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巴作为一种新型低运量胶轮有轨电动车,正处于设计、试验阶段,而目前云巴车辆基地设计尚缺少相关标准规定,且国内外相关设计的参考文献较少,其设计缺乏支撑性理论依据。通过对国内首条开通试运营的重庆璧山云巴车辆基地,电动大巴维修周期及修程内容进行调研,并结合地铁、跨座式单轨设计经验及车辆制造厂商相关建议等综合分析研究后,提出云巴车辆检修周期指标及修程主要内容,给出云巴车辆基地设计规模计算方法及公式,总结分析出云巴车辆基地设计标准及占地计算指标等。研究成果对今后云巴车辆基地设计起到指导作用,也为云巴车辆基地设计标准、规范编制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韩国铁道车辆工厂和生产的轻轨车辆及其车辆技术(包括动车组),同时介绍了汉城地铁、车辆技术及管理概况,最后综述了韩国城市轨道车辆制造术及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列车垂向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铎 《铁道车辆》1995,33(8):1-7
本文在研究单个车辆动力学的基础上,考虑了车辆间纵向力作用及制动力,牵引力变化对车辆在垂向状态的影响,通过建立计算模型,编制计算程序,用数值积分的方法,来解每辆车的纵向作用力,垂向力及车辆车钩间的垂直切向力,车辆的沉浮,点头运动及相邻车辆车钩间的垂直位置的相对变化。  相似文献   

4.
高速磁浮交通车辆现行检修制度大多采用预防性计划维修模式。计划修模式下,高速磁浮交通车辆的检修能力利用率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列车运行的可靠性和线路的运力,导致配属列车数和车辆基地规模的增加,为此亟需进行检修制度的优化。简述了现行高速磁浮交通车辆检修制度,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对高速磁浮交通车辆运行特点及零部件技术特征进行了分析,明确了高速磁浮交通车辆与传统轮轨车辆间的本质区别,二者的车辆故障规律差异很显著。基于高速磁浮交通车辆的设备特征及故障特征,对其采用均衡修的适应性及可行性进行分析。高速磁浮交通车辆具备在线诊断系统,可随时收集车辆各部件的运转状态,能适应优化后更为精益的检修制度。高速磁浮交通车辆维修工作中应引入均衡修策略,根据零部件不同的故障规律及故障影响情况,建立以零部件为重点检修对象的均衡修制度。可参考成都地铁的车辆均衡修模式,将高速磁浮交通车辆双周检、三月检及定修的检修内容拆分到月检和专项修中,以此减小车辆的维修频次,压缩列车扣修时间,提高列车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大型养路机械车辆作业防撞系统是一套辅助操作人员进行车辆间位置判读并自动进行防撞预警的作业安全防护设备。作业防撞系统通过GPS定位、激光测距、轮径脉冲计数等手段实现车辆的位置定位及相互距离判断,通过数传电台及4G网络模块实现车辆通信,将车辆间相互距离的实时监测及当前车辆速度经过防撞模型算法处理,得到车辆的碰撞预警信息,实现大型养路机械车辆防碰撞预警功能。系统在现场测试中可实现60 km/h的车速下,提前1 min以上进行车辆碰撞预警,有效保障了大型养路机械的作业安全。  相似文献   

6.
地铁车辆的选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增民 《铁道车辆》2003,41(3):14-16
提出了地铁车辆选型的原则、条件及依据,分析了地铁车辆的主要设备及装置,为各城市地铁车辆的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速车辆的防滑控制与滑行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培曙 《铁道车辆》1996,34(12):10-15
根据国外经验及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高速车辆的骨控制办法,并着重分析了高速车辆用防滑器应如何进行沿用地检测及防滑控制,指出高速车辆防滑器应具备的性能特点,初步提出我国高速车辆的骨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的设计及维修理念仍相对落后,应结合车辆基地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对后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车辆基地的设计与建设,提出切实的优化实施建议。方法: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了既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存在的设施设备相对落后、车辆检修修程相对滞后、TOD(公交引导发展)一体化建设不同步等方面的问题。立足我国车辆基地建设经验,从车辆基地运营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国内外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和轨道交通新技术应用,针对车辆基地的智能化、信息化、绿色节能、TOD一体化建设等关键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质量发展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设计建议。结果及结论:车辆基地设计应顶层布局、高点定位,逐步构建智能化车辆基地,提升车辆基地人性化水平,促进车辆基地的绿色、节能,推进车辆基地TOD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有效解决成都地铁车辆设备维保存在的问题,提升车辆设备的可靠度,成都地铁车辆专业需开展电客车零部件自主深度维修模式的研究。方法:首先,阐述了目前成都地铁车辆设备主要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车辆各关键子系统的故障情况。其次,对车辆专业零部件深度维修的技术和管理措施进行论述,建立了车辆专业深度维修的组织架构,讨论了深度维修的场所建设及设施搭建所需考虑的主要因素,并阐述了与之相关的综合保障机制。最后,在阐述车辆专业零部件深度维修的实施概况的基础上,对车辆专业零部件深度维修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及结论:实施零部件深度维修后,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设备维修成本大幅下降,解决了目前地铁车辆维保的问题,提升了车辆自主维修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现阶段轨行施工车辆作业特点及研制轨行施工车辆防撞报警器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轨行施工车辆防撞报警器的设计原理,相关技术条件及试验情况,结合轨行施工车辆防撞报警器的工程应用实例,展望了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轨道交通首都国际机场线工程计划2008年前建成通车,采用的直线电饥车辆是该项目核心技术的体现。该项目区别于普通旋转电饥车辆的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设计主要在于车辆基地及轨道。现对车辆基地车辆的检修修程及车辆基地、出入段线的设计方案作一介绍,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面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运维支撑压力的激增,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运维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围绕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功能特性及常规检修运维过程,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运维数据资源的识别,阐述了车辆健康管理系统开发、智能化轨旁设备装配及检修运维信息系统的搭建。实现了远程传输数据和轨旁数据的采集、应用、协同,充分发挥数据价值,形成车辆状态可视化管理、信息自动化采集、检查作业自动化触发,构建了基于数据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运维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碰撞仿真理论指导下,以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跨座式单轨车辆为研究对象,建立车辆结构有限元模型,参考车体及人体碰撞的评价标准,确定车辆碰撞初速度,模拟车辆与刚性墙正面碰撞过程,进行虚拟环境下车辆碰撞仿真分析,并对人体响应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田葆拴  郑权 《铁道车辆》1996,34(9):26-29
介绍了车辆CAD图库开发技术,实施方法及应用。指出了车辆CAD图库的开发方向,有助于车辆设计和车辆CAD系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世界轨道交通》2004,(11):66-66
车辆在线安全检测系统主要针对运行车辆的走行部运动状态进行实时跟踪监测,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发展,它是全路车辆安全监测、预警系统(“5T”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铁路运输安全提供技术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及经济效益。该系统运用了系统集成和平台设计等先进技术。可广泛运用于机车,车辆的出入库检测,以及车辆运行状态监测,对于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监测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浅谈车辆型谱(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在云 《铁道车辆》1995,33(4):4-10,24
车辆型谱就是对客货车辆,分别按载重,运行速度,使用性能,车种,用途,主要型式尺寸,车体结构,转向架型式等特点,归纳成系列的产品纲目,用以指导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车辆产品的开发与研制,超前为铁路运输市场服务,文章对当前建立车辆产品型谱的依据及如何建立型谱的初步设想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采用基于JavaEE的B/S架构,配合高性能、高并发关系数据库,构建车辆运用车间与检修车间之间及各自车间内部的铁路车辆质量互控及预警系统;对直通列车中发现的车辆故障通过该系统对下一作业环节进行预警。通过向前预警、向后互控,实现对车辆运用及检修质量的全方位追踪,确保车辆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8.
山梨磁悬浮试验线车辆MLX01的动力学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OSHI.  K 《国外铁道车辆》2000,37(5):27-32
在山梨磁悬浮试验线上进行的车辆运行试验始于1997年4月。在当年12月,载人和非载人车辆的运行速度已分别达到530km/h和550km/h。本文选取与车辆结构有关的细节及车辆运行试验的结果作了介绍,同时分析了车辆动力学性能,包括悬浮车辆在高速和低速运行时相关的悬浮性能、横向定位性能及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19.
车辆段应如何适应车辆检修体制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玉民 《铁道车辆》1995,33(5):43-45
根据车辆检修体制存在的弊端及车辆段的现状,综合了我国车辆工作者对车辆检修制度改革的设想,指出车辆检修制度改革应以实行状态修为目标,并对车辆段工艺设计如何适应这种变革进行了探讨,认为从车辆段工艺设计角度来看,车辆检修体制改革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内已有多个城市运营的城轨车辆到达设计半寿命期或第二次大修期,甚至部分批次列车已接近30年设计寿命,相关运营公司对处于寿命中后期的车辆能否安全运营、能否延寿及如何延寿等问题格外关注,因此,开展系统性、综合性的城轨车辆结构服役寿命评估体系研究势在必行。通过对国内主要城轨运营公司需求调研,以及对国内外轨道车辆寿命评估技术研究,结合无损检测、理化分析、有限元分析、台架试验、线路试验、疲劳强度及断裂力学等学科,以及北京、广州、上海、天津等多个城轨车辆服役寿命评估项目工程经验,形成了全面、系统的城轨车辆结构服役寿命评估体系框架及流程,为后续开展城轨车辆结构服役寿命评估提供了借鉴和指导,并为形成科学完整的城轨车辆结构服役寿命评估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