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2 毫秒
1.
王效远 《水运工程》2002,(S1):119-123
针对国内现行规范在大型人工水道尺度规定方面的不足,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得到大型人工水道尺度与万吨级船舶与航行性能的关联性(快速性和经济性)。基于大型人工水道与船舶性能耦合关系,从最小底宽、最小水深、断面系数等方面对限制性航道尺度的影响进行研究。建立了以设计船型及其设计航速为引领的大型限制性航道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对水道航道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考虑跨河建筑物净空尺度的限制条件,提出太平洲捷水道仅能开辟为3 000吨级及以下航道。通过核算太平洲捷水道的航道通过能力,综合分析预测航道尺度提高后,两岸岸线开发和分流主航道船舶所带来的通航船舶尺度和数量的变化,合理确定了设计代表船型。根据设计代表船型所需航道尺度计算,提出了太平洲捷水道设计航道尺度标准为5.0 m×200 m×450 m(水深×航宽×弯曲半径),可为太平洲捷水道的设计航道尺度标准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龙门水道是长江上游的重点碍航河段。本文利用历年实测资料,分析了该河段的河床演变及通航条件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该河段航道尺度仅能满足最小维护尺度,且水流条件较复杂,对船舶航行有一定影响,应对龙门水道加强航道维护。  相似文献   

4.
陈虹  赵东华 《水运工程》2012,(12):64-67
目前行驶在长江三角洲限制性航道上的船型与GB 50139—2004《内河通航标准》所列的设计船型尺度有一定的差别,交通运输部规划的集装箱船型在GB 50139—2004《内河通航标准》中没有列入,限制性航道尺度确定只有规范最小取值没有计算公式,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航道尺度与船型尺度是直接相关的.结合相关航道设计经验,探讨如何根据设计船型尺度合理确定限制性航道设计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运》2021,(1):24-24
近日,由长江泸州航道局自主研发的第一艘无人测量船"泸道遥测1号"正式投入长江上游叉鱼碛水道进行航道维护性测量,用无人测量代替传统人工测量,这在枯水期长江上游航道维护中尚属首次。叉鱼碛水道属于枯水期一类浅滩重点维护水道,河床冲淤多变,每年在低水位条件下经常出现航道尺度吃紧的情况,过往船舶容易发生搁浅事故,是长江航道部门疏浚保畅的重点水道之一。为了准确掌握该水道的航道演变情况,每年枯水期都需要进行高频率的航道维护性测量,从而为航道疏浚和航标配布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船舶在航道内通航时,航道尺度对船舶通航安全至关重要,本文采用理论计算的方法,针对秦皇岛港150航道的设计尺度,对大型矿石船通过150航道时的风、流压差角进行了研究,提出了150航道的通航船舶限制和通航条件的限制,为大型矿石船驾引人员通过150航道的通航条件提供参考,结论表明,对于船宽在45m以上的大型矿石船,通航150航时不仅需要限制船舶条件,还应限制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江西省航道工作艇船型,航道测量、通航保障、应急抢通工作能力和时效性,完善船艇管理模式,根据江西省航道工作用艇实际需求,从船舶航道工作用艇总体配备、船舶主尺度、力学性能及结构优化分析、新型材料应用研究、船舶机电设备比选及智能化研究等方面对江西省航道5种主要船型进行标准化、系列化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标准航道船艇在轻量化和舱室保温节能性能方面有了较大提高,船舶机电设备优化与集成设计在标准化船型中的应用使船舶性能、环保性和维护保养水平得到提升,充分发挥了船舶智能机务监管系统在船舶智能管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知识窗     
小蠡 《珠江水运》2004,(2):41-41
内河航道(inlandwaterwaychannel)河流、湖泊等内陆水域中供规定尺度的运输船舶安全航行的通道。内河航道有的是利用河流、湖泊或水库库区,有的则是人工开凿的运河。内河航道是发展水上运输事业的基础,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主要交通运输通道。我国古时多把航道称为“漕”、“漕水道  相似文献   

9.
为使大型船舶在限制性航道航行时达到较为理想的节能减排效果,根据船舶在航道中的水动力水池试验与数值模拟试验结果,结合船舶在限制性航道的水动力特点,分析船舶航行阻力的成因和分类,提出降低船体表面粗糙度、采用合理航速、采用纵倾优化技术等易于施行的减阻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内河通航标准》中有关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4年修订的GB50139—2004《内河通航标准》的应用情况,以及运河水运现状的调研结果,对限制性航道中代表船型及航道尺度、顶推船队在限制性航道和内河航道应用的适应条件、船舶变吃水、以及跨河桥梁净空尺度等问题提出看法和修改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