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张顺广,副研究员,西南交通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硕士,是轨道交通车辆专业专家,主要从事网络控制和安全监测相关方面的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多项重大项目。在CRH3型动车组的网络控制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中,作为技术骨干,参与消化吸收牵引控制单元和中央控制单元的硬件板卡以及中央控制单元软件,长期参与现场调试,积累了大量经验,熟悉整车软、硬件环境。在高速动车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自主化创新过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CRH5型动车组中央控制单元冗余切换过程中受电弓不能保持升弓状态的问题,对CRH5型动车组中央控制单元冗余切换和受电弓控制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中央控制单元冗余切换过程中受电弓不能保持升弓状态原因,提出了中央控制单元冗余切换不降弓的优化策略。大量现车试验证明,该优化策略能够实现中央控制单元冗余切换不降弓的功能,保证动车组运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随着列车通信网络的发展,智能显示单元IDU已成为动车组和城市轨道车辆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章主要阐述了基于TCN标准的某内燃动车组智能显示单元IDU的硬件组成、软件实现及其内部控制逻辑关系,并介绍了其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VXI总线技术开发了一种新型的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能够对目前高铁CRH3型动车组牵引控制单元TCU、中央控制单元CCU及其中的板卡进行自动性能测试;其设计方法简化了人工操作,提高了测试效率,而且模块化的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也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应用结果表明,该测试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检测精度高、使用和维护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高速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高压系统故障,设计了用于动车组高压信号监测及保护的高压控制单元装置.阐述了高压控制单元的硬件原理、信号采集原理及阈值保护的机理,并在实验室验证了信号采集及其保护功能.试验结果表明,高压控制单元能够实现对高压系统信号的采集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高速动车组故障诊断系统总体架构。应用专家知识建立高速动车组典型事件故障树,确定顶事件、中间事件和底事件。根据故障树结构关系设计了以推理机为核心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并通过在列车中央控制单元中编程预先设置推理规则,实现了高速动车组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构建。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CRH380BL型动车组旅客信息系统控制单元的的主要功能、硬件构成及软件设计,并介绍了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以同步确定性实时以太网为核心技术的全球新一代列车网络控制系统成功在380 km/h中国标准动车组上装车试验成功,此举标志我国自主高铁动车组装载世界"最强大脑"。此次共对标准动车组上的传动控制单元、制动控制单元、门控单元、旅客信息系统、烟火报警系统等12类产品的通信接口进行了测试和检验,检验不仅达到了之前规定的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实际动车组制动控制系统的研发和技术改进提供测试和验证平台,在对制动控制系统原理及制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以CRH2动车组中一动一拖基本制动单元为对象,通过分析制动控制装置的输入输出信号,完成了制动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硬件系统的设计和构建,以及制动控制相关的所有功能软件的设计;并经过软硬件系统的联合调试,有效实现了列车制动过程的半实物仿真运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平台能够模拟实际运行环境,能够准确而较为真实地反映动车组的制动控制性能,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0.
牵引控制单元(TCU)是中国标准动车组牵引系统的核心关键部件。在分析中国标准动车组牵引控制单元系统功能的基础上,依据顶层设计,完成基于CPCI(Compact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高速数据总线的牵引控制单元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开发与研制。自主研制的牵引控制单元在国家交流传动试验室已完成地面组合型式试验,装载自主研制牵引控制单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已在正线载客运行,装车考核状态良好,充分验证了牵引控制单元软硬件平台的可靠性、可用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CRH2型动车组国产化制动控制单元(BCU)与车辆信息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网关,提出了网关硬件系统的实现方案,并给出其主程序以及各个子程序的设计思路,实现了BCU与车辆信息终端装置之间的通信。并通过将国产化BCU在CRH2型动车组BCU试验台试验,对设计网关功能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2.
张静 《中国铁道科学》2015,(2):17+51+59+67+72+86
<正>7 CRH3型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具有列车级、单元级的控制和监视功能,基于信息共享,可实现对包括整车牵引系统、制动系统、高压系统、辅助供电系统、空调系统、车门系统、旅客信息系统、火灾报警系统、转向架监测系统等在内的几乎所有子系统的综合管理和控制,完成列车的控制、监视、诊断与保护等任务。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具有故障诊断和故障信息存储功能。诊断系统在动车组的运行、维护和维修期间向列车人员(司机、乘务员)以及检修人员提供有效的操作和检修支持。  相似文献   

13.
对CRH380B(L)型动车组中央控制单元(CCU)采集的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并从便于用户使用和分析的角度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关联,同时基于日常运用经验和需求对故障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查找潜在的故障关联关系,探索动车组故障的预警预测。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动车组防滑系统的设计与验证效率,运用硬件在环仿真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测试环境仿真建模模拟的防滑系统半实物仿真测试方法。在介绍防滑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气路控制单元、车辆动力学及轮轨粘着等防滑测试环境仿真模型,完成了防滑系统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的搭建,开展了动车组防滑系统仿真测试,并将结果与线路测试结果对比分析,证明了防滑系统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的测试有效性,该平台的有效性评价指标均满足行业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分析CRH系列动车组技术标准的消化吸收与转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国内外铁路动车组和客车技术标准现状,进而提出了CRH系列动车组标准转化的目标,阐述了标准消化吸收与转化的主要内容、重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CRH5型动车组旅客信息系统经过多年运用,其性能和功能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新型旅客信息系统控制单元(PMU)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案,介绍了其系统原理和功能划分,对其硬件和软件设计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功能上的优化提升进行了说明。该新型PMU已在CRH5型动车组进行试装,效果反馈良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发展,复兴号高速动车组列车大量投入使用,且成为我国居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中动车组控制单元电子产品作为关键部件,是列车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为进一步提升动车组控制单元电子产品检修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水平,文章选取典型的动车组控制单元电子产品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运行环境及寿命指标基础上,以产品的主要敏感应力作为试验条件,采用基于威布尔分布的模型,结合加速试验方法开展可靠寿命试验设计研究,探讨一种适用于动车组控制单元电子产品整机可靠寿命评估的方法,对提升产品可靠性及维保策略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CRH2与CRH5动车组列车信息控制网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CRH2和CRH5动车组列车信息控制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功能,并对这2种动车组列车信息控制网络的结构、网络协议和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出,CRH2网络采用通用网络协议和多重冗余,可靠性强;CRH5采用列车网络专用协议,层次清晰,功能强大。  相似文献   

19.
在对CRH3A型城际动车组中央控制单元功能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QNX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结构设计。该结构将软件按功能划分为多个进程和线程,通过信号量机制实现线程间的数据传输和管理,提高软件的执行效率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主要对CRH_(3A)型高速动车组上的制动控制单元GCU(Gateway Unit and Control Unit)系统的组成、功能进行分析,并对比目前运营较普及的CRH3系列动车组,对两种不同的制动控制单元的差异性进行深入分析。为目前即将大批量投入运营的CRH_(3A)型动车组的运营维护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最后对GCU系统运用在高速动车组上的问题与解决方案进行了说明和分析,并在结论中提出了一项改进方案以更进一步适应高速动车组的运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