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谱载荷的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预测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强度或寿命,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验谱载荷的疲劳强度预测方法.这种方法是用雨流计数法对UIC515-4和UIC615-4规定的构架疲劳强度试验载荷和载荷循环次数进行分级,用有限元法确定构架在每级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将多轴应力转化为单轴应力,根据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计算构架的等效应力,利用S-N疲劳曲线预测构架的疲劳强度或寿命.算例表明,采用该预测方法计算的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强度与现有文献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209HS转向架焊接构架的结构形式,以有设计过程中对降低自重,提高疲劳强度和焊接处理等问题的考虑;对构架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着重用UIC标准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3.
利用疲劳破坏的基本特性而建立起来的疲劳强度频率分布与疲劳寿命频率分布之间的数学关系式,探讨一种快速确定机械工程材料疲劳强度极限分布的寿命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起重机设计规范》中构件静强度及疲劳强度设计方法的分析,结合概率设计理论,归纳了起重机金属结构构件静强度概率设计方法,基于设计规范中的疲劳强度数据,提出了一种简便,可行的强度概率设计方法,使设计规范中的内容得到补充和修正。  相似文献   

5.
准高速车牵引齿轮材料接触疲劳性能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了准高速机车牵引齿轮用钢20CrNi2Mo、15CrNi6经渗碳淬火及渗碳淬火+喷丸后的接触疲劳强度,并与20CrMnMo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种钢材经渗碳淬火的试件,其接触疲劳强度极限基本相同;渗碳淬火+喷丸试件的接触疲劳强度极约提高5%;所有试件的接触疲劳失效形式都是在渗碳层中产生浅层剥落,文中还讨论了渗碳化层组织中的残余奥氏体量及喷丸强化对接触疲劳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利用可靠性原理分析了柴油机高压泵螺钉断裂的故障分布及故障模式,实船测量了高压泵端盖埋头螺钉的预紧力及动态载荷,测量结果表明,端盖螺钉组按规定二次对角拧紧,导致动载偏大,从而出现疲劳破坏,问题解决后,疲劳强度计算表明此时螺钉的疲劳强度足够,不会出现疲劳破坏,柴油机可靠性指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球磨机筒体的5种情况的焊件进行残余应力测试,并对进行热处理和未进行热处理的试件做疲劳试验及疲劳裂纹扩展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经过热处理的软件,残余应力降低,疲劳强度提高,裂纹扩展速率降低,结构抗疲劳性能增强。不过从工程应用角度看,对于板为20 ̄25mm的球磨机筒体而言,不进行焊后热处理也能保证足够的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桥梁缆索钢丝的疲劳与腐蚀疲劳性能,采用不同强度等级新钢丝、服役7年的斜拉桥拉索钢丝和人工加速腐蚀钢丝开展了缆索钢丝疲劳与腐蚀疲劳试验;根据典型疲劳断口宏观形貌特征,探究了缆索钢丝的疲劳断裂机制;采用威布尔分布函数拟合了缆索钢丝的应力-疲劳寿命曲线,对比了不同钢丝应力-疲劳寿命曲线的差异,揭示了强度等级、应力比、腐蚀损伤和腐蚀疲劳损伤4个关键因素对缆索钢丝抗疲劳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建议了相应的疲劳强度曲线。试验结果表明:钢丝未发生腐蚀时抗疲劳性能良好,随着强度等级的提高,缆索钢丝的疲劳强度显著增大,对应的疲劳极限也逐渐上升;缆索钢丝的疲劳强度随应力比的增大而显著减小;腐蚀和腐蚀疲劳损伤均会大幅降低缆索钢丝的疲劳强度,腐蚀疲劳损伤对缆索钢丝剩余疲劳寿命的影响大于单一腐蚀损伤;新钢丝的疲劳裂纹起源于表面划痕或材料不均匀处,对于带腐蚀和腐蚀疲劳损伤的钢丝,蚀坑处存在显著的应力集中,疲劳裂纹源形成于钢丝表面蚀坑处,多源裂纹萌生与裂纹不规则扩展的几率增大;桥梁缆索抗疲劳设计与安全评估时应综合考虑钢丝强度等级、应力比、腐蚀和腐蚀疲劳损伤的影响,试验采用国内桥梁缆索广泛使用的钢丝,得到的疲劳强度可...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常规设计和疲劳试验的局限性,并以EQ140汽车后桥壳为例,利用其基本数据,探讨汽车零件疲劳强度可靠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谱载荷的高速列车转向架的疲劳强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有效地预测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强度或寿命,提出了一种基于试验谱载荷的疲劳强度预测方法.这种方法是用雨流计数法对UIC515-4和UIC615-4规定的构架疲劳强度试验载荷和载荷循环次数进行分级,用有限元法确定构架在每级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将多轴应力转化为单轴应力,根据Palmgren-Miner线性累积损伤准则计算构架的等效应力,利用S-N疲劳曲线预测构架的疲劳强度或寿命.算例表明,采用该预测方法计算的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的疲劳强度与现有文献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