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搭接网络计划模型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搭接网络计划的计算模型和图示模型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引入了延迟工序和增广网络计划的概念,基于这些概念,讨论了搭接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模型和双代号搭接时标网络图的生成与判读方法。  相似文献   

2.
结合兰新铁路大通河特大桥节段拼装法施工的工程实例,介绍了56m双线移动支架造桥机施工工艺,并用双代号网络图对造桥机工艺流程进行深入分析,确定造桥机施工工艺的双代号网络图、关键线路、关键工作和平行作业的工序,根据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计算造桥机架设一孔梁的工期,计算工期无法满足业主工期要求的,则进行工期优化以满足工期要求。利用网络计划技术分析造桥机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采用动态管理的方法,以此来指导施工,取得了明显效果,为以后工期紧张的项目做好理论储备。  相似文献   

3.
针对道路施工中经常面临的压缩工期问题,以某工程为例,基于网络计划技术的双代号网络图法,对网络中时间参数进行计算,依据提出的逐步优化、考虑极限时间及适当增加劳动力和机具等优化原则,对道路施工工期进行合理优化。结果表明,基于网络计划技术可使道路施工工程在达到预期工期要求的前提下节约工程成本,进而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为道路施工组织中的工期优化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用于计算公路工程施工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一个计算机程序。  相似文献   

5.
双代号网络计划类矩阵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摒弃传统理论公式推算的计算模式,开发双代号网络图的计算机程序,采用类矩阵计算模型,可以简化计算的推算进程、缩短程序的长度和增加变量的容量,从而对大型工程进度控制有更快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6.
物流配送路线及配送时间的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运筹学中的动态规划算法研究实际生活中的配送线路优化问题。通过实际调研,绘制城市道路的网络图,并通过调查获得正常情况下的交通量数据,进而通过相应的方法计算出时间并赋予网络图时间权值;通过调查赋予网络图中距离权值,分别计算出配送时间的最优线路及配送路线的最优线路,并比较说明相应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不同线路间列车不跨线情况下的乘务基地和乘务员共享问题开展研究,分析乘务资源共享,在传统排班模型基础上考虑乘务员跨线值乘,班次出退勤地点比例及其鲁棒性优化,建立乘务排班计划集合覆盖模型。针对乘务资源共享后多线协同优化引起的问题规模显著增大,以连续值乘区段为最小值乘任务单元构建网络图,引入分层结构,多级的汇点和源点,以及跨线就餐和间休弧等以满足班次的可行性约束。构建对应不同出退勤地点属性的网络图集合,将定价子问题转化为网络图集合的最短路问题以进行列生成法求解。案例结果表明:相比于分线单独优化,乘务资源共享可为乘务员提供更多的出退勤地点选择,显著降低其通勤时间;此外乘务资源共享可少量节省乘务班次数,提高排班计划效率。  相似文献   

8.
搭接网络在计算机中的存贮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程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中大量存在的搭接关系,提出了一种在计算机中贮存和计算搭接网络的方法,使得对具有塔接关系的网络图的描述十分简单、清晰,便于网络图计算、调整和优化的程序实现,对于网络计划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文从驮背运输的政策背景和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现代运输行业的未来趋势,即全球性与跨区域性的经济贸易活动越来越普及,联运组织模式是大势所趋。论文采用交通网络图模拟运输节点与线路的连接形式,将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影响成本做了函数分析,重点提出时间成本、费用成本和交通环境影响成本三个参数。在算法上,论文将两种运输方式单独分开,将模型中首末点和转运点的成本拟化成一条虚拟的线路,形成符合传统最短路Floyd算法的网络图形,并采用计算机编程求得最优方案的结果组合。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单介绍了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构成,在进度管理中的应用实际进度前锋线、割线对进度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1.
乘客风险识别对优化公共汽车线网调整方案、提高线网调整可实施性、制定社会风险管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一种基于乘客感知的差别—矩阵法来识别乘客风险。在乘客满意度调查与线网调整乘客期盼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现状满意度水平、线网调整期盼高低与优化方案优化程度三者之间的差异建立三维矩阵模型,划分风险区域以确定风险指标排序。通过对高风险指标和乘客个体属性相关性影响进行显著性分析,识别高风险群体。模型结果表明:武汉市公共汽车线网调整过程中高风险指标为换乘次数,其中女性群体、老年群体、自由职业者和公务员以及乘车频率较低的群体为高风险群体,应针对各群体特性加强制定相应风险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A comparison of construction forms and base functions is made between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and wavelet network.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m are studied from the constructions of wavelet functions or dilation functions in wavelet network by different activation functions in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It is concluded that some wavelet function is equal to the linear combination of several neurons in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相似文献   

13.
In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of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PERT) network optimization and compression of time limit for project, the uncertainty of free time difference and total time difference were not considered as well as its time risk. The authors of this paper use the theory of dependent-chance programming to establish a new model about compression of time for project and multi-objective network optimization, which can overcome the shortages of traditional methods and realize the optimization of PERT network directly. By calculating an example with genetic algorithm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are drawn: ( 1 ) compression of time is restricted by cost ratio and completion probability of project; (2) activities with maximal standard difference of duration and minimal cost will be compressed in order of precedence; (3) there is no optimal solutions but noninferior solutions between chance and cost, and the most optimal node time depends on decision-maker's preference.  相似文献   

14.
谢仲磊 《交通标准化》2013,(21):124-126
公共交通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低碳交通的有效措施之一.对公交线网的评价也越来越受到管理和研究人员的重视。为了利用IntegrateCircuit(IC)卡数据获得大量的出行信息,对公交线网的服务水平做出合理的评价.提出了3个指标:流量差异、供需差异、时间差异,用于评价乘客需求和公交线网布局的空间匹配程度。最后,以南宁市为例,将上下班高峰时段的IC卡数据在TransCAD中进行了验证,证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从而提供了一种从乘客出发的.更加直接的、合理的公交线网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hub network, the selection of hub airports is influenced by the change of the demand and cos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hanging in demand, this may lead to large minimum cost deviation between the designed optimal network and real optimal network, respectively. To reduce the risk caused by the uncertainty in network optimization and get the optimal robust solution of hub network under the multi-possible conditions of demand and cost, a method based on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genetic algorithm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convergence of the algorithm has been proved, an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algorithm. First, multiple objective functions needing to be optimized simultaneously are formulated from different conditions of needs and cost, then a genetic algorithm is used to provide all possible routes of the network hub structure, and robust optimal network solution fo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is searched. The convergence of the search algorithms i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by the numeric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6.
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驱动系统没有机械阻尼、抗扰动性能差的缺点,为了抑制参数及负载变化对控制系统影响,采用扰动观测器进行补偿,该观测器能较好地补偿参数及负载在小范围内的变化,但不能有效地处理过大参数变化量.为了加大永磁直线同步电机驱动系统在参数变化和负载干扰时的控制性能,提出以递归神经网络作为补偿器来取代扰动观测器.仿真表明,当系统参数动态变化或受到负载变化的影响时,利用递归神经网络来在线动态地调整网络的参数,系统仍将具有很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7.
枢纽航线网络在设计的过程中,容易受到需求和成本数据发生变化带来的影响。往往造成构建出来的最优网络,在需求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与实际对应的最优解存在较大的最低成本优化偏差。为了降低这种网络优化中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得到在多种可能的需求和成本条件下均可获得较好效果的鲁棒最优解,文中采用了一个多目标优化的遗传算法进行研究。首先将各种不同的需求和成本条件作为需要同时优化的多个目标函数,然后采用一个遗传算法来表示所有可能的枢纽航线网路结构,并搜索多目标优化的鲁棒最优网络解。最后本文对该搜索算法的收敛性进行了证明,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充分发挥地面公交的优势是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的关键之一。选取线路长度、线路网密度、重复系数、非直线系数、站点密度、平均站距、站点覆盖率等指标,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北京市地面公交线路网进行了现状评价。结果表明,尽管北京市的地面公交比较发达,近年来更是取得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线路长度总体偏大,线路网密度偏低,重复系数大且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明显,80%以上线路的非直线系数超过《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标准,站点密度相对较小,站点覆盖率仍然不能够充分满足居民对公交的方便利用等问题。对现存问题的揭示将为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进一步制定线路优化方案、提高地面公交的运行效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运用复杂网络理论,基于L空间构建了以列车数量、运行时间为权重的高速铁路运输服务网络(该网络中包括525个车站、2 666列列车).在此基础上,利用度、强度、介数等复杂网络评价指标对两种网络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两种网络的不同运输意义,节点在两种网络中的不同作用.然后,充分考虑高速铁路路网乘客出行特征,以城市枢纽为研究重点、以运行时间为权重重构我国高速铁路运输服务网络,对比重构前后复杂网络指标值的变化,重点分析网络重构前后的网络特征、典型枢纽的变化.最后,基于分析结果为城市枢纽的客运换乘组织和车站分工提出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日变动态路网背景下,采用传统的静态脆弱性识别方法有可能无法完全辨识路网系统单元的脆弱性,这不利于事件管理规划和应急物资调配工作的开展.为此,以日变路网为研究对象,在单路段关闭情形下,定义了基于网络效率的路网动态脆弱性指标,表示为退化路网动态网络效率与完好路网静态网络效率的相对变化率.提出了基于单路段关闭的日变动态配流模型刻画日变路网流量的非均衡动态演化,并给出了相应算法.采用提出的指标和模型在实例网络中验证了日变路网脆弱性识别方法的可行性.对比分析了基于动态网络效率和基于静态网络效率的脆弱性识别结果,发现前者的识别率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