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黄令海 《高速铁路技术》2022,13(2):86-89,99
沪渝蓉高速铁路是高速铁路网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引入南通地区将对地区客运站布局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在阐述南通地区既有、规划铁路的基础上,结合南通地区总体规划和线路走向,提出引入既有南通站、新建南通北站和新建南通东站方案.考虑城市规划协调及预留工程利用,推荐引入既有南通站方案.在此基础上对南通站改建方案进行研究,提出...  相似文献   

2.
复杂山区铁路宜昌万州线综合选线设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宜万铁路东起鸦宜铁路花艳站,西止达万铁路万州站,是铁路进出川渝地区的东通道之一,也是沪汉蓉快速铁路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沪汉蓉快速铁路客运通道途经川、渝、鄂、皖、苏、沪6省市,联接长江上、中、下游,是横跨我国东中西部的重要铁路通道。铁路位于鄂西渝东山区,地形非常困难,地质异常复杂。针对路网规划、宜万铁路功能定位、地形地质条件、环水保要求、地方经济发展和施工运营安全等特点,对铁路接轨点、线路走向、复杂地质地段等线路方案的选择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复杂山区铁路线路选择的思路和方法,为类似工程项目选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长赣铁路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渝长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自长沙市西侧长沙西站引出,需途径萍乡地区设站。针对长赣铁路引入萍乡地区方案,结合萍乡地区既有沪昆高速铁路和沪昆铁路现状,在客运量与流向的分析以及区域总体研究思路的基础上,研究了长赣铁路萍乡北并站及新设萍乡西站两大方案,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选,暂推荐萍乡北并站方案。  相似文献   

4.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杭长段线路总体走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吸引客流强度、既有线适应性、线路长度的研究,考虑工程投资、投资效益、地形地质条件以及方案可实施性等因素,杭长客运专线由杭州东站引出,沿既有通道并引入南昌西、新长沙站后线路有所展长。通过几种走向方案的比选,得出杭长客运专线线路走向沿既有沪昆通道是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陈颢  林路 《铁道知识》2014,(2):6-13
闽南粤东的快速通道 厦门至深圳铁路简称厦深铁路,是东南沿海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起自福厦铁路厦门北站,终至广深港高铁深圳北站,全长514公里,途经福建省厦门、漳州和广东省潮州、汕头、揭阳、汕尾、惠州和深圳等沿海两省八市. 线路自厦门北站正线引出,与进入厦门市区的福厦铁路分道后,沿既有鹰厦线南侧向西南,跨越海沧支线后与鹰厦线共设新角美站;线路继续向西南,跨漳诏高速公路、九龙江,沿漳州市规划区南侧的洪塘村新建漳州站.线路出漳州站后,与龙厦铁路分线折向西南,大致沿G324国道走向,至漳浦县西南侧设漳浦站;至云霄县马山村南侧设云霄站;至诏安县西北设诏安站后进入广东省.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为合理选择新建高铁引入山区地形的铁路地区方案,本文通过研究分析西延高铁引入延安地区的方案,应用"帕累托最优"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特点、城市现状及规划、既有铁路设施利用、客流服务能力等因素,创新应用新的研究思路进行综合比选、科学决断。研究结论:(1)就线路引入地区方案而言,自西向东有西线、中线(沿既有线通道)、东线三个走向方案,推荐采用中线引入方案;(2)线路沿中线(既有线通道)引入后,针对地区内高铁办理站的选择,研究比选了高铁引入既有延安站和新设高铁站并经延安站两个方案,推荐采用高铁引入既有延安站方案;(3)在确定高铁引入既有延安站方案后,针对既有站改建方案又进一步研究了延安站高普共站办理合场、分场及延安站、延安北站高普分站办理三个方案,推荐采用延安站、延安北站高普分站办理方案;(4)本研究结论可为新建高铁引入带状山区地形的铁路枢纽或地区布局方案和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线路走向与工程概况 合武客运专线横跨安徽省西部、湖北省东部,东起合肥市,西至武汉市,是沪汉蓉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359.361公里.线路从合肥站引出,经徐底下疏解区至桃花店站,并线于合九线,在合肥西站南面与合九线疏解后,与既有宁西线并线引入长安集站,并在长安集站西咽喉与宁西线分线西行,经南分路后,与既有宁西线并行引入六安站.  相似文献   

8.
结合正在修编的西安枢纽总图规划及关中城市群城际铁路规划,分析西安枢纽现状、拟建铁路及总图规划情况。结合枢纽内客运站合理分工及相关线路引入方案,提出本线引入枢纽的研究思路,重点研究西韩城际铁路利用西延高铁通道和沿既有包西通道引入西安枢纽方案。经综合比选,推荐采用利用西延高铁通道方案。结合本线及拟建的阎良至机场等铁路,研究阎良地区线路引入方案,推荐采用本线在西延高铁富平阎良站接轨方案。接轨站方案研究中重点对合场、并场方案进行分析比选,推荐采用合场方案。  相似文献   

9.
沪苏湖铁路中,上海虹桥站至春申站段线路主要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境内,该区段内线路与上海市闵行区城镇规划以及沿线高速公路、铁路、地铁等交通走廊诸多因素形成交叉影响,相交关系极其复杂。通过统筹考虑上海枢纽客运系统布局及既有铁路、公路的运营安全性及造价等因素进行本段方案的综合比选。  相似文献   

10.
广州—湛江高速铁路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350 km/h沿海铁路客运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途经区域机场、城市经济据点星罗棋布,通道内既有广茂铁路为普速单线铁路、深湛铁路为200 km/h客货共线铁路,规划南宁—深圳高速铁路局部与本线共通道。结合沿线经济据点和工程控制因素提出4个宏观走向方案,并从经济指标、吸引客流、规划符合性、路网布局、地形地质条件、线路顺直性、运营时间7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合理地确定了整体效益最优的中线方案,并对广东省“十四五”铁路网规划进行了调整。研究思路、方法和成果可为类似铁路项目宏观走向方案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高沪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建议限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速铁路引起的环境振动是国外铁路发展中十分重要的问题。根据对国外有关振动标准的研究分析,结合京沪高速铁路的特点,提出了京沪高速铁路环境振动的建议限值为90dB和86dB,可供今后京沪高速铁路的设计和环境保护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京沪高速铁路及上海虹桥站相关工程共10条线路并行跨越吴淞江,受上海虹桥站、虹桥动车运用所站场位置控制,各线路中心线与河道中心线的夹角仅31°。为满足桥下通航要求,在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对桥跨型式进行了多方案研究;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前期科研成果,推荐的(60+100+60)m斜连续梁方案与工点建设环境最为匹配,工程投资最省。斜连续梁结构简洁美观,对斜跨道路、航道的铁路桥梁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推广价值;研究提出的斜连续梁中支点构造措施、支座布置方式可为同类型桥梁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高架铁路振动测试分析及防振动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拟建某铁路以高架桥线路形式穿越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距某公司拟建芯片加工厂约250 m。为确保芯片加工厂正常生产的振动环境,特对高架铁路振动进行类比测试分析并根据测试结果提出防振动措施。研究结论:芯片加工厂所在地块已受周边城市道路集装箱卡车振动影响,振动值已超过芯片加工车间基础容许振动速度;对既有沪杭线类比监测表明,旅客列车、货车会车时,距线路250 m处地表振动值与芯片加工厂环境振动现状值相当,超过容许振动速度值。考虑到该公司在距铁路线500 m有建厂的经历,研究主要论证通过采取减振措施使距铁路外轨中心线250 m距离的振动水平相当于500 m距离的振动水平,研究表明减振措施可行。  相似文献   

14.
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带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福建省中心城市和省际周边城市地理位置和发展情况,提出海峡西岸城市带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根据城市带中既有、在建和规划的铁路资源,分析了福建省铁路中长期规划实施后的主要线路能力适应情况。提出了基于铁路富余能力的海峡西岸城市带开行城际轨道交通线网方案的初步设想和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市郊铁路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5.
机场联络线是上海市域轨道交通线网中东西向的骨干线,起自虹桥枢纽,终于铁路上海东站,主线联通“两场两站”,旅行时间目标为将虹桥和浦东两大综合交通枢纽之间的运行时间控制在40 min内,以进一步整合航空、铁路等对外交通资源。结合上海机场联络线线路长度、车站分布及时间目标值要求进行分析比较,该线采用120~200 km/h速度目标值时其适应性较好。结合该线的功能定位、敷设方式、乘坐舒适度、时间目标值、车辆技术成熟度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分析,推荐该线车辆采用AC 25 kV供电制式、设计速度为160 km/h的动车组。  相似文献   

16.
在铁路运输生产中,铁路局是运输生产的直接指挥者.概述上海铁路局机车调度命令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实施过程,介绍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划分以及采用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效益进行分析.运用本系统,可使铁路局机车调度命令工作变得简单而高效.  相似文献   

17.
京沪高速铁路预应力简支箱梁结构参数优选   总被引:4,自引:8,他引:4  
依据秦沈客运专线的设计、施工经验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需要 ,对京沪高速铁路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的部分设计参数进行优化 ,包括箱梁结构的支点位置、腹板厚度和腹板坡度等。依据铁道专业设计院提供的原始资料 ,基于有限元分析 ,获得不同参数下的结构静力性能 ,综合结构力学效应、施工和维护 ,提出相应的设计参数优化建议、推荐方案和支座不平整限位值等。  相似文献   

18.
概述上海铁路局调度计划车流分析系统的设计、开发、实施过程,确定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划分以及采用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效益进行分析.运用本系统,可使铁路局调度工作变得简单而高效.  相似文献   

19.
晋中南重载铁路下穿京沪高速铁路立交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晋中南重载铁路与京沪高铁在山东泰安地区交叉,其上跨京沪高速铁路方案存在影响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的风险,而下穿京沪高速铁路方案,其线路在交叉处北临大汶河,设计的路肩高程低于大汶河百年洪水位。如何使晋中南铁路设计既满足铁路防洪要求,又避免重载列车运营时的动应力对高速铁路桥墩产生不利影响,是两线立交方案需要研究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提出采用路堤式U形槽下穿京沪高速铁路的方案,解决了上述关键技术问题,使得方案顺利通过技术审查并实施,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根据包西铁路鱼和至米脂新增二线地段软基处理的实践,阐述了陕北黄土地区软基的成因和特点,论述了黄土地区既有线侧软基处理的方案比选和优化,总结了复线施工中既有线软基处理施工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