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挡油路变速器以5挡运行后当满足升6挡条件时,控制单元便发出6挡换挡指令信息,此时真实的输出是这样的:首先要完成K1离合器和K2离合器的交替切换过程,为了避免换挡点瞬间出现动力流中断现象,因此K1和K2的切换依旧还是通过重叠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K1离合器在释放过程中和K2离合器在接合过程中出现一个短暂的重叠过程,它是发生在重叠扭矩不大、重叠时间很短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4挡油路变速器以3挡运行后当满足升4挡条件时,控制节元便又发出4挡换挡指令信息,此时真实的输出是这样的:首先要完成的又是K1离合器和K2离合器的交替切换过程,同样为了避免换挡点瞬间出现动力流中断现象,K1和K2的切换依旧还是通过重叠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K1离合器在释放过程中和K2离禽器在接合过程中现一个如暂的重叠过程  相似文献   

3.
(三)各挡油路分析 驻车挡(P挡)油路 在大众02E(DQ250)变速器正常运转时,真正的换挡过程主要取决于两个离合器的自由切换,根据该变速器的特点在前面内容里大家已经清楚地知道,K1离合器是负责1、3、5、R挡动力传递的,而K2离合器则是负责2 4、6挡动力传递的.当挂挡杆处于驻车挡(P挡)位置启动发动机后,前面双离合器的动力传递部分均处于断开状态(分离),此时发动机动力不能传递至变速器中,但同时机械齿轮部分却是有两个预选挡位存在的,因此我们就要通过两张油路图来说明P挡位启动发动机后预选挡位形成状态.  相似文献   

4.
P2混动自动变速器的离合器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混合动力系统动力耦合的响应性和舒适性问题,建立混动离合器C0起动发动机过程和并联动力输出模式下的功率流模型。对C0起动发动机的控制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针对C0的起动扭矩和电机的输出扭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匹配问题,提出以换挡离合器的滑摩控制来进行缓冲的策略。为了实现稳定精确的发动机起动控制,消除各自的扭矩控制、液压系统特性的误差,提出C0离合器起动发动机的自适应控制和B1离合器滑摩自适应控制,以换挡离合器滑差和发动机转速的超调量为监控对象,对C0离合器各阶段压力控制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以优化发动机起动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换挡离合器的滑摩控制可以很好地解决C0离合器扭矩和电机扭矩的匹配问题,即使在换挡过程中对发动机起动也能保证良好的舒适性,并控制过程时间在1.5 s内;在整车试验过程中,通过对C0压力的自适应调整,发动机转速的超调和起动冲击问题均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5.
提出在车辆起步和换挡过程中通过CAN动力网络控制发动机的输出扭矩来改善AMT换挡品质的新方法,制定扭矩控制与离合器接合控制策略,并在装有AMT的某重型商用车上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换挡过程中通过控制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并与离合器的接合过程相协调,可显著提高AMT的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6.
正(接上期)八、双离合变速器动力传输发动机扭矩由发动机的曲轴传输至双质量飞轮,然后(取决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离合器)进一步传至双离合变速器的实心轴(输入轴1)或者空心轴(输入轴2)。双离合器作为两个分变速器之间的接口,在换挡操作过程中允许几乎无中断的扭矩进行传输。奇数挡(1/3/5/7挡)通过离合器K1接合,偶数挡(2/4/6/倒挡)通过离合器K2接合。驱动力矩由离合器通过齿圈齿廓传输至实心轴和空心轴(取决于所需挡位),然后通过由液压齿轮促动器接合的齿轮进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混合动力各系统的控制效率和响应性,针对P2结构混合动力系统控制对象的特点和整车的功能需求,提出了P2结构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的构架和所有有效的工作模式,并从整车运行工况和模式转换效率的角度总结了所有有效的工作模式转换真值矩阵。为了满足各节点单元的协同控制要求,提出了P2混合动力控制系统的协同控制构架,约束了各控制单元的主要功能和接口定义,并对多个控制单元之间的复合控制过程进行描述。分析了2种不同动力源在液压控制的混合动力离合器的耦合过程以及混合动力离合器与换挡离合器控制过程重叠时所带来的动力迟滞,对离合器的压力控制和发动机的启动过程时序进行了优化。在不同的控制阶段定义了关键的控制目标,建立发动机扭矩、电机扭矩、混合动力离合器控制压力三者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发动机、电机、变速器之间通过HCU的协同控制方法能够高效地完成混动工作模式之间的转换。整车试验验证了各系统的系统控制效果,整个模式转换过程的时间为1.5 s,换挡品质和动力响应性满足驾驶需求。  相似文献   

8.
3挡动力传递路线:离合器K1至输入轴1,再至输出轴1,最终至差速器(如图707所示). 4挡动力传递路线:离合器K2至输入轴2,再至输出轴1,最终至差速器(如图708所示).  相似文献   

9.
<正>(接上期)三、离合器自适应闭环控制功能由于奥迪01J型CVT变速器发动机扭矩传递时,采用的湿式离合器组件而不是液力变扭器,因此在整个动力传递中就没有液力传递过程即软连接功能。这样离合器在其工作中一定要确保安全性(原地挂动力挡、起步及制动停车等),其次才是舒适性的保证。因此,为了在离合器使用寿命之内能够舒适地完成离合器的启动和释放过程(离合器的控制质量),必须不断地借助离合器的匹配方法来完成离合器的自适应工作。  相似文献   

10.
②1挡动力传递路线 D位1挡动力传递路线:D位1挡动力传递路线如图65所示,在D位1挡,输入单向离合器锁止,驱动后排太阳轮;前进挡离合器工作,低速单向离合器锁止,单向固定后排内齿圈/前排行星架,则后排行星架/前排内齿圈同向减速输出,将动力传递给主减速器太阳轮。在D位1挡,输入单向离合器和低速单向离合器锁止是动力传递不可缺少的条件,它们不能逆向传递动力,故在D1挡没有发动机制动。  相似文献   

11.
⑦手动3挡动力传递路线 换挡杆位于3位时,变速器的实际挡位只在1、2和3挡之间变化,不能升入4N。在手动3挡中,1、2挡与D1、D2完全相同,没有发动机制动,这里所分析的手动3挡特指其中的实际3挡状态。手动3挡动力传递路线如图54所示,在D3挡时,2挡离合器C1结合,通过2挡驱动套将动力传给前排行星架/后排齿圈;  相似文献   

12.
(6)4挡油路图分析 4挡油路如图34所示,当需要自动变速器4挡工作时,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TCU)给UD离合器电磁阀通电(ON),UD离合器释放不工作;同时,TCU给2ND挡制动器断电(OFF),2ND制动器压力控制阀动作,2ND制动器接合。这样,自动变速器的接合部件是OD离合器和2ND制动器,自动变速器处于2挡。  相似文献   

13.
湿式与干式DSG双离合变速器结构与检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SG变速器核心技术是"双离合器",它们分别与其后的奇数和偶数挡位齿轮相连,采取各挡位齿轮预啮合方式,在换挡过程中两套离合器交替操作,换挡切换的动力衔接几乎是在无缝状态下进行,传递的扭矩更大更连续,甚至比传统手动变速器的换挡反应还快,百公里加速时间比手动变速器还短,换挡顿挫感明显优于手动或自动变速器,体现出很好的驾驶乐趣,同时还提  相似文献   

14.
(6)4挡油路图分析 4挡油路如图34所示,当需要自动变速器4挡工作时,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TCU)给UD离合器电磁阀通电(ON),UD离合器释放不工作;同时,TCU给2ND挡制动器断电(OFF),2ND制动器压力控制阀动作,2ND制动器接合.这样,自动变速器的接合部件是OD离合器和2ND制动器,自动变速器处于4挡.  相似文献   

15.
<正>故障现象一辆行驶里程约为14.2万km的一汽奔腾CA7165AT4尊贵型轿车,车主反映该车行驶中,从1挡升到2挡时有冲击,从3挡降到2挡时也有冲击。故障诊断接车后首先试车验证故障现象,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从1挡升到2挡时和从3挡降到2挡时均有明显的换挡冲击,但其他挡位升降挡正常。根据该车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原理分析,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TCU)采集车速、发动机转速、自动变速器输入及输出轴转速、节气门开度、发动机负荷等信号,根据换挡控制程序控制换挡电磁阀S1和S2的接通和关闭,来改变液压油路的通  相似文献   

16.
正(接2017年第2期)二、AT6自动变速器动力传递路线AT6自动变速器自动换挡的原理可概括为:自动变速器ECU根据各传感器的信号和内部控制程序,在合适的时机控制执行器—换挡电磁阀工作,使换挡电磁阀与手动阀共同配合,切换通往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油路,控制相应的离合器、制动器工作,再由进入工作状态的离合器、制动器控制前、后排行星齿轮机构  相似文献   

17.
<正>如图42所示,当TCM判定需要挂入6挡时,S6工作,将主油路油压输入到S8和V2。S8工作,将油压突出至V2,两路油压经V2分别作用于2挡、6挡换挡拨叉执行器两端。S8控制占空比低,输出油压低。2挡、6挡换挡拨叉执行器左侧得到的压力大于右侧,执行器阀芯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右移动,挂入6挡。S2、S4供电,偶数挡离合器执行器在主油压的作用下动作,接合偶数挡离合器;同时,S1工作,将油压输入到S3,为挡位切  相似文献   

18.
贾辉 《天津汽车》2010,(9):48-49
由于目前的各种变速器都有其自身缺陷,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文章提出了一种多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并介绍了其工作过程。该变速器包括离合器、2挡或2挡以上的机械变速器、控制系统TCU。该变速器结构简单、换挡控制策略简单、传递效率高。由于在换挡过程中,一个挡位的2个离合器分离的同时,另一个挡位的2个离合器接合,因此该换挡过程不存在动力中断,能实现动力换挡,满足了车辆对变速器的各种要求。  相似文献   

19.
三菱欧蓝德车6挡W6AJA系列自动变速器是日本Jateo公司生产的,其齿轮结构比较特殊,换挡机构包括3个行星排和6个执行元件,其动力传递路线简图如图1所示,从W6AJA系列自动变速器动力传递简图可以看出,该自动变速器齿轮结构的最大特点是换挡执行元件数量非常少,只有3个离合器(低挡离合器C1、3-5-R挡离合器C2、高挡离合器C3)、2个制动器(低一倒挡制动器B1、2-6挡制动器B2)  相似文献   

20.
为了从机理上揭示造成换挡冲击的原因,指导换挡过程建模和制定动力传动系统协调控制策略,以1-2升挡过程为例,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并应用Lagrange方程进行了行星齿轮液力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动力学分析,得到了考虑行星齿轮系统各构件及轴系的转动惯量的换挡过程动力学方程,为建立换挡过程模型奠定了基础。在升挡过程转矩相,得到了变速器输入轴转矩和离合器传递的摩擦转矩之间的定量关系,给出了转矩相发动机转矩和离合器摩擦转矩的协调控制方法。在升挡过程惯性相,得出了涡轮转速变化率与换挡冲击的关系,为制定换挡过程动力传动系统协调控制策略奠定了基础。对换挡动态过程进行了适当的简化,给出了升挡过程变速器输出轴转矩的近似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