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燕子窝水道是长江中游航道重点碍航浅滩段之一,具备顺直分汊的平面特征,分汊口门易形成碍航浅滩,出现散乱型浅滩时碍航程度最为严重。三峡工程实施后,水道出现了不利调整。已建整治工程实施后,关键部位得到守护,但随着三峡工程的影响程度逐渐加深,燕子窝水道仍出现了不利的调整变化,航道条件仍不稳定。通过对已建工程实施前后燕子窝水道河床演变及碍航特性的分析,提出治理思路及方案,并进行结构设计,重点对新老工程衔接进行细化和优化处理,可为长江航道类似整治工程设计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长江中游牯牛沙水道碍航特征、来水来沙特性以及河床演变特征的分析,提出了水道航道总体整治原则和治理思路,并在河工模型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河段航道整治总体推荐方案,该方案可以达到河段远期规划航道尺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雷国平 《水运工程》2016,(11):128-133
东流水道为长江下游典型的多分汊顺直河段,汊道交替、变化复杂,时有碍航情况发生,是长江下游重点碍航水道,也是长江“黄金航道”尺度提升的瓶颈河段。尤其近些年,在经历了西港淤堵、航道调整以及二期整治工程实施后,东流水道演变出现了新变化与新趋势。结合东流水道最新实测资料,分析其演变特点及碍航特性,揭示汊道变化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二维水沙数学模型,预测未来东流水道的演变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主要维护对策及措施,为同类水道的航道维护与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长江中游牯牛沙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牯牛沙水道为长江中游近期出现的重点碍航浅水道,整治好该水道对长江中游航道的畅通具有重要意义。交通运输部于2010年2月批复同意实施该水道航道整治一期工程。简介牯牛沙水道演变特点、主要影响因素、碍航特性与整治方案,详细分析牯牛沙水道整治前后过渡段变化情况、牯牛沙边滩淤积情况以及航道改善情况,重点分析一期工程整治效果,预测演变趋势,提出后续工程建议。一期工程实施后,工程效果良好,总体河势更趋稳定,牯牛沙边滩淤高展宽,利于枯水期水流集中,过渡段浅埂得到较为有效冲刷,淤积减少,碍航程度减轻,浅区航道条件改善,为后续工程的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分析认为:一期工程效果将会随着建筑物功能的继续发挥进一步显现,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长江中游湖广—罗湖洲水道近年来实测资料,分析了该河段航道存在的主要问题、河床演变特点和碍航特性,结合模型研究成果,对该段河道及航道演变趋势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根据该段浅滩碍航特征和航道整治目标,提出航道整治思路和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近期九江水道的河床演变及碍航特性,基于近期航道条件及具体维护情况,从滩槽形态、三峡蓄水和航道整治工程三个方面探讨了九江水道过渡段碍航出浅的原因,并预测了在建二期工程实施后,九江水道未来航道条件变化趋势和航道维护情况。在建的航道整治二期工程有利于改善九江水道上浅区的碍航情况,但在建工程控制力度有限,未来枯水期仍可能需要依靠疏浚来保障分月航道维护尺度。  相似文献   

7.
福姜沙河段目前呈三汊通航趋势,海轮航道走福南水道,江轮航道走福中水道,福北水道—如皋中汊为地方专用航道,目前三汊水深条件都不满足12.5 m深水航道要求尺度,为此必须进行整治。分析各汊道碍航情况及各汊道整治难度。针对各汊道碍航特性,提出整治原则及整治思路,在分析各汊道分流格局、水深条件、碍航特性等的基础上,提出整治工程平面布置形式。  相似文献   

8.
以牯牛沙水道为例,重点分析了弯曲河段的演变过程和碍航特点。通过分析牯牛沙水道的演变过程、演变影响因素、演变趋势及碍航特性等,揭示滩槽演变的规律,探讨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前后的碍航特性变化,并对一期工程实施后航道条件不稳定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二期工程的整治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游罗湖洲水道航道整治工程设计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湖洲水道是目前长江中游实施了航道整治工程的几个碍航浅水道之一,该水道航道整治工程是顺利开展长江中游航道系统整治的基础。在介绍罗湖洲水道整治工程具体布置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建成后几个水文年实际的工程效果分析,总结了该工程在工程设计或施工中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根据长江中游湖广—罗湖洲水道近年来实测资料,分析了本河段河床演变特点、碍航特性和航道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建立平面比尺1∶420、垂直比尺1∶120的变态实体河工模型,对该段河道及航道演变趋势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根据该段浅滩碍航特征和航道整治目标,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航道整治方案,最后提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1.
在对窑监河段河床演变特征和碍航原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河工模型试验,对不同类型多个航道整治方案进行研究,最终确定了一期工程推荐方案。该方案于2008—2009年实施后,工程河段航道条件明显改善,枯水航道保持畅通,已取得初步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上游渣角河段为典型的分汊河道,具有"弯、浅、险、急"的碍航特性,整治难度较大。综合考虑其滩险成因、整治目标及主、支汊关系等因素后,提出3种不同的整治思路,并采用物理模型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开辟新航槽,调整分流比,获取两汊平衡的整治效果较好,可根本解决碍航问题,能够实现两汊同时通航。  相似文献   

13.
长顺直河段演变常表现为边滩不稳、过渡段深泓摆动,从而引起航道变迁。以汉江下游典型长顺直河段麻洋潭滩段为例,通过对该滩段航道整治工程前后的河床演变、模型试验、整治效果等方面的分析,对汉江下游长顺直河段航道整治经验进行总结。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长顺直段过渡段稳定性差的问题,通过合理规划航道轴线,采取工程措施塑造优良的微弯型整治线,能有效稳定航槽;在采用较低的整治水位时,通过缩小整治线宽度和整治建筑物间距,可达到提高过渡段航道尺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雷雪婷  李有为  周林 《水运工程》2018,(11):145-150
针对长江下游东北水道6. 0 m航道存在的碍航问题,依据河道地形和水文资料,分析了东北水道河床演变特点及航道条件,并对该河段航道整治的对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东北水道总体航道条件较好,仅在局部年份在河心出现浅包,导致航道水深和宽度不足;为改善东北水道航道条件,航道整治工程可考虑在已建东北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基础上,加高下三号洲左缘低滩,稳定过渡段主流流路,并适当缩窄过渡段河槽,集中水流冲刷浅区,也可考虑仅在局部出浅年份采用疏浚措施。  相似文献   

15.
铜鼓滩为弯曲分汊浅险滩,弯槽为枯水航槽,上口水浅,不满足尺度要求,中段航槽落湾,弯曲半径小,下口流速大,流态乱,上下水船舶航行危险。通过叙泸段工程整治,该滩碍航问题得到解决。基于模型试验成果和工程实际效果,通过研究该滩水沙特点和碍航特性,对治理思路与整治措施进行剖析。该类滩险主流洪水趋直,枯水落湾,洪水面流与底流分离,面流趋直,底流携带泥沙落弯;可开辟窄深型直汊通航,辅以江中整治建筑物束水维持航槽稳定;考虑到水沙分离的规律,应合理确定分流点,使水流归直槽,泥沙仍走弯槽。  相似文献   

16.
为给长江中游鲤鱼山水道航道治理提供技术支撑,开展水道治理思路及方案研究。通过鲤鱼山水道近期航道变化及存在问题研究,提出"以北槽为通航主槽,通过工程稳定滩槽格局,抑制南槽发展,适当改善北槽航道条件"的治理思路,并借助河工模型提出航道治理总体方案,该方案可以达到河段2020年规划航道尺度。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下游安庆水道河床演变和航道整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英  刘奇峰  刘林 《水道港口》2012,33(6):495-499
文章对安庆水道在三峡工程蓄水前后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表明自然条件下洲滩周期性变化,河道汊道条件变化较为剧烈,航道条件时好时差,稳定性较差。三峡蓄水后,安庆河段演变规律保持不变,在新洲向右淤长的发展趋势下,左汊进口航道条件向不利方向发展。在河势控制工程实施后,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中汊边界条件,河道的周期性演变有所趋缓,有利于维持当前的三汊格局。在总结河段碍航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限制新中汊发展,调整分流、稳定洲滩和束水冲槽的整治思路,以期解决安庆河段的碍航问题。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中游武桥水道碍航成因分析及治理方案设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武桥水道位于长江中游武汉市市区,枯季因汉阳边滩突入江心航道过于弯曲而碍航,航道维护难度大。文章扼要介绍了该水道的河床演变特点及碍航成因,分析了影响汉阳边滩冲淤变化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该水道初步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