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横向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建立了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计算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出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和传统轮对转向架动力学响应值,比较了两种转向架的横向动力学性能。由于独立旋转的左右车轮无转动约束,所以纵向蠕滑力很小甚至为零,从而消除了轮对蛇行现象。研究还表明,轮轨磨擦系数对独立旋转车轮的对中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纵向耦合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导向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轮轨蠕滑力出发,研究了纵向耦合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的导向机理,通过建立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整车动力学模型,基于数值仿真方法,分析比较了采用纵向耦合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横向耦合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与全独立旋转车轮转向架车辆的导向性能.计算结果表明:纵向耦合独立旋转车轮轮对具备直线上的对中性能和曲线上的导向性能;在曲线通过时,...  相似文献   

3.
独立车轮转向架车辆曲线通过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系统地分析了独立车轮转向架车辆的曲线通过性能,着重对独立车轮和传统轮对的磨耗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独立车轮转向架车辆具有良好的曲线通过性能,能以15km/h的速度通过半径为50m的曲线;且与传统轮对相比磨耗水平较低,适合在城市轻轨低地板车中采用。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70%低地板有轨电车的车轮磨耗,分析了刚性轮对与独立旋转车轮的导向机理,建立了拖车采用传统刚性轮对与拖车采用独立旋转车轮的两种车辆模型,计算了两种车辆模型在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学性能,并根据Archard磨耗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模式下的车轮磨耗情况. 计算结果表明:车辆直线运行时,拖车采用刚性轮对的车辆稳定性及横向平稳性较好,车轮磨耗位置居中且磨耗量小于独立旋转车轮;车辆运行于大半径曲线时采用刚性轮对的车辆曲线通过评价指标较好,磨耗量较独立旋转车轮小;随着曲线半径的减小,采用刚性轮对的车辆曲线通过性能迅速恶化而采用独立旋转车轮的车辆各指标变化幅度较小,在半径为100 m及以下的曲线时,采用独立旋转车轮的车辆曲线性能更优且车轮磨耗小于刚性轮对,特别在曲线半径为25 m时,独立旋转车轮磨耗量仅为刚性轮对的60%左右,拖车采用刚性轮对的车辆在直线及大半径曲线时性能较优,拖车采用独立旋转车轮的车辆更适用于小半径曲线.   相似文献   

5.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urving performance of the conventional wheelset in sharp curves and resolve the steering ability problem of the independently rotating wheel in large radius curves and tangent lines, a differential cou- pling wheelset (DCW) was developed in this work. The DCW was composed of two independently rotating wheels (IRWs) coupled by a clutch-type limited slip differential. The differential contains a static pre-stress clutch, which could lock both sides of IRWs of the DCW to ensure a good steering performance in curves with large radius and tangent track. In contrast, the clutch could unlock the two IRWs of the DCW in a sharp curve to endue i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an IRW, so that the vehicles can go through the tight curve smoothly. To study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DCW, a multi-body dynamic model of single bogie with DCWs was established. The self-centering capability, hunting stability, and self-steering performance on a curved track were analyzed and then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wheelset and IRW. Finally, the effect of coupling parameters of the DCW on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was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跨坐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庞巴迪公司轻型跨坐式单轨车辆的特点,初步论证了轻型跨坐式单轨车辆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的适用性,探讨了车辆的直线稳定性能和平稳性能,重点分析了稳定轮倾覆系数、走行轮倾覆系数、导向轮径向力、车辆侧滚角等曲线通过性能指标,结果表明庞巴迪轻型跨坐式单轨车辆具有良好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轮对等效锥度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设计不同等效锥度磨耗型踏面和锥形踏面的方法,通过轮轨接触和车辆动力学计算,分析了等效锥度对车辆临界速度和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辆临界速度并不严格地与等效锥度平方根成反比,而是存在临界速度较高的小等效锥度区域,太小、太大的等效锥度均会导致临界速度迅速降低.等效锥度随轮对横移的增大而增大有利于提高曲线通过性能,并可缓解轮缘磨耗.因此,在轮对小幅横移时等效锥度可以取较小值,并随轮对横移量的增大而增大,可兼顾车辆临界速度与曲线通过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利用力(矩)的平衡原理,分析了新型转向架曲线导向性能提高的机理.在文献[2]的基础上对最佳的一系纵向刚度布置的新型转向架和传统转向架车辆的曲线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转向架的曲线导向性能优于传统转向架.  相似文献   

9.
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转向架轮轨横向力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理论上分析了固定轮对转向架、独立车轮转向架和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转向架通过曲线时的受力情况。围绕轮轨横向力这一重要曲线通过性能指标比较了三种转向架曲线通过性能的优劣 ,通过比较发现后轮对独立回转新型转向架的曲线通过性能最好。然后建立了后轮对独立新型转向架车辆的动力学计算模型 ,利用数值仿真结果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 ,发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基本上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典型的线性稳态模型对传统转向架和新型转向架(后轮对独立回转转向架)的曲线导向能力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具有14个自由度的非线性车辆模型,对最佳的一系纵向刚度布置(前导轮对的纵向刚度较小,跟从轮对的刚度较大)的新型转向架和传统转向架车辆的曲线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新型转向架的曲线导向性能优于传统转向架。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罩极电动机的两个旋转磁场的分析,推导出总的电磁转矩公式,利用该公式就可得出罩极电动机的运行特性曲线,并计算其输入、输出功率、效率、功率因数等,文中提出的方法解决了罩民动机由于结构复杂而难以进行完整的定量分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赫章特大桥是一座超高墩的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最高墩达到197m,为研究该桥的抗风能力,采用ANSYS10.0建立最大悬臂施工阶段和成桥阶段的有限元模型,并研究动力特性,采用修正傅里叶谱法生成脉动风速时程,基于准定常理论,计算作用在模型上的抖振力时程,由时程分析法分别计算最大悬臂阶段和成桥阶段抖振时域响应。  相似文献   

13.
摘要:为了研究某超大跨度半漂浮体系斜拉桥的动力特性,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该斜拉桥建立了空间有限元模型,采用子空间迭代法对该桥模型的模态进行求解,得到该斜拉桥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分析结果显示该超大跨度半漂浮体系斜拉桥具有基本周期长、自振频率较低、模态密集、振型相互耦合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文中以韩江北桥主桥五跨连续无风撑斜靠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为研究对象,论述了无风撑斜靠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结构动力性能分析理论。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建立该桥空间三维分析模型,采用子空间法分析结构的动力性能,确定成桥状态下的自振频率与振型。同时利用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及相关设计理论,对该桥的动力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对国内外人行桥设计规范进行了比较和总结,给出了建议采用的人行桥振动舒适度评价方法.以某钢箱梁人行天桥为工程背景,对其进行了模态测试,得到了其动力特性.建立了该桥的有限元模型,并根据模态测试结果对模型进行了修正.采用建议的评价标准对该人行桥进行了振动舒适度评价.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悬臂梁为研究对象,详细探讨了Guyan缩减技术的理论原理以及在结构静态、动态特性分析中的应用。计算得到的结果与理论解和ANSYS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Guyan缩减技术的具有很高精度。同时理解和掌握该技术,对于将该技术应用到大型结构模型缩减有限元分析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7.
基于汽车动力性检测的必要性,对相关的检测方法、使用仪器等作一介绍,同时对各指标对动力性的影响进行分析,有利于推动我国汽车动力性的定期检测,保障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