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陈跃平 《汽车运用》2014,(11):46-46
故障现象:一辆EQ2050型猛士汽车,在行驶里程为8万千米时,出现机油平面升高和发动机动力不足的现象。故障检查:放出部分机油检查,机油较稀、颜色发暗。闻起来有浓烈的生柴油味,但没有乳化现象,初步判断是柴油混入油底壳造成机油平面升高。柴油进入润滑系统主要有3个途径:输油泵处泄漏、汽缸内泄蜗和喷油泵处泄儡。一般来说,输油泵处泄编的可能性最大,汽缸内泄潺的可能性次之,喷油泵泄漏的可能性较小,检查排除故障也应按照这个顺序进行,但输油泵处泄漏的特点是速度快、量大,本车的机油平面并不算太高(泄漏量不大),再加上车辆还出现动力不足的问题,所以应该先检查汽缸内是否泄漏柴油。  相似文献   

2.
车型:F25,配置N20发动机。行驶里程:8183km。故障现象:客户反映机油消耗高,而且自己已经加过几次机油了。技师检查发动机外部没有发现漏油痕迹,检查油气分离器膜片未发现损坏。按照机油消耗标准检测步骤如下:1.在进行机油消耗测量前,检查发动机是否漏油并先加以维修。2.发动机机油只允许在暖机状态排出:此时机油温度必须至少95℃(通过BMW诊断系统读取)。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的燃油油路可分为3部分:负压油路、低压油路和高压油路。 1负压油路故障诊断 负压油路是指从燃油箱至输油泵的油路。发动机工作时这段油路中的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因此故障仅可能是漏气,而不可能是漏油。漏气会降低此段油路中的真空度,使进入输油泵的燃油(柴油)减少,以致输油泵供油量不足甚至断油,发动机不能起动。当漏气量较少时,输油泵尚可持续供油,但发动机起动较困难或发动机起动后不久就自行熄火。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空气具有可压缩性,进入油路中的少量空气从喷油泵柱塞油孔被吸入泵腔后成为气泡,其体积随着喷油泵柱塞的往复运动而变化。当柱塞在上升(压油)行程时,气泡被压缩,使油压不能升高到所需要的喷油压力;当柱塞在下降(返回)行程时,气泡又膨胀而恢复到原来的体积,使泵腔无法产生吸油的真空,如同被堵塞一般。因此,在负压油路中绝对不允许存在哪怕是最微小的漏气点。  相似文献   

4.
华川汽车匹配川柴490Q型发动机.该车在我部大修经路试.司机反映动力不足。笔者断缸试验,发动机反应灵敏,用手逐缸试高压油管,有明显的脉冲感,说明高压油路工作正常。因在走合期,考虑到活塞组件磨合时间甚短.笔者让司机运营一段时间试试看。半月过后.该车再次进厂换机油时.发现发动机油底壳内机油成倍增加。细辩认,原来是柴油进入了油底壳。而且机油已被稀释。  相似文献   

5.
正车型:奥迪A3,配置CSS发动机及0AM变速器。行驶里程:93591km。故障现象:客户反映车辆发动机机舱漏油,废气灯报警。故障诊断:打开发动机机舱盖,确认车辆发动机机舱很多地方存在漏油,将车辆漏油部位清洗干净,试车后再次查看,有新鲜机油从发动机线束流出,且发动机控制单元插头处也被污染,如图1和图2所示。  相似文献   

6.
废气涡轮增压器有轻微的漏油可继续使用,若增压器内部严重漏油,机油会经压气机到进气管而进入气缸。这样,不仅增加机油的消耗量,而且还会使发动机相关机件产生严重积炭,导致发动机性能的恶化。 1.涡轮增压器内部漏油 此种漏油是比较常见的故障,通常应按漏油部位由简到繁的程序进行检查排除。(1)检查曲轴箱废气循环装置是否良好,若曲轴箱内压力过高会导致涡轮增压器回  相似文献   

7.
(5)机油老化和发动机内部磨损(如图61所示) 如果不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机油就会逐渐老化。如果油液老化,不仅油的消耗量会增加,而且发动机内部的磨损也会加速.从而机油消耗就会进一步增加。  相似文献   

8.
柴油机技术状况可通过排气颜色来判断,正常的排气颜色是浅灰色,柴油机排烟异常可分为排灰白烟、排淡蓝烟和排黑烟。柴油机排烟异常通常与气缸压力、喷油器技术状况、活塞环的磨损状况有密切关系。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首先考虑更换活塞环。发动机运转时加机油口有含机油的气体冒出,加油时更严重,并有窜气的声音;b.发动机排气管排蓝烟;C.发动机动力明显下降;d.气缸压力不足。另外,拆下喷油器观察喷油嘴的积碳是否带有机油,若带有机油则说明已经发生了窜机油的现象。可以通过粘度来判断是机油还是柴油,机油较粘,柴油较稀。有条…  相似文献   

9.
柴油发动机轴瓦故障现象①轴承与连杆接头处温度较高,用手触摸时严重烫手.并伴随机油温度升高、油压下降、振动加大。②检查轴瓦,会发现轴瓦合金严重拉伤,局部烧熔:检查离心滤清器和机油过滤器时,会发现大量铝合金屑。③曲轴箱通风口冒烟异常加重,发动机转速和功率下降.严重时发动机自动熄火。柴油发动机轴瓦故障原因①发动机缺机油或者机油使用不当造成烧瓦。缺少机油时,轴瓦与轴颈之间出现严重干摩擦.易烧瓦:若机油中混入水、柴油,则降低了机油的润滑性能。或者机油不清沽’7昂右,l、靳黼挚席话转时易产堆沟槽特百  相似文献   

10.
一辆丰田大霸王车,出现机油补注油壶总是缺油,仪表盘上的机油油面警告灯点亮的现象。 对该车进行检查,发现机油补注油壶内的机油油面下降很多,于是就准备加注机油,可车主反映,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将机油补充足后没多久就会再次缺油,机油油面警告灯随之点亮。根据车主反映的情况,怀疑该车发动机可能漏油。接着起动发动机试车,根据发动机的尾气判断。该车并不存在烧机油的现象。在检查机油补注油壶和机油管时发现,机油补注油壶下面的机油补注电动机一直在工作,将其导线侧连接器拔下后,该电动机停止工作。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经验法确定低压油路的漏气部位,是依据发动机工作状态来判别的。当发动机在工作中因供油管路中进入空气而自行熄火时,其漏气部位在输油泵至油箱的油管或接头处。这是因为发动机工作时,输油泵至喷油泵的油管压力高于大气压力,倘若这段管路有密封不良处,只会出现漏油而不可能进气;而输油泵至油箱的油管压力低于大气压力,若在这段管路中有不密封处,则空气极易被吸人管内,  相似文献   

12.
故障现象一辆刚刚参加营运的ZK6831HGA型城市公交车(装配玉柴4G-180-30国Ⅲ高压共轨电控发动机),其散热器内有柴油。故障诊断驾驶人反映,该车并无动力不足的现象,就是散热器中有柴油,每天收车后储液罐中会有柴油溢出。根椐现象初步分析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气缸盖有气孔或裂纹;二是相关密封失效或供油系统有故障。该车用玉柴发动机燃油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柴油从油箱被吸出,经过燃油粗滤器后进入输油泵,然后在输油泵  相似文献   

13.
张田 《汽车与配件》2001,(20):23-23
发动机是汽车中最易产生漏油的总成件。有的发动机在大修后不久就产生漏油,有些因漏油而更换油封,随之又发生漏油现象。这些,不仅给驾驶员朋友带来了很多的麻烦,而且机油消耗过多会增加经济负担。我们在维修实践中,根据漏油的不同部位,摸索出一些通过正确的装配来防止漏油的实际操作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八)润滑油消耗快润滑油消耗快,是摩托车的较大故障,一经发现应立即检修,以免烧坏火花塞等机件。润滑油消耗快的原因是漏油或发动机烧机油。当发现发动机漏机油时,应更换漏油处的密封垫。发动机烧机油时,从排气消声器中排出黑色烟雾,并有油星,不论在怠速或高速状态都如此。发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经验法确定低压油路的漏气部位,是依据发动机工作状态来判别的. 当发动机在工作中因供油管路中进入空气而自行熄火时,其漏气部位在输油泵至油箱的油管或接头处.这是因为发动机工作时,输油泵至喷油泵的油管压力高于大气压力,倘若这段管路有密封不良处,只会出现漏油而不可能进气;而输油泵至油箱的油管压力低于大气压力,若在这段管路中有不密封处,则空气极易被吸入管内,造成供油中断,使发动机熄火.  相似文献   

16.
故障现象:一辆北京BJ2021型汽车,正常开至修理所更换机油。为了能放净油底壳内的机油,在更换新机油前加入了1L柴油。使发动机运转几分钟后放掉柴油,加入新的机油。起动发动机,发现发动机不能起动。  相似文献   

17.
麻伟 《汽车维修》2003,(12):47-48
1.发动机加速迟缓 故障现象:一辆EQ1141G型柴油汽车,发动机配备VE型分配泵,因分配泵上的增压补偿器膜片下室通气孔处漏柴油而进行修理,修理后发现发动机功率明显下降,加速迟缓.修理前汽车行驶有力,加速也快,修理后漏油问题解决了,却出现了上述新问题.  相似文献   

18.
1.装配OM646.986发动机的906车型曲轴箱通风系统(如图1所示)故障现象:发动机机油从阀盖和曲轴箱内部通风过滤器间的密封圈处漏油。故障诊断:其原因是曲轴箱内过大的压力使得曲轴箱内油气分离器的过滤网堵塞,这个油气分离器内阻塞  相似文献   

19.
误区一:机油能多加就多加机油油量应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度线之间为好。这是因为机油若过多,会从汽缸与活塞的间隙中窜人燃烧室燃烧,形成积炭。这些积炭会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增加产生爆震的倾向:积炭在汽缸内呈红热状态.还容易引起早燃:如落人汽缸.不仅会加剧汽缸和活塞的磨损.还会加速污染机油。  相似文献   

20.
陈炯 《汽车维修》2010,(3):35-35
<正>故障现象:一辆东风EQ1141G型运输车(俗称"东风八平柴"),搭载康明斯6BTA5.9型发动机。该车在行驶中发现输油泵有漏油现象,所以更换了输油泵。但更换输油泵后,发动机起动时刚有起动迹象就熄火了,而且再也起动不起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