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铸钢件表面焊补含银钎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铸钢件钎焊焊补的特性与要求,研究开发了适用于ZG25焊补的含银钎焊材料,并对其焊接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和应用表明,6号钎料Ag(5%)-Cu(6%)-Sb(3%)为首选钎料,其熔点低,铺展性和填缝能力好,接头的抗剪强度高,焊缝表面颜色与母材基本无色差,接头部位无变形。  相似文献   

2.
铁路在线钢轨焊补修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比研究了用锰钢堆焊焊条、珠光体堆焊焊条等现场修复钢轨焊补接头的组织性能,分析了锰钢堆焊接头早期失效的原因,指出在现有钢轨材质条件下,用珠光体类堆焊材料修复钢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详细介绍美国钢轨原位修复技术的最新进展,通过对比不同的原位修复技术手段,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美国钢轨原位修复主要归纳为2类:焊接和轨头焊补;(2)焊接修复方式主要有宽焊缝铝热焊、普通铝热焊和低钢轨消耗闪光焊,铝热焊在应用范围和设备便利性上具有优势,但接头性能不及闪光焊,宽焊缝铝热焊接头存在更为严重的低塌和焊接伤损隐患;(3)焊补主要有铝热焊补和电弧焊补,铝热焊补可焊补整个轨头,电弧焊补更便于处理表层伤损,前者可应用处理轨头核伤或其他内部伤损,后者可处理轨头次表面的剥离掉块等RCF伤损。轨头铝热焊补技术是近年来美国TTCI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我国应在这项技术上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实现关键产品与装备的国产化。  相似文献   

4.
利用火焰喷焊和手工涂敷两种方法在球墨铸铁表面预置镍基合金过渡层,后采用镍铁焊条大电流连续焊接。分析了镍基合金过渡层与母材的结合情况和焊接接头的金相组织及硬度分布,结果表明:过渡层与母材结合良好,喷焊过渡层的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基本无白口及淬硬组织,接头宏观硬度低于HB210,可满足机加工要求,喷敷镍基合金过渡层是一种可行的焊补铸铁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合金钢组合辙叉心轨(奥贝氏体钢)的特性基础上,研究和设计了与合金钢组合辙叉心轨材料相匹配、并能对其伤损进行焊补的专用焊条(JD-937)及焊修工艺。通过对专用焊条(JD-937)的焊补试验、性能指标检验和焊补后金相组织检验分析,并按焊补试验工艺参数进行了模拟焊补试验,焊补后对心轨、翼轨进行了超声波探伤,没有发现焊补缺陷。在京广线、京九线、沪昆线、陇海线焊补伤损合金钢组合辙叉30多组,提高了使用寿命,保障了行车安全,降低了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6.
在机车柴油机用某型号缸套的开发试制过程中,进行了水套与缸套钎焊连接的研究。对钎焊工艺进行了分析,选用银基钎料,并进行了钎焊接头设计。通过钎焊试制,结合密封性试验、金相分析和破坏性试验,探索了缸套的钎焊工艺。其中,提高钎料对铸铁的润湿性和保持异种材料之间的接头间隙是缸套钎焊的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7.
俞喆  张银花  周清跃 《铁道建筑》2012,(10):130-132
钢轨经闪光焊焊接以后,焊缝区域脆性增大,影响到无缝线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因而需进行焊后热处理。针对U75V钢轨采用连铸技术后与以往模铸生产时性能的差别,对其接头焊后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最佳工艺参数:感应加热温度(880±20)℃,加热时间>120 s,喷风压力0.12~0.15MPa,喷风时间150 s。此时接头全断面平均冲击功23.5 J,接头轨面硬度与母材的比值为0.975,轨底侧晶粒度9级,焊接接头的性能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GE机车柴油机曲轴平衡块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通过对GE曲轴平衡块解剖试验分析表明:GE曲轴平衡块焊接接头形式为K型对接接头;焊缝未采用全焊透形式;采用强度等级低于母材的焊接材料;采用多层多道焊和先焊中间焊缝再焊端部焊缝等焊接工艺;焊后的热处理工艺为正火处理。根据解剖试验分析结果和焊接工艺分析,进行了焊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2CrMo与20~#异种钢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不低于母材(20~#钢)指标,焊接质量可达到预期要求,为引进、消化、吸收GE柴油机曲轴的制造技术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修订后的TB/T 1631-2002《钢弧焊补技术条件》内容进行了介绍。对标准中一些重要的条款的来源进行了说明。强调钢轨焊补焊工必须培训。钢轨焊补与高锰钢辙叉焊补方法截然不同,焊前必须对焊补部位预热(300℃),焊补速度要适当快一些,焊后注意缓冷。焊补材料和设备的生产必须经过型式检验。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对高速动车转向架用耐侯钢SMA490BW对接接头焊趾进行TIG熔修及TIC熔修(退火),对其微观组织、机械性能及焊后残余应力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表明,熔修后不但可以改善焊趾形状,实现焊缝与母材的圓滑过渡,而且可以改.善热影响区的金相组织,提高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TIG熔修(退火)后可显著降低焊趾处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11.
介绍碗形打磨机与焊补工艺相结合 ,综合整治钢轨接头掉块、塌陷、低扣及马鞍形病害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牵引电机电缆线随服役时间变长会产生老化,因此需要定期更换电缆线。更换电缆线时机座引出铜扁线不更换,重复钎焊的电缆线接头性能会产生变化。文章通过直流电阻试验、极限温升试验、拉伸试验、金相试验研究重复钎焊对电缆线接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次钎焊、2次钎焊、3次钎焊的电缆线接头试样进行上述4种试验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北京铁路局湖东工务段管内大秦重车线钢轨接头掉块、鞍型磨耗十分严重.一般采用线上焊补的方法进行处理,现存焊补达500多处.由于受技术操作、作业环境等的影响,在焊补区域中形成薄弱环节,进而在焊补层下发生成核伤,严重危及行车安全.而焊补伤损的探测,目前使用CGT-7型等探伤仪,由于焊补层的特殊性,如存在"空气界面"等,使70°探头声波不能正常入射到钢轨中,且大部分焊补长度超过185 mm时仪器很难发现伤损,极易造成漏检.所以,亟待寻求探测焊补层下伤损探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对转向架用SMA490BW钢焊接试样,采用冲击电流为1.5A、冲击时间分别为5,10,15或20min的超声冲击、低温热处理、机械打磨(磨平焊缝余高、打磨焊趾)的处理方法,通过残余应力测试和超声疲劳试验,对比分析应力集中、晶粒细化、残余应力等因素单独作用时对焊接接头超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程度,并借助扫描电镜观察疲劳断口,分析焊接接头超声冲击前后的裂纹萌生位置变化及失效模式。结果表明:经超声冲击或机械打磨后,焊接试样的疲劳寿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磨平焊缝余高对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寿命最为显著,较原始焊接试样其疲劳寿命可提高约86.4倍;改善应力集中、细化表层晶粒、引入残余压应力对延长焊接接头寿命的贡献比分别约为59%,28%和13%;焊态及冲击态试样的疲劳裂纹大多萌生于焊趾表面,部分冲击态试样的裂纹转而从表面的机械加工的缺陷处萌生,少数从材料内部缺陷处萌生并扩展至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15.
柳州站站场线路设备多,行车密度大,重载列车通过频繁,钢轨存在轨缝过宽、联结零件松动、钢轨低接头等多种病害。针对这些病害,采取全面控制轨缝、紧固接头螺栓、加强接头捣固、改善道床弹性、焊补磨修钢轨接头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钢轨接头病害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B^+级铸钢件缺陷低温焊补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级(ZG25MnCrNi)铸钢车辆转向架,铸造成型后容易产生裂纹、夹砂、缩松或缩孔等缺陷。本文研究了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手工电弧焊焊补工艺对焊接接头硬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低温下焊接,需要采用焊前预热,表面焊道需要采用石棉布覆盖,以降低接头的冷却速度,避免淬硬的M组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叙述了铝合金真空无熔剂钎焊技术的机理和优于其它焊接方法之处,介绍了在提速客车集成气路板上应用真空无熔剂钎焊技术的工艺,认为采用这种焊接方法,焊后工件表面洁净,抗腐蚀性能强,力学性能较高。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设计实验研究了12 mm厚16Mn DR钢板对接接头不同钝边尺寸条件下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工艺,观察分析了不同打底方式下的焊缝微观组织,并测量了不同打底方式下焊缝的显微硬度。结果表明,在合适的焊接工艺条件下,能够获得成形良好的焊接接头,且与单激光自熔打底焊相比,激光-电弧复合焊硬度梯度小,焊接效率高。与传统弧焊工艺相比,激光-电弧复合焊的线能量降低39%,焊丝消耗量减少了76%,焊接效率提高220%,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多次返修焊对S355J2W+N钢MAG焊接接头中值疲劳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2次返修焊、4次返修焊和6次返修焊的接头中值疲劳寿命与未返修的接头相比分别下降了21%、26%和41%,即随着返修焊次数的增加,接头中值疲劳寿命有下降的趋势.断口分析表明,疲劳断口明显分成裂纹源区、裂纹扩展区和最后断裂区3部分,裂纹源一般起源于表面或近表面缺欠.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声冲击和磨平焊缝余高2种表面处理方法对高速列车用A7N01P高强铝合金焊接接头焊趾及焊缝处进行处理,利用超声疲劳试验机,研究母材与未处理和处理后焊接接头的超高周疲劳性能;借助扫描电镜(SEM)观察疲劳断口形貌,并借助显微硬度计和透射电镜(TEM)研究冲击后铝合金焊接接头冲击层的显微硬度变化和晶粒细化现象;探讨超声冲击对高强度铝合金焊接接头疲劳寿命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超声冲击后焊趾表层组织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形成较为明显的塑变硬化层,当冲击电流为1.5 A,冲击时间为5 min时,冲击层最外层硬度可达到150.51 HV,相比较未冲击处理提高了27.6%;试样冲击后超高周疲劳寿命较处理前有显著提高,当循环次数为107和109时,超声冲击试样的疲劳强度比未进行表面处理试样分别提高了41.5%和48.6%,磨平焊缝试样的疲劳强度比未进行表面处理试样分别提高了52.5%和59.9%;2种焊缝处理方法对试样的疲劳性能改善效果相差不大,考虑到超声冲击处理在经济性和可加工性上更具优势,推荐工程上采用超声冲击方法来改善和提高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