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胃同时双原发癌2例报告刘小平(西安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科西安710061)食管及胃同时双原发癌较少见,我科近期接诊2例,报道如下。例1:女,52岁,主诉吞咽困难3月。查体: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一),腹部未见异常。上消化道造影示:食管...  相似文献   

2.
对5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行肿瘤切除后经食管床食管胃吻合术,术后效果良好,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及心肺并发症,认为该本式使胃代食管更接近食管的解剖和生理,减轻了胸腔胃对心肺功能的影响,利于吻合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64不同中医证型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进行内镜、食管动力学检查,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内镜、食管动力学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GERD患者脾胃虚寒型比肝胃不和型和肝郁化热型的食管粘膜炎症分级增高(P<0.05);食管动力学检查显示:脾胃虚寒型投肝胃不和型和肝部化热型的LESP、GEBP、APP降低(P<0.01或P<0.05),技肝胃不和型的LESRT延长(P<0.01),PCS减任(P<0.05)。提示:GERD康证型较实证型的食管粘膜炎症损害程度重且食管运动功能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肝功能状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食管曲张静脉套扎 (EVL)后对PHG的影响。方法 对 4 7例肝硬化患者 (伴PHG者 34例 ,不伴PHG者 13例 )分别行肝功能、胃内HP测定 ,胃镜下判断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及其程度。EVL患者术后 1~ 2月复查胃镜 ,观察PHG变化。结果 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低于对照组 ,肝硬化伴或不伴PHG者HP感染率无显著差异 ,轻度PHG与重度PHG患者HP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PHG发生率较高。EVL术后PHG加重或发病率增加。结论 PHG与HP感染无关 ,肝功能状态可影响PHG的发生及程度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PHG发生有密切关系 ,但静脉曲张程度与PHG程度无关 ;EVL术后可诱发或加重PHG。  相似文献   

5.
对24例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的食管测压分析,显示可出现食管下扩约肌静止压及食管上扩约肌静止压异常升高、体部高幅蠕动或蠕动紊乱等不同类型的食管运动障碍。表明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发生与这种食管的运动障碍有关。对其发生机理及临床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不开胸食管内翻拔脱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体会贺定超,秦志端,鲁舒林,梁景仁(西安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西安710061)目前,食管贲门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已规范化[1,2],但对合并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及老年患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  相似文献   

7.
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并发症中,食管-胃吻合口狭窄的病例不多见,有报道表明:食管癌术后发生率为0.9%,贲门癌为2.5%。及时诊治该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1992-1998年间我院收治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1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食管神经鞘瘤十分罕见,且难以通过一般检查方法确诊,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报道1例35岁男性患者,约1年半吞咽困难病史,胃镜及胸CT发现食管中段巨大肿块,长度超过6cm,管壁均匀增厚,明显压迫气管。行肿块大部切除、胃食管吻合术,恢复良好。术后免疫组化染色确诊为食管神经鞘瘤。  相似文献   

9.
尽管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的研究已有100多年历史,但不明点仍很多。本文复习文献并结合我们的研究成果,就胆汁对食管黏膜的损伤,包括损伤的可能机制、食管内胆汁反流的诊断、治疗等方面作以介绍,重点对胆汁在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防治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食管平滑肌瘤的诊断和治疗梁景仁,陈健,秦志端,贺定超,鲁舒林(西安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710061)食管平滑肌瘤是一种食管少见肿瘤。自1958年8月至1994年6月我院共收治22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讨论。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2例中男18例,女4...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探讨不同食团和吞咽方式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测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评分≥8分且24hpH监测阳性患者纳入研究,分别采取液体吞咽、固体吞咽和连续吞咽三种方式进行食管动力检测,按照芝加哥标准进行参数和综合诊断对比。结果研究共纳入42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与液体吞咽食管动力参数比较,固体吞咽食管上括约肌残余压降低[(11.07±3.97、5.29±3.36)mmHg],远端收缩延迟时间延长[(6.28±1.87、8.98±2.25)s],食管下括约肌松弛时间延长[(7.79±0.98、10.69±13.0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食管动力综合诊断中,与液体吞咽(38.1%)相比,连续吞咽无效食管动力诊断阳性率(63.2%)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而固体吞咽无效食管动力诊断阳性率(45.2%)轻度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1)。在无效收缩中,固体吞咽收缩失败占比(44.3%)高于液体吞咽(22.6%)。结论固体吞咽较液体吞咽更易诱发重度食管低动力障碍,连续吞咽在无效食管动力诊断中敏感性高,可作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常规测压的补充检查。  相似文献   

12.
<正> 我院自1961年~1991年7月共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1965例,术后发生食管胃大动脉瘘10例,其中男8例,女2例。年龄27岁~66岁。食管中段癌3例,下段癌5例,贲门癌2例。食管胃弓下吻合7例,弓上吻合3例。2例术前钴60放疗,1例术后放疗。出血发生于术后10~57d。10例均死亡。讨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并发食管胃大动脉瘘是少见的致命性并发症。迄今国内文献报告2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食管黏膜中一氧化氮合酶两种亚型(nNOS和iNOS)的表达情况。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nNOS和iNOS在食管黏膜的分布和相对的蛋白定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其mRNA的含量。结果 nNOS和iNOS蛋白主要在食管黏膜上皮细胞胞质中表达,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明显高于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和健康对照组(P<0.05),RE患者nNOS和iNOS的mRNA含量也明显高于NERD患者和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食管黏膜中的nNOS、iNOS蛋白和mRNA含量增高,可能是一氧化氮参与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结肠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价值已为医学界所肯定。但因手术操作复杂,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高,致使该术式的开展受到一定的限制。我们自1994年10月至1998年12月,采用结肠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46~68岁,均为食管癌患者。其中食管烧伤致瘢痕狭窄癌变3例,食管癌合并胃大部切除术后6例,单纯食管中上段癌19例。其中鳞癌22例,鳞腺癌3例,腺癌3例。1.2手术方法经左颈部、右胸部、腹正中切口。先行右开胸全胸段食管游离完成后,摆平体位经腹正中切口…  相似文献   

15.
报告1994年6月至1996年2月间对45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行左前外侧开胸上胸段食管内翻拨脱,食管床全胃移植颈部吻合术。手术切除率100%,手术吻合口瘘发生率6.6%(3/45),喉返神经损伤2例,左下肺感染2例,无手术死亡。同其它手术方法比较具有相对简单,对心肺功能影响小,严重并发症少,而且能达到全食管切除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心得安预防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套扎术(EVL)后再出血的远期疗效。方法对治疗组23例患者(EVL联合奥美拉唑/心得安)和对照组22例患者(单用EVL)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6个月内为近期随访时段,超过18个月为远期随访时段,分别观察两组在EVL后食管静脉曲张情况、套扎次数以及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近期随访情况:两组食管静脉曲张情况及再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远期随访情况:治疗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食管静脉曲张加重程度、再出血发生率、以及套扎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奥美拉唑和心得安联合EVL可有效减轻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及预防再出血,并可减少套扎次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操作复杂、并发症多发。本研究旨在探究磁吻合技术实现大鼠全胃切除术后食管小肠免缝线吻合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全胃切除。实验组采用磁吻合进行食管小肠重建,对照组采用手工缝合进行吻合。记录吻合口构建时间,观察术后大鼠生存情况,监测并发症,记录磁体排出时间。术后30 d对动物实施安乐死,获取标本,对比两组吻合口大体观、机械强度和病理变化等。结果 实验组吻合时间为(12.9±2.7)min,低于对照组的(23.8±4.1)min(P=0.036)。实验组磁体排出时间为(7.42±1.4)d。实验组未发现吻合口漏、狭窄和出血等并发症,对照组4只大鼠出现吻合口漏或出血,均于术后4 d内死亡。两组吻合口爆破压相近,肉眼观吻合口愈合良好,组织学观察显示各层组织排列较好。结论 磁吻合技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吻合口可靠,是实现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的安全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气压传感法对39例非梗阻性吞咽困难患者进行食管测压。结果显示:患者出现食管下扩约肌静止压(LESP)升高、体部运动减弱、增强及紊乱以及食管上扩约肌静止压(UESP)升高、松驰不全等6种异常。含服硝苯啶后LESP及体部增强型分别降低47.5%(P<0.001)及20%(P<0.05)。对其它食管异常运动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 最近,我们在内窥镜检查中发现1例食管内萝卜块,8d 内曾在几家医院先后误诊为食管癌。现将病历、诊治经过摘要报告如下患儿刘雪莲,女,13岁,学生.本院门诊以“食后即吐8d”之主诉拟诊为“食管炎”。经详细询问病史,患儿在8d 前因进食腌萝卜而产生咽下不畅,继之进食即吐.随即到当地医院检查,诊断为食管癌。后又赴西安几家医院检查.经 X 线吞钡透视及摄片,见食管中段阻塞、钡剂通过不畅,仍诊断为食管癌.诊治经过:1989年5月6日,用 Olympus SQ_(10)型纤维胃镜检查,见距门齿30cm 处食管内有一巨大异物堵塞管腔,用三爪钳夹持可上下活动,随之连同胃镜一并退出,见其是一块体积为2.5×2.0×2.0cm~3大小之萝卜块。再次进镜见粘膜糜烂,充血水肿,因进镜有阻力而未继续插镜。4d 后,(?)Olympus P_5型纤维胃镜重新检查,见门距齿28cm 处食管后壁有一面积约1.0×0.6cm~2之溃疡灶,周围有3处潮红斑,此段至贲门管腔狭窄,直径约1.2cm 左右,粘膜光软,蠕动正常,扩张良好.讨论:患儿误诊为食管癌有以下几点教训:①几家医院的初诊医师对病史的收集、分析不够全面,仅凭简单的“食后即吐”就草率做出诊断是不够恰当的;②过分相信 X 光检查,而忽视了考虑使用胃镜这个很有价值的手段;③忽视了在年龄上的鉴别诊断:据有关文献报道,食管癌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尤以60~70岁为  相似文献   

20.
胸部手术后乳糜胸4例报道贺定超,秦志端,梁景仁,鲁舒林(西安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西安710061)食管切除术后并发乳糜胸在50~60年代发生率较高。近年来由于技术水平提高,已明显减少。我院自1981年以来442例中发生2例(0.45%);心脏手术后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