张敏 《海运情报》2006,(8):20-20
一、石油 由于国内需求增长而产量下降,去年美国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度上升至58%。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显示,2005年美国石油产量为512万桶/天,比1995年的656万桶/天下降了22%;同期石油进口量从1770万桶/天增至2070万桶/天,增幅达17%。受伊朗核争议和尼日利亚供应中断的影响,今年4月美国石油储备下降了540万桶,油价上涨16%。  相似文献   

4.
国际能源机构估计,世界石油总储量有2.5万亿至2.9万亿桶,到2004年底已经消费了1.224万亿桶,还剩下一半多,有1.3万亿至1.7万亿桶。分析人士认为,非欧佩克产油国的石油产量有可能在2007至2011年达到5000万桶/日的高峰,此后全球市场对欧佩克的石油需求将会增加。  相似文献   

5.
美国石油需求持续高涨 据国际能源署2005年1月份发布的《短期能源展望》数据显示,美国2005年的石油需求量预计将达到每天209万桶,比2004年高出两个百分点,而美国2004年的石油需求量较2003年则增长了2.2%。同时,美国2006年的石油需求量将增长1.9%。其中,汽油的需求量在2005年和2006年的增幅将分别达到1.9%和2.4%,  相似文献   

6.
国际经贸     
《水运文献信息》2007,(11):30-30
欧佩克维持今年原油需求量预测,波士顿咨询集团预计全球钢铁产量每年将增加3—4%,2007年全球不锈钢钢产量预计增长5.1%,EIA称全球石油日需求到2030年将增至1.176亿桶,头四个月我国汽车产量突破300万辆。[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2007年前11个月,在油轮新增运力快速增长、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缓慢的共同作用下,世界油运市场整体走势疲弱;但到11月底随着北半球进入冬季石油需求旺盛、欧佩克增产以及海湾地区到港船舶减少(在11月份的最后一周里,海湾地区到港的双壳VLCC只有20艘左右)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世界原油海运市场快速回升。其中,到12月21日,VLCC海湾东行航线运价劲升到WS295点,同比11月份升幅达到304%,日均收益由3.3万美元/天猛升至27.7万美元/天,达到2005年以来的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8.
2007年前11个月,在油轮新增运力快速增长、全球石油消费增长缓慢的共同作用下,世界油运市场整体走势疲弱;但到11月底随着北半球进入冬季石油需求旺盛、欧佩克增产以及海湾地区到港船舶减少(在11月份的最后一周里,海湾地区到港的双壳VLCC只有20艘左右)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世界原油海运市场快速回升。其中,到12月21日,VLCC海湾东行航线运价劲升到WS295点,同比11月份升幅达到304%,日均收益由3.3万美元/天猛升至27.7万美元/天,达到2005年以来的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9.
《船艇》2007,(10B):16-16
国际能源机构分析预测,今年全球的石油日均消费量约为1680万桶,今后年均消费量将增长1.4%左右,到2030年,日均消费量将突破1亿桶,消费的大幅增长将拉动油价不断上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水运文献信息》2005,(5):i001-i001
第一季度全球石油需求调高到每日8470万桶,较去年同期增长2.7%;石油日产量约8400万桶,增长2.1%;而欧佩克原油日产量约2890万桶,增长3.5%。然而,油轮船队运力增长更快,VLCC和阿芙拉型船增长都超过5%。第一季度原油运价大幅下落,综合运价指数季度平均较去年同期下降12%,比上季度下跌44%。3月底原油运输市场交投淡静,国际油价小幅降温。4月上旬,原油运输市场先冷后热,运价继续走低,创今年新低(综合运价指数4月7日报1158点)。4月中旬前期,原油运输市场步人季节性活跃阶段,大船运价上升,小船运价下跌收敛。4月下旬前期,尽管欧佩克近期表示,  相似文献   

11.
林泉 《海运情报》2004,(4):14-15,9
世界石油和燃气市场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尽管波斯湾地区仍是世界最大的石油供应者,但其所占的市场份额在逐步缩小,1975年在全球5200万桶/天的消耗量中占40%,1998年占全球7700万桶/天消耗量的27%,这一比例还将进一步下降。造成这种结果有一些因素,比如环保、技术的发展,以及中亚、西伯利亚、西非和其他地区新增的石油生产,使发达国家石油和燃气消耗量逐步趋平。  相似文献   

12.
12月份,随着全球经济好转和石油需求的上升,国际原油运输市场强势上扬。其中VLCC海湾东行航线运价到12月18日达到WS60点,同比11月份增长26.3%,日均收益增长66.6%,至5.2万美元/天,创下近10个月以来的新高;同期苏伊士型油轮市场与VLCC基本一致,在海湾一中国南部航线,到12月18日苏伊士型油轮运价升至WS75点,同比11月份增长25%,  相似文献   

13.
国际经贸     
《水运文献信息》2005,(12):30-30
IEA:2030年世界石油贸易量将激增;巴西今年大豆产量预计达5870万吨;中东和北非天然气产量25年内将增3倍;2006年铁矿砂价格最高涨幅将达30%;俄2015年前石油年产量将达5.3亿吨;明年全球石油需求可能会小幅降低;内蒙古今年原煤产量可达2.4亿吨;2006年我国经济将增长9%左右;我国今年粮食总产量可望达到9600亿斤;2010年中国电煤需求预计达到16亿吨;  相似文献   

14.
全球钢材供需形势 全球钢铁产量和需求量迅速上升,这主要是中国经济更加活跃及国内钢厂大幅增加产能的结果。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钢产量已经增长了2.2亿吨(增幅为170%),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钢产量仅增长5400万吨(增幅为7.5%);中国钢材消费需求将增长1.8亿吨,而其他地区需求则可能只增长7000万吨。2005年,中国钢材全年产量将达到3.47亿吨,相当于全球钢产量的31%。到2008年,中国钢产量和消费量占全球的比例很可能将分别达到32.7%和32%。虽然中国政府会采取行动来降低中期钢铁企业增加产能的速度,但许多大项目已经上马,因此预计中国钢产量的增加至少将持续到2007年。此外,中国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将逐渐显现,近1亿吨的落后产能将被市场淘汰。  相似文献   

15.
数字     
《中国远洋航务》2014,(8):13-13
预计今年北欧六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将增长5.8% Hackett Association和不莱梅航运经济与物流研究所共同发布《全球港口追踪》预测,2014年北欧六大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将比2013年增长5.8%,至4220万TEU。原因主要是工业部门稳步扩张,产出增长,来自亚洲和北美的需求强劲。(漫画,晶莹)  相似文献   

16.
1~11月份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500万TEU 2007年11月份在亚洲出口玩具、服饰及消费电子产品激增的推动下,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裕廊港合计处理集装箱232万TEU,同比2006年增长10.8%。2007年1~11月份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44万TEU,同比去年增长12.6%,稳居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全年的吞吐量预计将超过2700万TEU。排名第二的上海港1~11月份的吞吐量达达2385万TEU,同比2006年增长20.5%,其中洋山深水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52万TEU。  相似文献   

17.
1~11月份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500万TEU 2007年11月份在亚洲出口玩具、服饰及消费电子产品激增的推动下,新加坡国际港务集团(PSA)、裕廊港合计处理集装箱232万TEU,同比2006年增长10.8%。2007年1~11月份新加坡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544万TEU,同比去年增长12.6%,稳居全球第一大集装箱港,全年的吞吐量预计将超过2700万TEU。排名第二的上海港1~11月份的吞吐量达达2385万TEU,同比2006年增长20.5%,其中洋山深水港集装箱吞吐量完成552万TEU。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远洋航务》2013,(3):16-17
根据波罗的海航运公会(BIMCO)的阶段性预测,得益于全球原油需求量上升,各型油轮的日均收入可能在未来几周有不同程度的增加。BIMCO做出上述预测的原因是估计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将上升1%.原油轮吨海里数需求增长缓慢但平稳。据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全球第二大原油消费国的中国今年的原油消耗量将上升4%,每日将增加38.8万桶;  相似文献   

19.
10月份,全球进入石油需求旺季,石油海运贸易逐渐活跃,但受运力过剩影响.国际原油运输费率持续低迷。其中VLCC海湾东行航线运价到10月26日回落到WS35点,同比9月份下降2.8%.日均收益下降12.3%,至0.4万美元/天;同期苏伊十型油轮市场与VLCC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经贸     
《水运文献信息》2005,(6):30-30
2005年全球钢材需求量将突破10亿吨 据国际钢铁协会发表报告预测显示,2005年全球钢制成品的需求量将首次突破10亿吨大关,达到10.04亿吨,比2004年增加3600万吨,增幅为3.7%;其中,中国对钢制成品的需求量将增长10%,达到2.93亿吨。除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地区钢制成品的需求增速相对较慢,增幅预计仅为1%。预计2006年全球钢制成品的需求量将进一步增长,达到10.5亿吨,增幅为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