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诗经>燕饮诗动态地再现了周天子祭祖礼的基本面貌,包括四时之祭的名称,祭前的准备工作,正式祭祀的整个过程,还有绎祭的基本情况.其中大部分内容与<仪礼>相合,而有一些是<仪礼>无文而独见于燕饮诗的,这无疑是对<仪礼>的有益补充.因此,应充分肯定<诗经>燕饮诗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莫斯科,这个逾半个世纪以来被世界称为"红都"的城市,我于风雪严寒中来到了。想到清代诗人黄仲则有诗云:"自嫌诗少有燕气,故作冰天跃马行"。我可不是为诗而来,是为开拓友谊之路而来的。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位于东欧平原中部,跨越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札河两岸。全市面积875平方公里,人口达890万,是俄罗斯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期的史书《左传》和《国语》中载有大量“赋诗”、“引诗”等诗学活动,其中以时下外交行人为阐释主体,在多个方面对《诗》文本进行了尝试性的阐释,如诗旨的归结、诗句大意的阐述、字词的训解,等等.而“断章取义”是时人在熟知文本基础上对《诗》的灵活运用.春秋时期解《诗》也呈现出朴素性、功用性、互动性、单调性等特点.《周语下》...  相似文献   

4.
孔子对诗的"兴观群怨"的理论,是先秦时期重要的诗歌创作理论,也是历代诗歌批评史讨论的对象,并且贯穿于历代诗歌的创作实际中.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诗可以群"从"兴"、"观"、"怨"中割裂开来,导致人们忽视了"诗可以群"的诗学理论与先秦时代文学活动的关系."诗可以群"的诗学理论反映了先秦时期文学活动的集体性.这一理论为我们研究文学觉醒的时间问题提供了一个窗口.  相似文献   

5.
自严羽提出“以禅喻诗”说以来,论争纷起。最早反对严羽的是刘克庄,明确提出“诗之不可为禅,犹禅之不可为诗也。”之后,冯班、钱谦益等对严氏亦多诟病,至今余响不绝。赞成严氏的人亦不少,但对他时有误解。本文回顾了反对、赞成严氏的主要观点,并作辨析,另外对以禅喻诗的内在机制作了进一步控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吕本中、姜夔、严羽的三部诗话为切入点来扫描南宋"悟诗"思维向度(即感悟诗歌意境的艺术思维不同层面之定位),认为:从吕本中"悟入"的思维向度来看,他还处于对山谷非常肯定的阶段,这说明南宋确立江西诗派之初对讲究法度的江西诗派之祖--黄庭坚带来的消极影响还缺乏深刻认识;姜夔倡"自悟"具有相当明显的理论自觉,其"自悟"理论远不止于"革江西诗风"之效应,实在是揭示了中国古代美学之本质问题;严羽在悟诗的思维向度上达到新的水平,其"妙悟"说将悟禅与悟诗统一起来并最终成为南宋悟诗思维向度得以确立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7.
古诗英译历来为译界之难事,难以达到"信、达、雅"之完美境界。《静夜思》作为唐诗精华,流传千古,译之者众。本文选取了此诗的六个译本,从诗歌翻译的理论依据出发,对每个译诗都做了详细的分析,旨在帮助读者从"音美、形美和意美"的审美角度去欣赏译作。  相似文献   

8.
李商隐诗歌在唐诗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因其特殊的背景及经历,使事用典的精切深晦、多义蕴,颇不易读解,常有桎碍难通之处。《夜雨寄北》一诗,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然不易得其深层意蕴。本文考释此诗之创作时间及创作地点,并借以展现李商隐大中二年和五年之行踪,探讨该诗之写作对象,分析此诗蕴含之美以及义山爱情诗歌的深层意蕴,并由此而论及其爱情观和读解李商隐诗歌应该持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这首“新年作”诗,是唐朝诗人刘长卿之作。 刘长卿秉性刚直,屡犯上官,曹两遭谪迁(降职并被调到边远地方)。此诗是在一次被贬南迁途中所作,时当新年,语多感伤。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反映现实的一种表达方式,每个时代的文学作品都会带上那个时代独有的特点。两宋邮驿诗以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映射出两宋时期交通状况,为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交通史起到了存史辑佚的作用,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治理诸多交通难点问题的思路与交通建设者特有的精神,让我们在新时代交通强国建设中,永葆交通先行官的精气神,以高度的文化自信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  相似文献   

11.
论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改变了校园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本文在阐释网络文化与校园文化涵义与关系的基础上,从三个层面提出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功能的影响,即网络文化能提升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网络文化能扩展校园文化的社会功能和网络文化能优化校园文化的管理功能。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的优势,构建一种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新型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图式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它的历史发展进程,概述文化图式理论的基本概念并从文化图式的角度评述其理论基础,通过揭示文化和语言的关系阐述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和文化图式的建立在外语阅读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影响,以及如何有效地积累文化背景知识建立文化图式,切实提高读者的外语阅读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实证分析法,以广东省某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4个层面对宿舍文化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研究中发现大学生宿舍普遍存在着卫生安排情况欠佳、学生文化类兴趣不高、宿舍硬件仍需完善等问题,建议应从强化学生卫生意识、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完善宿舍硬件设施等三方面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4.
比喻是我国人民最喜闻乐见的修辞方式,从比喻的历史演变中,可以发现文化对语言的巨大影响。可以说,比喻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文化多姿多彩的身影。本文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管窥。  相似文献   

15.
大学和谐文化应该成为体现教育对人终极关怀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主要包括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的各个层面。和而不同的大学精神,个性鲜明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和合融美的人文气象,个性独特的环境文化构成了大学和谐文化的核心命题、理论基石、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对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开设中西方文化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对外传播中国文化、打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中国的软实力日益重要,对此,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责无旁贷。此外,和外国人进行有效交流,了解西方文化是必备条件。中西方文化课作为留基委考试科目的有效辅助课程,为广大学员提供了了解中西方文化知识、练习用英语表达相关思想的良好平台。  相似文献   

17.
安全制度与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两大组成部分,两者缺一不可。本文从文化的基本概念入手,结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实例,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进行了分析,指出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原动力,认为每个员工的安全行为与企业安全文化良好的一致性,将有利于更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企业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依据高职教育的“职业”特性,提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与行业文化对接的观点及理由,着重阐述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与行业文化对接的路径,认为可以从构建校园精神文化体系、物质文化体系、职业素质培育体系三大体系入手找到与行业文化对接的接口.  相似文献   

19.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英语文化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表现文化的主要手段,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决定了英语教学中离不开英语文化的教育。本文阐述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意义,并论述了英语文化教学导人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本文指出专业文化建设是高职英语类专业建设的薄弱环节,会制约专业的发展、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要结合专业特色、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创立英语类专业综合型文化模式。同时,本文建议要通过制度与宣传、课堂与课外、理论与实践等相配合,强化专业文化,以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