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徐斌 《中国铁路》2010,(3):37-39
临江铺大桥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按三向预应力结构设计,箱梁纵向采用全预应力理论。通过论述横隔板设计、纵向钢束布置和箱梁预拱度设置,纵向分析计算、变形验算和横向计算,提出临江铺大桥(40+56+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设计与施工重点和主梁采用悬臂浇筑法施工.  相似文献   

2.
刘琛 《中国铁路》2009,(4):49-51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立白特大桥采用悬臂灌注施工,主跨为40m+5×64m+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由于无砟轨道结构重量不同,该桥初步设计阶段按照二期恒载为184kN/m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按照二期恒载为115kN/m及渡线荷载设计。阐述立白特大桥连续梁不同二期恒载作用下的平面静力分析,构造及钢柬布置,对其他桥梁设计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石特大桥连续箱梁支架法现浇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结合福厦客运专线黄石特大桥工程实例,对(32+48+3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满布支架和梁柱支架法的设计与施工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措施,为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连续梁转体施工在城市轨道交通中比较少见,无锡地铁1号线跨越沪宁高速公路,采用50m+80m+50m连续梁转体施工方案,较好地解决了桥梁施工对沪宁高速公路的影响。文章重点介绍连续梁转体施工的设计和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柳州三门江大桥索塔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柳州三门江大桥主桥为(100+160+100)m双塔双索面三跨部分斜拉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桥面宽41 m,居国内同类型桥梁第一。文章重点介绍了索塔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等技术细节,同时对索塔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工程实践表明,该索塔施工方法合理,对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唐海洲  陶长才 《广西铁道》2010,(2):28-29,32
针对南昆线K382+665~+680(左侧)高挡墙边坡病害,介绍了对高挡墙病害整治采取的刷坡减载、挂网喷锚及降低挡墙高度的施工方法。通过整治施工,减轻了边坡土体对挡墙的荷载,降低了挡墙有效高度,保证了列车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淠河总干渠特大桥48m+80m+48m悬灌连续梁施工方案进行了介绍。就其中较为重要的0#块、挂篮设计、挂篮预压、合拢段施工等过程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结合南京城市快速内环东线工程九华山浅埋大跨双连拱隧道的修建,通过对设计提出的大跨度双连拱隧道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建立三维计算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在地质超前预报摸清地质参数和严格监测、及时反馈的信息化施工条件下,优化设计施工方案,创建了三导洞+横通道的“三导洞”施工法。使洞内形成多工作面、多工序的平行作业空间,大幅度缩减施工程序,采取先仰拱后台车衬砌拱顶的规模速度施工,使隧道在开挖、支护和衬砌等施工阶段都能安全、快速施工,实现大跨度双连拱隧道平均月成洞40m的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9.
静态破碎开挖石方施工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态破碎开挖路基石方是在不允许进行爆破开挖情况下的一种很好的施工方法,能有效地保护好施工场地附近500m内的地面和地下设施,防止对设施的扰动。以杭甬铁路客运专线DK47+879.67~DK47+985.25段路基开挖施工为例,探讨静态破碎开挖石方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胡永 《铁道建筑技术》2008,(1):25-28,52
柳州三门江大桥主桥为(100+160+100)m双塔双索面三跨部分斜拉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桥面宽41m。重点论述了该主桥墩身的总体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及施工要点等,同时对墩身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与裂缝控制进行了阐述。工程实践表明,该墩身施工方法合理,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福厦客专安海湾特大桥主桥为国内首座跨海高速铁路结合箱形截面梁斜拉桥,该桥主桥采用(40+135+300+135+40)m双塔双索面斜拉桥跨越安海湾航道。本文结合桥址处水浅、滩涂发育,潮汐明显,周围养殖密布等影响因素,对边跨钢箱梁进行了悬臂拼装施工、高位支架滑移施工、高位支架顶推施工等多方案比选,同时针对顶推方案又从顶推过程是否设置前导梁,是否一次性带桥面板上桥及实施中所用工装设备、顶推支架进行了综合比选,重点对无导梁不带板顶推施工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以后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海青铁路跨胶济客运专线(40+64+40)m连续梁转体施工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减少跨既有铁路桥梁施工对铁路运营的影响,转体施工作为一种合理的施工方法越来越多地被采用,但对于跨客运专线采用小直径转盘及球铰的转体施工实践却很少。结合海青铁路跨胶济客运专线(40+64+40)m连续梁转体施工设计,介绍球铰选型、牵引力、倾覆稳定的计算方法,阐述转体系统、称重、转体等关键技术,并总结了转体施工方案。实践表明,所设计的小直径转盘及球铰的转体结构设计满足施工需要,转体施工方案满足铁路安全运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推动我国铁路桥梁建造技术科技进步,北京至唐山铁路潮白新河特大桥DK101+167.09~DK102+173.94段采用节段预制胶拼法建造技术,对其结构设计、拼装方案及预应力布置、连续梁结构检算以及主要工程数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48+80+48) m连续梁与40 m简支梁相接,连续梁梁端及跨中等高段与相邻简支梁的梁高和外轮廓一致,能较大程度节省预制模板费用,且全桥整体美观、协调;(2)预制节段之间的预应力连接器采用喇叭状的异形波纹管加密封圈方案,以保证密封性能,方便施工;(3)(48+80+48) m连续梁采用一次拼装3对预制节段即"小节段预制、大节段拼装"的平衡悬臂拼装工艺,该方案施工速度快,而且节段之间预应力锚槽、连接器布置少;(4)预制拼装方案的预应力含量比悬臂浇筑方案高。  相似文献   

14.
新建郑州至阜阳高速铁路周淮特大桥3联(40+56+40) m双线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采用节段预制胶接拼装法建造,对其结构设计、节段拼装工艺以及结构检算等方面开展了分析研究。研究成果主要有:(1)节段预制拼装梁采用增加跨中和边跨等高段长度的立面布置方案,可以方便施工,节省模板费用,且立面视觉效果较好;(2)创造性的采用一次半联满挂的拼装工艺,研制了可满足于跨度64 m及以下的双线简支梁和跨度不超过80 m的双线连续梁的节段拼装造桥机;(3)提出了预应力混凝土节段预制拼装连续梁结构构造措施、结构检算技术标准、拼装工艺要求等。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宝兰客专石鼓山隧道DK639+612.9处突水、涌水、涌砂、塌方等危害,在富水饱和砂砾地层施工中采用水平深孔后退式二重管注浆工艺,隧道开挖轮廓线外3 m范围内局部布孔注浆,封堵地下水和加固围岩,从注浆后检查孔检查及开挖过程中揭示情况,深孔后退式二重管注浆超前止水及加固围岩效果良好,能确保顺利、安全穿越富水饱和砂砾地层。在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施工中创造了Ⅵ级围岩地段单月开挖支护40 m的进度指标,为富水饱和含砂砾层地段及类似地段高风险隧道的施工建设积累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6.
合龙施工是大跨度刚构连续梁悬臂施工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刚构连续梁整体线形、结构受力体系转换施工质量的关键,其施工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是超大跨度非对称孔跨刚构连续梁超大体积合龙段施工比较少见,合龙方法及施工技术细节也各有不同,故研究合龙施工技术很有必要。本文结合南龙铁路闽江特大桥主桥(118+216+138+83) m大跨度非对称双线铁路刚构连续梁施工实例,介绍主跨216 m非对称刚构连续梁合龙施工关键技术,重点介绍非对称刚构连续梁施工合龙顺序、合龙吊架设计、中跨合龙传力顶推装置设计及锁定技术、水袋预压、混凝土浇筑及体系转换等技术及施工控制要点,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福平铁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位于复杂海洋环境,特殊的施工条件造成大桥施工中要对常规的施工方法进行创新。大桥公路B42#~B50#连续梁原设计为(40.6+6×64+40.6)m,因B42#墩处海床面为裸岩陡坡,施工困难,经变更后该联连续梁孔跨变为(64+40.6+5×64+40.6)m,边跨64 m,其中直线段20.9 m。边跨墩位处无法搭设满堂支架施工边跨直线段。经计算分析将边跨直线段20.9 m,分为4节段施工:梁端9.2 m、5.7 m节段采用在承台上搭设倒梯形支架施工,其余两节段3.5 m、2.5 m采用挂篮悬臂施工的方案。该施工方案中通过采取在梁端两侧临时固结,顶部外加压重的措施,有效解决了直线段挂篮悬臂施工的平衡难题,为类似的跨海湾、河流工程提供了一种施工思路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8.
根据西铜高速公路渭河特大桥(69+6×90+90)m连续梁合龙段的施工,介绍了连续梁合龙段施工工艺、影响因素,以及需解决的问题和应注意的事项,为以后同类连续梁的合龙施工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长春地铁1号、2号线联络线暗挖隧道施工为背景,阐述环形非标准断面联络线隧道266.35 m范围内下穿游泳池施工风险及技术难点,经对“深孔注浆(WSS)+横向支撑”和“全断面注浆+拱部150°双排超前小导管+横向支撑”2种方案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最终确定联络线施工采取“全断面注浆+拱部150°双排前小导管+横向支撑”加固技术方案,该方案可有效、可靠地保障联络线隧道施工和游泳池的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20.
以京沪高速铁路韩庄运河特大桥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为例,阐述了支架法分段现浇施工方案及其施工组织设计,并详细介绍了支架设计方案、施工过程有限元力学分析及其技术要求。理论分析表明,施工过程安全可靠、可控。成功的实践进一步表明,采用支架法分段现浇施工技术完成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技术可行,经济效果显著,施工方法可供同类型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