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道技术监督》2014,(9):34-34
<正>国家铁路局近日在北京组织召开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专家委员会会议,审查新修订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涵盖高铁工程建设各专业领域的技术规范要求,是高铁建设最基本、最重要的行业标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建设发展,高铁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形成。在不断探索和总结高铁建设运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原铁道部2009年发布了《高速铁路设计规范(试行)》(TB 10621—2009)。之后,我国第一条在湿陷性黄土区建设  相似文献   

2.
<正>本刊综合报道经国家铁路局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国家铁路局批准发布的铁道行业标准《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和《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分别自2015年2月1日和3月1日起实施。国家铁路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高速铁路设计规范》是在系统总结中国时速250~350 km高速铁路建  相似文献   

3.
正2018年9月23日,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开通运营,香港从此进入高铁时代。欣喜之余,有读者来电询问:广深港铁路是高速铁路,还是城际铁路?笔者回答说:它既是高速铁路,又是城际铁路。因为从区位特性看,它属于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城际铁路;而从速度特性看,它又是高速铁路,是全国高速铁路网的一个末梢。国家铁路局批准发布并分别自2015年2月1日与2015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与《城际铁路设计规范》,是在系统总结我国时速  相似文献   

4.
<正>经国家铁路局技术委员会审查通过,近日国家铁路局批准发布铁道行业标准《城际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3—2014),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第1部城际铁路建设的行业标准,将为吸引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城际铁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依据新制订的《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城际铁路是指专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铁路局发布《城际铁路设计规范》、《高速铁路静态验收技术规范》和《高速铁路动态验收技术规范》等3项铁路工程建设行业标准英文译本,并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城际铁路设计规范》英文版明确城际铁路是"指专门服务于相邻城市间或城市群,旅客列车设计速度200 km/h及以下的快速、便捷、高密度客运专线铁路",对城际铁路的总体设计、运输组织、线路、路基、桥涵、隧道、地下车站结构、轨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工程建设标准2016年第7批)国铁科法[2016]43号现公布《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16)行业标准,自2017年1月25日起实施。《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05)同时废止。国家铁路局本标准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2016年10月24日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铁道行业标准的公告  相似文献   

7.
铁路建设     
<正>国家铁路局新发布3项铁路工程建设行业标准1据国家铁路局提供的消息,日前,国家铁路局新发布了《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TB 10049-2014)、《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TB 10115-2014)和《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 SM-R)工程检测规程》(TB10430-2014)3项铁路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其中,《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和《铁路工程岩石试验》为全面修订标准,《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 SM-R)工程检测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数字移动系统(GSM-R)设计规范》(TB 10088—2015),自2016年3月1日起实施。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自2006年在我国青藏线、大秦线、胶济线开通后,相继在京津城际、武广高铁、京沪高铁、哈大高铁等多条铁路线上开通运营,为运输调度指挥、列车控制及运营管理信息等提供了安全稳定的通信网络平台。该规范是在《铁路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9.
<正>国铁科法[2015]30号为推动高速铁路发展,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国家铁路局组织完成了《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英文翻译工作,现将英文译本予以发布。英文译本与中文版铁路工程建设标准在技术上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1月2日,国家铁路局发布《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 10002—2017)、《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TB 10091—2017)、《铁路桥涵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 10092—2017)和《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 10093—2017)等4项铁道行业标准,自2017年5月1日起实施。新修订的4本桥涵系列设计规范是对2005版《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等5本设计规范的全面整合修订。  相似文献   

11.
正铁四院紧紧围绕"创建国际领先水平,建设中国独立自主高铁动车组高效可靠运维保障技术体系"这一核心技术创新目标,结合武广、京沪、郑西、沪宁、郑武、杭长等30余条高速铁路建设,历经10年不懈努力,在保障高铁动车组高速可靠、高频持续、可靠运维等方面实现重大创新。1.依托工程、自主创新,建立了动车组网络运用周转模型,主编了《高速铁路设计规范》、《城际铁路设计规范》及《铁路动车组设备设计规范》,构建了涵盖动车交路、车组配属、基地布局、检  相似文献   

12.
正国家铁路局批准发布铁道行业标准TB/T 3276—2011《高速铁路用钢轨》和TB/T 2344—2012《43 kg/m~75 kg/m钢轨订货技术条件》修改单,修改内容自发布之日起生效。附件:1.TB/T 3276—2011《高速铁路用钢轨》第1号修改单。2.TB/T 2344—2012《43 kg/m~75 kg/m钢轨订货技术条件》第1号修改单。  相似文献   

13.
正国家铁路局批准发布铁道行业标准TB/T3287—2013《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修改单,修改内容自发布之日起生效。附件:TB/T 3287—2013《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第1号修改单。2018年5月3日附件TB/T 3287—2013《机车信号车载系统设备》第1号修改单  相似文献   

14.
<正>据国家铁路局提供的消息,2014年12月26日,我国3条重要高铁干线——兰新、贵广和南广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兰新高铁是我国首条在高原、高海拔和戈壁荒漠地区修建的高速铁路,贯穿甘肃省、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  相似文献   

15.
《铁道技术监督》2014,(6):23-23
<正>自2014年6月1日起,国家铁路局新修订的《铁道行业技术标准管理办法》和《铁路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法》正式施行。2013年铁路政企分开改革后,依据国务院"三定"规定,新组建的国家铁路局负有组织拟订铁路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完善铁路技术标准体系等职责。新修订的2个铁道行业标准管理办法,适应铁路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着力加强和规范标准管理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了铁道行业标准管理的范围,规定了标准管理的职责及  相似文献   

16.
《铁道技术监督》2014,(3):39-39
<正>国家铁路局近日发布施行《铁路牵引供电设备生产企业审批实施细则》,同时废止原铁道部2005年发布的《铁路道岔产品生产企业认定细则》。与原细则相比,新细则中的铁路道岔设备目录进一步精简为整组道岔、尖轨、基本轨、辙叉和护轨5种。为满足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对高速铁路道岔的生产需求,保障高速铁路运行安全,新细则补充完善了对高速铁路道岔设备生产企业的特别规定,明确了高速铁路道岔适用的规格类型及执行标  相似文献   

17.
<正>国铁科法[2014]43号(技术标准2014年第2批)国家铁路局批准发布TB/T 2333—2010《液压复轨器》和TB/T 3071—2002《配碴整形车通用技术条件》2项铁道行业标准修改单,修改内容自发布之日起生效。附件:1.TB/T 2333—2010《液压复轨器》第1号修改单  相似文献   

18.
《铁道技术监督》2014,(6):19-19
<正>近日,国家铁路局先后发布2批铁路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包括《铁路站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3—2014)、《绿色铁路客站评价标准》(TB/T 10429—2014)以及《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等12项标准的局部修订条文。为适应加快铁路建设、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的新形势要求,国家铁路局着力加强铁路工程建设标准体系建设,在全面梳理分析既有标准的基础上,抓紧推进标准的制修订工作。TB 10423—2014对原铁道部发布的2013版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充分汲取京津、武广、郑西、合宁、合武  相似文献   

19.
《铁道技术监督》2014,(12):16-16
<正>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不平顺谱》等13项技术标准,这是国家铁路局今年发布的第3批铁道行业技术标准。此次发布的13项标准,吸纳了铁路技术发展和运用实践的新成果,其中新制定标准7项、修订标准6项。工务专业《高速铁路无砟轨道不平顺谱》标准,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提出了轨道不平顺谱的分析方法及参考谱图等内容;《钢轨焊接》4项系列标准,对铁路钢轨闪光焊、铝热焊及气压焊焊接接头,规定了技术要求、重要工艺要求、检验方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铁路局批准发布铁道行业标准TB/T 3188—2007《铁道客车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技术条件》修改单,修改内容自发布之日起生效。附件:TB/T 3188—2007《铁道客车行车安全监测诊断系统技术条件》第1号修改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