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轨道交通线网多站连续换乘下的客流组织,将连续换乘站客流分为本线同源客流和邻线同源客流,通过Pearson 相关系数判断连续换乘站的相关性,将相关性高的连续换乘站组团,作为大客流情况下客流线控、网控的研究对象以制订相应的方案。最后以广州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对满足条件的各组团本线、邻线同源客流相关系数进行计算,当同源客流相关系数 大于0.6即具有高相关性时,可制订客流线控、网控方案;以地铁3号线体育西路—珠江新城组 团试点制订线控、网控方案,得出两种方案下各关联站点的限流值,并提出线控、网控方案的启动时机。结果表明,采用线控、网控方案可以有效提高连续换乘站的客流控制效果和客流疏散效率。  相似文献   

2.
重点分析客流在站厅及站台的分布情况,在不改变原有设备设施布局情况下进行客流组织优化。以青岛地铁北九水站为例,利用Anylogic仿真软件建模,统计客流分布情况,分析客流拥堵点,通过优化客流走行路径,降低客流密度、提高客流流量速率,为实际车站客运组织提供参考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案可使车站客流密度分布均匀,乘客在站停留时间变短。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居民主要出行方式,为建设更舒适的出行环境,提高乘客在站厅的进出效率,减少乘客拥堵现象.本文以长沙地铁万家丽为原型,研究已经开通运营的换乘车站,在建筑面积固定的情况下,如何根据既有设备布局高效组织激增的进出站和换乘客流.基于万家丽近期和远期客流数据,同时重现排布验票闸机、楼梯的进出方向和位置,利用仿真软件...  相似文献   

4.
为量化地铁系统的弹性,从客流的角度提出基于Cox-Ingersoll-Ross(CIR)模型的客流弹性指标。以单个或多个车站为对象,通过CIR模型模拟其在短期内进站客流和换乘客流的波动行为,并依此量化客流弹性。此外,讨论多车站的客流弹性与其各组成车站的内在关联。研究表明:客流弹性指标能够定量描述扰动后的客流恢复过程;中间车站的客流具有波动小、弹性高的特征;换乘车站的客流具有波动大、弹性低的特征;多车站的客流弹性与其中最大客流车站的弹性呈正相关,而多车站的客流弹性在其中小客流车站的弹性及客流量影响下呈现3种不同情况。  相似文献   

5.
交通仿真是高铁枢纽设计和运营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以深圳北站为例,基于Anylogic仿真软件,对高铁客流换乘城市轨道交通过程进行评价研究,分析客流换乘行为特点,探讨旅客安检、通过闸机等典型行为的描述方法和构建技巧,实现与换乘过程相一致的精细化仿真建模.在仿真建模的基础上,综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和仿真软件输出结果,构建集舒适、效率和流畅为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提出基于Anylogic的评价指标量化提取方法.结果表明:提出的建模及评价指标量化提取方法能有效实现仿真模型对现实的准确模拟,提高仿真效果.研究成果对高铁枢纽换乘行为仿真的精准刻画及评价的定量化都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高峰时段列车运行的衔接协调对换乘站候车客流量的优化问题.首先分析了换乘站各站台候车客流的组成因素,确定出各运行方向的换乘站台内客流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然后,以时段内换乘站候车客流量的最大值最小为目标,建立优化模型.模型以站台最大可容纳候车人数为约束条件,以各方向列车在换乘站的到达时刻为调整对象,实现了高峰时段换乘站内聚集客流的优化.最后,针对验证案例,设计了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得出了协调较优解,并给出与较劣解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换乘站内的候车客流人数,可为网络化的优化协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介绍地铁客流仿真的应用现状,并通过天津地铁6号线设计中的应用实例,说明地铁客流仿真可以验证地铁换乘方式、建筑布局、设备布置等方面的设计合理性,对地铁工程设计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轨道交通日常运营中,随着车站客流量的逐年增长,为了避免人群拥挤导致的安全问题,地铁车站客流量的准确预测存在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Wi-Fi探针的采集原理、源数据处理进行分析,对Wi-Fi探针间的关系进行关联分析,构建BP神经网络客流的预测模型,最后以算例验证Wi-Fi探针技术采集数据及客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以某地铁站采集到的数据为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Wi-Fi探针技术采集到的数据可以满足客流预测的需求,基于Wi-Fi探针的地铁客流预测模型有效.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根据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特点,以静态非平衡分配模型中的最短路径分配为理论基础,实现历史客流在断面上的分配,得到具有参考价值的断面客流。然后通过大量BP神经网络建模试验,对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问题,建立了合理的预测模型。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13号线西直门站至2号线西直门站的换乘断面客流进行预测,并与最小二乘拟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合理的客流预测结果。  相似文献   

10.
客流量大、乘客密集是地铁车站的主要特征,为确保乘客人身安全,提高站台服务水平,以北京地铁13#线西直门站为例,在对车站客流特性调查的基础上,运用Anylogic仿真软件对站台乘客流向进行模拟仿真,并通过相关评价指标对站台服务水平进行评价。根据仿真结果,得出该站台当前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超大客流,针对实际情况给出超大客流新定义,整合各项超大客流优化设计原则,提出超大客流优化方案,并以糖酒会期间火车北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优化。对保证地铁安全高效运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便市民出行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基于大站换乘的旅客列车开行模式及其适用条件,分析了当前旅客列车开行方案面临的新形势及直通优先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作者对基于大站换乘的旅客列车开行模式的主要思路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铁路客运站类别划分、铁路客流划分、旅客列车类别划分、客流集结规律、基于集结后的客流的旅客列车开行数量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基于大站换乘的旅客列车开行模式的适用条件,主要包括:大站规划与设计要体现方便换乘的功能、创新铁路企业客运组织理念、改变旅客出行行为,从而为采用基于大站换乘的旅客列车开行模式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现有铁路车站作业系统仿真模型建模过程复杂、适用范围有限、效率不高等问题,根据站场布置图,用进路冲突图描述车站列车进路及进路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站场布置图的赋时有色Petri网(timed colored Petri net, TCPN)仿真模型.车站作业过程仿真结果表明: TCPN仿真模型性能与结构稳定,适用于包括高速铁路在内的任意铁路客运站站型图的作业过程仿真及优化;冲突图模型与现实车站系统相似程度高,对车站布置图的描述精度与施工图精度相同,最高可达毫米级;与传统铁路车站仿真软件手工建模过程相比,冲突图模型建模效率高,建模过程耗时小于1 s;仿真过程咽喉进路最高负荷为70%,到发线最高负荷为35%,列车到达正点率100%,出发正点率91%.   相似文献   

14.
以西安地铁通化门站为例,结合换乘要素分析,进行交通换乘系统设计;提出按照基于"换乘主导站点"的思路进行地铁与常规公交的换乘设计;对换乘引导标志系统的设置要点进行了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5.
快速公交(BRT)与轨道交通换乘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快速公交与轨道交通共同组成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多层次的网络,这一发展战略已被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广泛应用,实施这一发展模式既可以发挥轨道交通的优势,也可以体现地面快速公交的优势。在BRT与轨道交通共同运营、BRT功能定位复杂的情况下,通过对国外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枢纽的分析和研究,提出枢纽发展趋势及BRT与轨道换乘枢纽的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16.
地铁站点客流的时变特征是地铁客流管理和预测的重要参数.基于上海1个月的地铁自动售检票系统小时客流数据,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分析站点客流典型时变曲线特征,并利用POI数据计算点客流时变特征与站点周边土地利用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上海地铁站点可分为居住导向型、就业导向型、商业型、混合型、混合偏居住型、混合偏就业型等.不同类型站点服务范围内的土地利用有显著差异,且二者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本研究为地铁客流预测、地铁站点规划设计和地铁运营组织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影响城市铁路客运站换乘衔接评价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在评价过程中,为了更加准确的描述两个因素的比较结果,在传统的模糊层次分析法中引入三角模糊数方法,并以成都站作为研究对象,将换乘衔接评价结果分为5个等级,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体系,结合相应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其综合评价值为“较好”,从而为评价城市铁路客运站的换乘衔接提供了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