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枕埋入式无砟道岔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鸟龙泉车站的18号道岔是全线铺设的第一组高速无砟道岔,其铺设施工中的经验对于全线长枕埋入式无砟道岔的铺设具有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乌龙泉车站无砟道岔铺设前的运输、组装和精调施工,对混凝土浇筑之前道岔几何尺寸的评估、混凝土浇筑、道岔内接头焊接及铺设完成后各部位的检测进行了说明并做了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2.
对车站道岔改造接触网过渡方案、改建车站正线接触网架设的过渡方案、既有接触网超载过渡方案和接触网站线延长的过渡方案进行分析、总结。结合京广线滠口站接触网施工过渡改造工程的实践,对既有电气化车站增加股道、安装提速道岔接触网的施工过渡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论述最大限度减少垂直天窗的数量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根据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大剧院车站设计的小半径曲线组合道岔实际情况,针对小半径曲线组合道岔进行施工,通过试验性理论计算、现场模拟对比、量测及针对性研究,对于道岔布置、轨底坡超高、曲线加宽、道岔弯曲状态下几何尺寸的调整及道岔道床施工技术进行了攻克,施工完成的曲线道岔满足大剧院站线路连接及车辆折返要求,同时完善了曲线道岔施工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京广线滠口车站接触网改造施工的实践,对既有电气化车站增加股道、安装提速道岔接触网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18号板式高速道岔在我国高速铁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先后应用在京津、武广、京沪等国家主干铁路线。现结合杭甬客专余慈高架车站道岔施工,对18号板式高速道岔的组成、施工工艺、施工重点难点以及安全、质量卡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市政道路或公路穿越铁路车站出入口甚至车站的情形越来越多,造成下穿铁路顶桥不可避免地要穿越部分道岔区。道岔区的加固方式与常规的线路加固不同,且存在施工难度大、进度较慢的特点,同时加固体系受既有设备影响,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方能确保加固体系的安全稳定,从而保证安全。介绍沙阳路下穿沙河车站南咽喉道岔区加固施工技术,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铁1号线古城洞口复式交分道岔是正线与古城车辆段出入线共同使用的咽喉道岔,已到大修年限,针对此次改造工程的特点和难点提出两套施工方案,经方案比选后,决定采用将整组道岔全线封闭,进行全段施工的方案。对施工前期、施工期间及施工结束后工程的施工组织与管理进行介绍,力争将改造施工对正常运营、车站秩序和安全工作的干扰影响降到最低点。  相似文献   

8.
根据既有铁路干线提速技改工程及车站股道延长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实践,阐述新型提速道岔的特点,铺设提速道岔时车站咽喉区的平面设计原则,存在问题以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完成宁启线铁路东北联络线的建设,结合全路第五次大提速,永宁镇站北部岔群正线道岔需进行平面改造,施工任务主要是6组道岔的纵移,即在既有线上将道岔同步进行调位纵移。这类施工在既有线施工尚属首次,其特点是既有岔不下道,而是将既有岔的顺序在车站的同一端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0.
介绍利用D型施工便梁和扣轨横梁纵托横挑大跨度架空道岔线路的施工方法、施工要点和体会建议 ,为相同条件下的道岔、特小半径曲线和车站密集线束地段的架空加固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