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一种岩土工程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瑞雷波勘探具有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其在岩溶路基注浆质量效果检测中,具有操作方便、快速、高分辨率等特点。本文采用瑞雷波法对沪昆铁路贵州段部分里程段进行检测,同时结合瞬态面波法检测判定合格标准,判定路基岩溶注浆施工质量。应用效果表明,在岩溶路基注浆效果检测中,瑞雷面波法是高效、可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传统路基填筑质量检测方法无法对已成形路基进行系统的整体评价,基于面波的分层和频散特性,运用弹性波速探测技术的多道瞬态地震面波方法,实现了对包括基床表面、路基本体和基底处理情况在内的路基填筑整体质量的一次性评价。通过对野外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及异常区域现场开挖验证表明,该方法可快捷、有效和全面的对路基填筑信息进行整体综合评判,提高了路基填筑质量检测的连续性和均匀性,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瑞雷波在振动波组中能量最强、振幅最大、频率最低,易于采集和识别,通过对波速的分析,能够解决浅层工程地质问题,外业效率比较高,适用于既有线路基压实质量监测。以某雨污水管隧道下穿京沪、永丰铁路为例,分析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工程的面波勘探应用。  相似文献   

4.
准确、快速、轻便地进行铁路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是铁路建设的需要。文章试图将瞬态瑞利波技术用于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探讨了仪器研制的关键技术,通过大量的对比试验,建立了地基系数K30和瑞利波波速VR的数学关系式。  相似文献   

5.
路基施工质量检测技术落后和检测密度过低是导致路 基工后沉降过大及产生路基病害的主导因素,在指出目前检测 技术不足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检测技术落后和检测密度低的技 术途径,论述了面波测试技术用于路基施工质量检测的技术原 理,并进行了相应的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铁路路基检查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铁路路基状态关系到铁路运输安全。我国铁路总里程7万多公里,目前铁路路基病害检查仍然采用传统的人工勘探方法,但仅靠人工勘探方法不可能实现全国铁路路基病害的普查。迫切需要研制新的路基检查方法。研究方法:将探地雷达系统安装在车辆上,组成铁路路基检查车,探地雷达系统向地下发射短电磁脉冲,接收地下界面电磁反射波,采集到的发射波显示为1个波形,当天线移动时,就得到1个连续剖面。根据这个连续剖面,可以推测出路基表面的几何形态和路基土的含水量,从而发现路基病害。研究结果:西安铁路局和西安交通大学研制的铁路路基检查车(轨道车或客车),采用探地雷达检测方法,测试速度为45 km/h,测试深度为3.0 m。3套收发天线分别位于线路中心、两钢轨外侧,同时测试3个纵剖面。研究结论:铁路路基检查车已在京九线、阳安线、陇海线和宁西线进行了试验,取得良好的试验结果,但在主要干线上45 km/h的速度偏低,尚需进一步研制具有较高扫描速率的探地雷达系统。  相似文献   

7.
应用瞬态多道瑞雷波技术,利用NZ24地震仪,对邯郸至大名高速公路K58+230~K63+600段软土路基强夯效果进行了检测。讨论了瞬态瑞雷波检测软土路基强夯效果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软土路基工程地质情况及地震地球物理条件,进行了地震观测系统参数设计。依据地震数据解译资料,进行了软土路基强夯前后的频散曲线和波速度对比,定性地评价了软土路基的加固效果;建立了瑞雷波波速与地基承载力与变形模量的定量关系,对该段软土路基强夯加固效果进行了定量评价。检测结果表明,该段路基加固效果良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瞬态瑞利波技术在铁路既有线路基基床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准确、快速、无损检测与评价有碴轨道路基基床质量是铁路工务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课题之一。依据既有线路基及轨道结构的工程特性,就瞬态瑞利波技术中的双层介质理论用于铁路既有线路基基床质量评价以及在路基基床及道床质量检测的判译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以笔者开发研制的、以瞬态瑞利波为理论基础的路基质量评价专用仪器,在不了解被检测路基及轨道结构工作状态的情况下,依据现场检测数据的计算分析,对郑徐电化既有线提速民权—兰考试验段的路基及道床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并得出满意的评价结果。实践证明,该检测技术对既有线路基可实现无损、快速而准确的评价与监测,同时亦可评价轨道道床的工作特征,为评价既有线路基及轨道道床工作状态提供了一项全新的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波速测试检测路基压实质量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瞬态瑞利波原理 ,将瞬态瑞利波技术应用于路基施工质量检测。在现场对比试验的基础上 ,建立面波波速与地基系数K30 检测指标的相关公式。  相似文献   

10.
利用瑞利波进行铁路路基稳定性检测的理论基础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瑞利波法在铁路路基上应用的理论基础,提出应遵循的若干原则及在路基稳定性检测中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中国铁路正在分阶段全面提速,同时也在发展高速铁路。从提速对路基承载力的要求和高速铁路接近或超过轨道地基体系的临界速度时的变形两个方面探讨铁路提速与路基弹性波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寻求提速区段路基提速的判识方法。提出控制列车速度小于轨道地基体系的临界速度。并且用瑞雷面波法在轨道上用路基面波速度和路基承载力两种判识方式进行实测,可以判识路基特性对提速的影响问题。试验数据表明,用路基承载力的判识方法作为路基提速的判识依据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开挖取样检测手段不但效率低、代表性差,而且对既有铁路路基具有破坏性,直接影响行车及人身安全。本文结合对淮南线路基基床病害的无损检测与整治,介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检测原理、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分析以及病害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陈元元 《科技交流》2006,36(4):115-119
由于我国铁路建设的标准提高,客运专线的勘探深度大大加深,通过对目前勘探情况的分析,研究了沉降检算对勘探的要求,以及用压缩层的厚度确定勘探的深度,提出路基和桥梁地基勘探深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应用工程多波地震勘探的理论和方法,使用高频DC4型多波检测仪和单分量、三分量换能器,在有裂纹实物车轴模型上进行了多波观测试验,探索出了一套适用于检测列车车轴裂纹的新方法:超声换能器网阵自动定量多波检测法。用研制成功的多波检测计算机三维成像软件系统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其成像结果与已知模型基本相符。该检测法为今后金属无损探伤中对损伤位置、几何形状及尺度等参数的确定开辟了新的方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陈元元 《铁道勘察》2007,33(1):33-35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标准的提高,客运专线的勘探深度大大加深。通过对目前勘探情况的分析,研究了沉降检算对勘探深度的要求,以及用压缩层的厚度确定勘探的深度。提出了路基和桥梁地基勘探深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物探技术近年来取得了飞速发展,工程物探技术在铁路路基检测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通过介绍工程物探技术方法,并实例工程物探技术在杭深线某段路基检测的应用,对工程物探技术在铁路路基检测应用提出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7.
钢轨探伤车超声检测发现B型图异常后,依据伤损形态和走势下发一级、二级、三级报警,目前的伤损报警等级判定只针对B型图伤损波形,未考虑伤损危害性。朔黄铁路重载综合检测车包括轨道检测、轨道巡检、钢轨波磨、断面磨耗、路基道床检测及钢轨探伤等功能,可同步提供工务各专业数据。对钢轨可疑伤损分析评定时,结合线路技术状况,综合应用钢轨波磨、断面磨耗、轨道巡检、轨道几何、路基道床检测等数据,多专业、全方位综合分析伤损的严重程度和危害性,同时分析钢轨伤损成因,形成一套成熟的综合分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瞬态瑞雷面波法具有无损快速连续检测的优点,能够较好地检测出路基基床软硬程度,但其无法对路基填筑质量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瑞雷波速与地基系数、压实度的理论相关公式的研究,确定了幂指数形式的最佳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中的未知参数可利用最小二乘非线性拟合法进行求解,从而得到瑞雷波速和干密度、地基系数的幂指数回归方程。在某工程实例中,孔隙率设计值为31%,地基系数设计值为120 MPa/m,根据设计值和回归方程可反算出瑞雷面波的设计值为182 m/s,即当瑞雷波速大于等于182 m/s时路基填筑质量合格,从而实现了瑞雷面波法对路基填筑质量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全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各地不断有新的高速公路开工,且各项目单位要求的勘察设计周期极短,尤其是勘察工作时间被大大压缩。传统的地质勘察方法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往往跟不上勘察设计的整体进度,导致项目延误。快速、全面、准确地获取沿线工程地质资料是当前形势所迫。面波法勘探是一种准确、快速、经济的勘察技术,系统地论述了面波勘探的基本原理、野外数据的采集、资料处理与解译,并结合巩登高速公路勘察实例,介绍了瞬态面波法在高速公路路基勘察中的运用方法,并就该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岩溶易引起路基坍塌和下沉,是严重危害铁路运输安全的路基病害。本文采用探地雷达和多道瞬态面波相结合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对青藏铁路K1333+000—K1333+660段石膏岩路基进行探测。结果表明,该段路基存在多处岩溶病害及岩溶引起的次级病害。后期的钻孔结果验证了本次测试的准确性。采用探地雷达和多道瞬态面波综合物探技术,能够较为全面、高效地检测路基中可能存在的隐患,可为及时采取加固处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