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双华 《航海》2003,(6):40
美国和澳大利亚合作推出一艘最新高速舰艇——“褐雨燕”号穿浪双体船,美海军近日接收使用。 美国海军将利用“褐雨燕”号作为一艘过渡的水雷战指挥和支援舰,用以支持转型的水雷战模块化使命概念。水雷战模块化是美海军濒海战斗舰艇项目的几个关键因素之一。 而美国海军陆战队将使用“褐雨燕”号进行  相似文献   

2.
裴俊厚 《江苏船舶》1992,9(3):23-28
本文概述了国外舰船复合材料结构的应用现状,其中包括复合材料在舰船方面的应用,新材料的研制,常用玻璃钢反水雷舰艇结构形式,波纹玻璃钢船体结构诸内容。  相似文献   

3.
杨燮庆 《船舶》1996,(1):51-55
反水雷舰艇是各国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即使是在现代海战条件下其仍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对反水雷舰艇的船型,船体材料,主要武备,反水雷兵器,典型的反水雷舰艇技术性能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军事新闻网2006年11月8日报道,美国海军两栖攻击舰“塞班”号(LHA2)和直升机反水雷中队(HM15)“黑鹰”中队一起,于11月7日成功地在波斯湾完成了一项训练演习。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的火箭上浮水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水雷的发展史来看,最先出现的水雷应该是漂雷,二战之前则以触发锚雷为核心,后来人们更偏爱无需与舰体接触而起爆的非触发沉底雷。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水雷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大致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出现了由水雷和火箭或水雷和鱼雷相结合的特种水雷,如火箭上浮水雷、自航水雷、自导水雷、定向  相似文献   

6.
刘健军 《航海》1998,(3):28-28
一、扫雷平台向多样化发展 水面舰艇是基本的扫雷平台,为了适应各种扫雷具的需要,各国建造了型号众多的扫雷舰艇。近几年来,随着深水扫雷具的发展,扫雷舰也向大吨位发展。日本新建了1000吨级的扫雷舰;美国的“复仇者”级反水雷舰的排水量竟达1312吨。 目前直升机和气垫船也被用作反水雷平台,尤其是扫雷  相似文献   

7.
摇控潜器是所有拥有反水雷力量海军的一种主要装备,与可对各种类型水雷进行探测和分类和高效舰壳声呐或可变深声呐配合,主要用于水雷识别。装上水雷烯装置后,可承担现代猎雷中的排雷任务。声呐、信号和图像的处理、数据传输等技术的改进、以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的小精确导航系统的应用,以及未来小型质变能发动机或燃料电池的使用,代表了未来遥潜器的关键技术。带有以艇载计算机为基础的任务管理系统的半自主或自主式侦察潜器,在  相似文献   

8.
39米玻璃钢试验艇艇体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玻璃钢材料设计、艇体结构形式、骨架剖面型式和连接强度等方面,比较全面地总结了39米玻璃钢试验艇的研制情况。一、前言在1971~1975年期间,以芜湖造船厂为主,有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船舶及工程设计研究院,  相似文献   

9.
导弹艇是以舰舰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小型高速水面战斗舰艇,主要用于近岸海区作战,在其他兵力协同下,以编队或单艇对敌大、中型水面舰艇实施攻击,也可用于巡逻、警戒、布雷、反潜等。小、中型导弹艇满载排水量一般为数十吨至300吨;大型导弹艇满载排水量300~500吨,航速30~40节;水翼导弹艇航速50节左右。导弹艇多采用高速柴油机推进,有的采用燃气轮机或燃气轮机-柴油机联合动力装置。艇上装备有巡航式舰舰导弹2~8枚,单管或双管20~76毫米舰炮1~2座,有的还装备有鱼雷、水雷、深水炸弹或对空导弹。艇上装有搜索探测、武器控制、通信、导航、电子对抗和以电子计算机为中心的指挥控制自动化等系统,能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佳方案分配武器。导弹艇吨位小,航速高,机动灵活,攻击威力大。缺点是适航性较差,续航力较小,自卫能力较弱。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将P-6级鱼雷艇改制成“蚊子”级导弹艇,装备“冥河”舰舰导弹,这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导弹艇。导弹艇问世后多次用于局部战争。在未来战争中,导弹艇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沈杰  罗杏春 《船舶》2008,19(5):6-9
以俄罗斯反水雷舰艇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俄罗斯反水雷舰艇及装备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借鉴俄罗斯发展反水雷舰艇的成功经验,吸取其先进的反水雷理论思想和技术,对我国反水雷舰艇的发展是非常必要和极其有益的。  相似文献   

11.
汪锦源  陆传恕 《船舶》1991,(1):27-29
本文指明,非金融之玻璃钢艇同样也存在防蚀问题,对玻璃钢艇的腐蚀和防蚀问题作了分析,并具体给出了牺牲阳极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水雷的发展,反水雷成为海军作战的重点和难点。从反水雷的特点出发,分析声纳技术在反水雷中的应用,介绍用于反水雷的声纳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简要论述了磁场半实物仿真模拟器在水雷反水雷武器仿真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磁场半实物仿真模拟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磁场产生器和磁场驱动器2个核心装置,分别作了理论推导和调试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模拟器的合理性。磁场半实物仿真模拟器根据仿真数学模型来计算空间某一点磁场的时间历程,模拟舰船通过环境干扰或两者复合作用时,水雷磁传感器所接收到的真实磁场信号,可以用来验证水雷反水雷武器性能、评估水雷反水雷作战效果等。  相似文献   

14.
[英国《简氏国际海军))2008年3月3日报道]瑞典皇家海军5艘反水雷舰艇中的首艇“科斯泰尔”(Koster)号在完成中期升级和能力升级后,于2008年1月16日完成了升级后的海试。  相似文献   

15.
在“三位一体”的战略核打击力量构成中,弹道导弹核潜艇因隐蔽性能好、机动性能高、生存能力强而成为战略核威慑力量的中坚。隐匿在大洋深处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安全可靠,是最有效的核报复力量,因此世界各核大国都把弹道导弹核潜艇视为战略力量的重中之重。而攻击型核潜艇以鱼雷、水雷,反舰和反潜导弹,对陆攻击导弹为武器,主要执行反潜、反舰、海上封锁和对陆攻击等作战任务,其中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对付敌方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并为己方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护航。中国海军目前装备有两个型号的核潜艇,即“汉”级攻击核潜艇和“夏”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相似文献   

16.
水雷战的防御的基本问题是如何配置反水雷兵力,使航运损失极小化。本文介绍的极小化-极大准则,为短缺的反水雷兵力的最佳配置研究发展了数学模型和求解技术。  相似文献   

17.
水雷战是利用水雷武器和反水雷装备进行封锁和反封锁作战的海战样式。台“国防部”202年7月23日公布的新版《国防报告书》中称,在制海作战部分,“未来将建立三度空间的完整反封锁能力、布雷能力和开放国际安全航道扫雷的水雷作战能力。”台军认为,未来一旦发生台海战事,攻方可能采取海空封锁、三栖攻台的作战模式,其中海上封锁的手段包括采取水雷封锁,因而水雷作战将是海上作战的重头戏。台军为了争夺台岛周边50海里的“制海权”将竭力消除攻方布雷封锁,另一方面将施放布雷进行反封锁作战。  相似文献   

18.
国外反水雷技术装备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国外最新研制和在研的一些新型反水雷技术装备,其中主要包括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一些新型反水雷技术装备。文章指出,发展无人水下航行器和一次性灭雷武器是今后反水雷装备研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前正在将“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方式的好处推广到舰队。1996年,利用“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原则,对8艘MCM1级反水雷舰的现有计划维修大纲进行了一次性审查,其结果使计划维修方式所需人力减少56%。同年,对灵巧舰项目进行了一次性审查,使“约克城”号(CG48)宙斯盾轻巡洋舰上所有系统的计划维修方式人力需求减少46%。下一步将通过水面舰船维修效率审查扩大到其余水面舰船。  相似文献   

20.
法荷比三国的“三伙伴”级猎雷艇是最成功的国际舰艇合作项目之一。三国由于对猎雷平台的要求十分相似,1974年决定按同一套计划各自在本国船厂建造总数达35艘的同类猎雷艇。目前,比利时与荷兰根据比一荷能力升级计划(BENECUP)联合对各自的“三伙伴”级猎雷艇进行改装。该计划中荷兰负责的是适应新环境的反水雷能力项目(P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