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龙 《汽车导购》2005,(4):45-47
2005年2、3月份,中高级轿车雅阁、君威和蒙迪欧接二连三地降价,生产厂家为什么会不谋而合呢,难道只是巧合吗?其实,这都是厂家“蓄谋”已久的。在2005年年初的时候,厂家和经销商之间的2005年市场会议就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通过经销商反馈的市场信息,厂家早已经暗中拟定了新的价格政策,只等着在适当(竞争对手宣布降价或者销售不畅)的时候公布。春节前后,各类车型的价格纷纷反弹,因此厂家并没有马上宣布降价,一直到了2月28日,还是由中高级轿车的价格“风向标”——雅阁最早点燃了降价的导火线,随后君威、蒙迪欧纷纷跟进。如果厂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是不可能在短短8天的时间内纷纷宣布降价的。  相似文献   

2.
今年以来,国内汽车厂商纷纷上演“变脸”戏法。推出了一款又一款的新车型.层出不穷的“04”款新车成了今年年初车市的一道独特风景。从“老三样”中的桑塔纳、捷达、富康,到黑马奇瑞、新秀马自达福美来、东南菱帅等等。都不约而同地推出了对应的新款车型。虽然还有部分厂家的“04”款车型尚在酝酿之中,但大部分厂家的“变脸”车型都已经掀开了盖头。  相似文献   

3.
文龙 《汽车导购》2005,(5):43-45
嘉年华是在2003年3月正式上市的,开始时的定位较高,最高13万元的定价策略完全是大牌汽车厂家居高临下的做法。但是由于福特进入中国较晚,在国内销售的车型也不多,因此品牌影响力并不大,同时消费者对嘉年华这款车型了解不深,这些导致了嘉年华在上市之初的销量并不理想。随后经过厂家和经销商的调整,嘉年华的销量开始逐步提高。现在嘉年华上市已经有2年多的时间了,各地“嘉友会”纷纷成立,嘉年华在同价位区间中虽不是主力车型,但是也占据了一席之地。目前,长安福特推出的2005款嘉年华只保留了1.6L的3款车型(一款运动型、一款手动型和一款自动型)。在价格方面,虽然厂家宣布的新款车型的市场指导价有所降低,但是仍然比2004款的实际市场售价要高。长安福特对嘉年华开始进行重点销售的策略,一方面是放弃生产一些利润不高的车型,转而集中销售畅销的车型。这相对于那些经常公布一些有价无车、虚长战线的厂家来说,是一种比较务实的做法;另一方面“整体战线”的收缩也为即将投产的福克斯和马自达3预留了空间;另外,运动款车型的推出也是在加强个性化销售。  相似文献   

4.
每年1月作为新的一年的起点,各厂家均要调整新的营销策略,或推新车或采取降价举措。2005年初厂家策略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
礼文 《汽车情报》2005,(20):14-16
在经历了2004年的价格大战后,很多汽车经销商已经伤痕累累,无力再战。厂家和商家均开始意识到,无序的价格战只能导致两败俱伤,商家和厂家的利润大幅度下降,一些经销商甚至因此退出了汽车经营的圈子。而消费者则在多次的降价潮后更加冷眼旁观,即使潮退了也决不伸手掏钱。经销商为卖车在营销策略上费尽心机,想尽招数,于是各类营销方式纷纷变脸,在厂商促销的吆喝声中粉墨登场了。  相似文献   

6.
川崎公司在大排量摩托车领域颇有建树,他们的这种产品在欧美市场也深受好评,这次我们测试的却是川崎生产的一款排量最小的巡航车--Elimindtor125.在国内,曾有厂家根据此款车型推出一款175毫升的巡航车,并迅速红遍全国,掀起一股"超影太子"的浪潮,引得众多厂家纷纷模仿,其实Elimindtor125才是真正的"超影".  相似文献   

7.
在经历了2004年的价格大战后,国内轿车市场出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峙”局面:消费者对轿车降价预期增强,希望国内汽车商将车价降下来;商家和厂家的利润大幅度下降,则以不打“价格战”为由,拒绝降价,为卖车在营销策略上挖空心思,想尽招数,召开同业会议,达成“价格联盟”。  相似文献   

8.
降价车型     
《汽车驾驶员》2007,(6):51-51
上海车展上又一批新车走上市场,随之而来的就是老款车型的继续降价。从3月份上海通用开始的降价风潮延续至今,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选择降价。不过本月降价的车型多数在经销商处早就有较大幅度的优惠,官方降价活动不过是将原有的降幅正式化。经过3个多月的价格战,目前多数热门车型的价格水分已经基本榨干,正是适合消费者出手的好时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赵嘉 《摩托车》2005,(4):5-6
一直以来,五羊款摩托车始终占据着国内摩托车市场半壁江山。特别是在西南地区,无论出行代步或从事生产用途,消费者首选的就是五羊款车型。由于市场潜力大,消费者认知度高,因而各生产厂家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拳头产品,但真正能将品质、动力、舒适、耐用等做到全面平衡的厂家,想起来也仅有五羊一本田、新大洲一本田和嘉陵等3家企业。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发疯似地向各个厂家寻找新鲜货来满足我的"口味",豪爵、隆鑫、嘉陵、轻骑等厂家纷纷"缴械投降"。时间稍一长,骑车的瘾又开始发作,被逼无奈的厂家们竟用弯梁、踏板来敷衍我。正在苦恼之际,新感觉及时地将他们全新的国Ⅲ精品——超能"赛豹"交到了我手中。是的,又是一款150,看来今年是免不了与150继续接触下去了。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各个厂家似乎对小型车市场感兴趣起来,纷纷推出一些“脾气暴躁”的高性能小型车。在这个细分市场,奥迪A3一直有着不错的表现,1996年第一代车型登场后,Audi旗下的小型掀背车款A3便写下190万辆的销售成绩;而第二代车型则在2003年改款问世,至今也累积达100万辆的生产纪录。如今,奥迪在原有的A3 Sportback(掀背版)基础上推出了一款性能版S3 Sportback。  相似文献   

12.
在新车推出如潮涌的2004年各个生产厂家都努力开发并推出自己的新款型,没有新款车的厂家也对自己的车型进行了改变升级并纷纷冠以04款的名字以引起消费者的注意。海南马自达当然也不甘落后,对自己的福美来和普力马进行了全面升级。04款福美来共5款产品,在保持原有尊贵级、精英级和新锐极的基础上,新增了1.8L自动挡的尊荣级和1.6L手动挡带天窗的新贵级。  相似文献   

13.
我国摩托车在经历了90年代初期的甜蜜生活之后,从1995、1996年开始从天空一夜间跌入了地狱。销售难度加大,库存积压猛增,厂家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突破销售和生产经营上的困境,不得不采取价格战这一力量巨大、但后患无穷的武器。一、摩托车行业降价风潮迭起各大厂家纷纷降价,整个摩托车行业狼烟四起,虽怨声载道,但各大厂家无一不忍痛割肉疗疾。价格战从1995年开始就持续不断,到1997年底,各大厂家纷纷感到,再进一步降价,厂家也难以承受了。但形势与前些年相比,更趋严峻,面对无奈的中国摩托车市场和疲软的国内经济,去年各大厂家还是拿出了价格  相似文献   

14.
饶达 《轿车情报》2011,(6):38-39
4月回顾5月预判 3月底厂家压库力度大,经销商资金紧张,影响了4月初的批发数。在清明节后的车市冷淡期,又遇到汽油较大幅度涨价,使第二周市场仍显冷清。但从第三、四周来看,上海车展和“五一”小长假前夕对车市有所提升。然而,日系企业产品市场的比率从3月份的21.88%降到4月份的15.46%。  相似文献   

15.
面临金融危机对中国摩托车出口带来的严重影响,银翔借“摩托车下乡”的强劲东风,果断地做出了在2009年3月全力启动国内市场的营销决策。除了已经在企业管理、资金运作、营销思路及策略等方面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外,更在产品及售后服务上做足了文章。  相似文献   

16.
数据     
《时代汽车》2005,(6):52-53
今夏车市添6款新车;深圳口岸进口汽车量同比下降25.9%;4月汽车产销双双突破50万辆;中国车市今年增幅10%;五厂家4月销量过两万;国产SUV销量同比下降2成半;4月份全国车价平均降幅0.6%。  相似文献   

17.
《中华汽摩配》2009,(5):60-61
今年2、3月份的市场行情可谓冷冷清清.在从每年20%左右的增长率下跌至5%左右之后,作为整个产业链最终端的市场环节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国内车企新车上市速度和老款降价促销整体慢了半拍。  相似文献   

18.
2005年3月,由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首次在中国授权整车采用独立“HONIDA”商标的第一款街跑车在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下线,3月21日起在全国上市。至此,新大洲本田公司2005年首款新品——锐箭Storm在上海终于揭开神秘的面纱。这款动感、运动、时尚的街跑车由本田专业赛车设计师精心设计,一上市便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眼球,也引得竞争对手纷纷立对。  相似文献   

19.
佳俊 《世界汽车》2007,(9):66-69
近两年,SUV市场非常火暴,从保时捷这类跑车专业户,到王室血统的凯迪拉克.各大厂家纷纷推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SUV车型。早在2003年,萨博便推出了一款中型SUV,Saab 9-7X。上市这么长时间以来.Saab9-7X的销售状况一直不是很理想。如今萨博又带来一款9—7 X Aero车型,希望能够挽回局面。Aero款往往是萨博车型中性能最高的版本.现在这款SUV也一样是Saab 9-7X高性能版。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对汽车零部件公司面对的市场进行细分,并选择可以支撑营销战略的竞争手段及策略。市场细分是选择目标市场与制定各项市场策略的基础,有利于企业发掘新的市场机会,更有利于企业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群的差异化需要。汽车零部件公司确立了产品市场定位,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