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选用经济、形象、行车安全等7个评价因子对某地铁乘客满意度进行测评,从而了解某地铁的服务水平,并提出相应的提高乘客满意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为研究对象,从乘客满意度出发,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乘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并确定城市轨道交通服务乘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建立城市轨道交通乘客满意度评价贝叶斯网络模型,并确定贝叶斯网络中各节点的条件概率。最后以重庆市轨道交通服务为例,通过实例计算分析,得出重庆轨道交通服务的几点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3.
介绍地铁车站乘客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结合车站的实际,以乘客对服务满意度的8项基本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以乘客为中心的服务体系和评价模型.同时列举事例,并提出了乘客服务补救的相关建议与措施,以不断提高车站的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运用"CSI"持续提高上海地铁运营服务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地铁运营有限公司自1999年起,已连续4年,委托上海质量协会用户评价中心,在地铁乘客中开展“用户满意度”(以下简称CSI)调查评价。由于公司对每次“CSI”评价报告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上海地铁运营服务的质量水平在逐年提高,乘客对地铁服务的满意程度也在逐年提高。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居民对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公路客运满意度水平却在逐年降低。建立公路客运满意度评价体系,并以哈尔滨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公路客运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评价。对公路客运站的乘客、服务人员等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在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哈尔滨市公路客运的满意度水平为一般与满意,还存在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顾客满意度模型可以定量地衡量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可以揭示顾客对产品或服务质量不满的原因,从而引导产品或服务提供方找到质量改进的方法和措施。以成都市地铁1号线运营为研究对象,从其运营的特殊性以及乘客满意度评价的主观心理特征入手,得出影响企业服务水平因素的满意度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成都地铁1号线顾客满意度测评模型,对其服务水平和乘客满意度进行分析,旨在为成都地铁提高乘客服务水平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铁路"特需班列"运输服务特点,班列开行情况的基础上,借鉴LSQ模型与SERVQUAL模型的评价指标,结合客户选择运输方式的考虑因素,建立以时间、经济、保障和差异性服务为一级指标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合隶属度的相关计算,最终得到"特需班列"的满意度评价值,针对满意度评价值对"特需班列"提出改进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广州-佛山两地乘坐地铁及公交出行的乘客进行实地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以经济便捷性、可靠性、舒适性、可达性为系统层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及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可获悉指标体系中各因素对不同年龄层乘客出行选择的贡献率,对其进行分析评价的同时,并可据此制定有效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调控群体的出行选择行为,提高公共交通使用率。结果表明,受访者对该段交通的满意度评价较低,36~50岁乘客的满意度最高(1.783),51~65岁(1.640)、20~35岁(1.610)、20岁以下(1.584)依次次之,65岁以上乘客满意度最低(1.580)。35岁以下乘客更关注行车可靠性,36~50岁乘客更关注经济便捷性,51岁以上乘客更关注车辆可达性。且系统层下的各指标对不同年龄层乘客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过程安全可靠,提出基于改进群组G2与广义模糊软集相结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首先,结合工程实际,辨识出开挖过程包含的七个风险点;然后,构建一个包含6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的深基坑开挖过程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第三,在提炼出各风险点的风险因子前提下,基于改进群组G2法对评价指标赋权;最后,采用模糊软集方法对该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群组与模糊软集的综合评价方法能实现对结构复杂、动态影响因素较多的地铁车站深基坑开挖过程的安全可靠性进行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10.
以优化快速公交系统(Bus Rapid Transit,BRT)为研究目的,研究市民对BRT的满意程度。以厦门市快速公交系统为例,针对快速公交系统的舒适性、时效性与经济性等评价因子建立BRT乘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BRT乘客问卷调查结果,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评价模型,对厦门BRT乘客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乘客对BRT在时效性方面的满意度比较高,BRT在缓解拥挤、提高服务设施水平、改善换乘便捷程度方面需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