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析了总结了引起SS3及SS3B型机车窜车故障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判断方法及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SS3型电力机车高压试验的改进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指出此方法有利于SS3型机车高级位窜车故障的查找。  相似文献   

3.
针对SS3G型机车在库内进行动车试验时易受干扰引起窜车,同时次边短路和过流保护作用的故障现象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整改措施,从而有效防止了该型机车因干扰造成的窜车故障。  相似文献   

4.
针对SS3型机车改装新型电磁接触器后发生的接触器故障,分析其原因,通过技术改进,达到了减少由于该接触器故障造成的机车临修、机破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部分SS3B型机车运行时,速度在90km/h左右“超速保护”就提前作用(监控限速为97km/h),致使机车无流无压,造成高速时列车冲动,列车晚点,文章分析了该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由于SS6型机车设计的原因,当取暖导线102接地时,辅接地故障切除开关不能切除故障点,从而导致机破。针对此问题,提出在相应电路中增加自动保护开关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7.
针对我段SS3型机车安装YLCU-1/SS3机车逻辑控制单元后,运行中机车发生辅接地故障不能恢复的故障问题,结合机车控制电路原理和YLCU-1/SS3控制电路原理进行了原因分析,制定应急故障处理方法并提出预防性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SS3B型固定重联电力机车的控制特点出发,介绍了SS3B型固定重联电力机车网络控制系统的选择、网络结构及参数、网络组成单元、故障处理及网络总线的布线。运用考核表明,该网络控制系统工作可靠,适用于SS3B型固定重联电力机车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针对SS4G型机车515KF整定值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515KF整定值的措施,经运用,故障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0.
针对SS8型机车大修后停车制动力不够的现象,分析其故障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经实际运行考核验证,该改进很有效。  相似文献   

11.
基于机车车辆一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运用TTISIM动力学仿真软件系统,分析SS7E机车与SS7E模块化机车在弹性结构轨道上的整车动力学性能,并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SS7E模块化机车与SS7E机车相比运行稳定性略优,曲线通过时的安全性能相当,直线运行平稳性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12.
针对SS8、SS9电力机车在运行过程中造成电流不平衡的原因,从微机系统和机车主电路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检修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针对SS8和SS9型机车一系减振器下座出现裂纹的问题,分析了裂纹的形成原因,并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强度计算,提出改进结构。通过对比分析,得到了较好的一系油压减振器结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在同一条线路上,结构基本相同但轴重不同,悬挂参数也进行了优化的两台SS7型电力机车进行的动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轴重和悬持参数对机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有价值的结论,为机车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电阻制动元件结构进行分析,找出SS3及SS3B型电力机车电阻制动元件烧损的主要原因,并在SS3系列电力机车电阻元件上增加瓷夹组数,改进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SS4、SS6机车快速启动预备保护控制环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SS4、SS6电力机车低级位延时电路,讨论劈相机自动开关跳断、司机控制器联锁不良时保护环节上的缺陷,提出改进措施,防止因不通风造成平波电抗器等部件烧损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最大限度消除电力机车车顶污闪现象,对机车车顶高压电器设备进行了绝缘改造和加强,阐述了污闪原因,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SS3B型和SS4G型电力机车因升弓压力不足烧断接触导线事故进行分析探讨,指出SS3B型和SS4G型电力机车升弓电路在设计上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从根本上杜绝因乘务员违章作业造成烧断接触导线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9.
SS9改进型客运电力机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我国铁路列车提速的需要,对原SS9机车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简要介绍SS9改进型大功率客运电力机车总体结构、技术特点及与原SS9机车不同之处。运行表明,机车性能良好,满足铁路提速要求。  相似文献   

20.
对SS3B、SS4型机车车轴进行受力分析,结合微动疲劳理论分析车轴轮座内侧产生显微疲劳裂纹的原因,提出了增大轮座直径、增加卸荷槽、设计车轮突悬,采用使车轴表层形成压应力和提高车轴强度的方法,以提高机车车轴寿命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