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传统下垂控制策略广泛应用于光伏微网并网逆变器控制,但是没有考虑在低压微网系统中由于线路阻抗比较大引起的功率耦合问题,以及多个微电源供电时系统功率分配不均衡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传统下垂控制基础上,应用坐标变换对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进行耦合控制,又通过在电压电流环之中加入虚拟动态阻抗环,提出一种基于电压-电流-阻抗三环控制的光伏微网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该策略随电压电流的波动而改变虚拟阻抗值,合理分配系统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在系统稳定时自动切除虚拟动态阻抗,减小系统的功率环流和线路的损耗,同时限制系统的电压降落,提高电网的电能质量。最后,仿真实验验证该改进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王鑫  施伟锋 《船电技术》2018,(5):21-24,28
随着微网系统的不断研究与发展,电动汽车作为一种可控负荷,逐步参与到微网系统的运行与调度中。基于此,首先,建立一个包含有柴油机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孤岛微网仿真模型,然后将电动汽车接入微网系统,并制定一种电动汽车作为分布式电源参与调频的控制策略,最后,在仿真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一系列的干扰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V2G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微网系统对于频率波动的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包含柴油发电机、光伏阵列、储能电池组成的船舶微网系统,提出了一种船舶微网功率分配策略。该控制策略依据各微源出力和负荷情况,制定相应的功率分配计划。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船舶微网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建模并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张彦  宋昕  张天 《中国修船》2014,(5):16-18
为了给船用微网发电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有效提高清洁能源在船舶上的使用,参照陆用微网发电系统基本原理与组成,分析了船舶运行环境的特殊性,提出了船用微网发电系统的构建流程,并对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5.
针对海上平台多种新能源构成的电力电子化直流微网系统具有低惯量、弱阻尼特性,以及海上新能源强的间歇性所引起的微网系统稳定性问题,在风力发电单元、光伏发电单元的接口直流变换器中,采用主动式虚拟直流发电机技术,即接口变换器的控制系统中加入直流发电机机械方程和电磁特性方程,使其具有直流发电机惯量特性与阻尼特性,减缓在风光发电单元出力突变时对母线电压冲击,以提高直流微网系统惯性。建立虚拟直流发电机控制小信号模型,分析其中惯量系数和阻尼系数对于系统稳定性影响机理,利用小信号线性模型根轨迹获得参数的优化设计准则。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虚拟直流发电机控制方法极大弱化风光间歇性对于母线电压冲击的影响,同时提高了弱电网特性下微网稳定性,验证了该方法理论正确性与可行性,在新能源独立供电弱网条件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船舶靠港使用岸电易发生全船失电的故障和逆变器的动态响应过快影响船舶电网稳定性的问题,基于下垂控制策略建立船舶与岸电无缝并网控制系统,在下垂控制器中加入虚拟惯性环节,优化控制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搭建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船舶供电电源的无缝切换,控制策略的优化方案可改善逆变器的动态响应性能,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下垂控制的单相并网逆变器设计,可以用于分布式能源中并网逆变器的控制,以实现向电网输送功率的要求,同时基于下垂控制策略可以完成多逆变器并联的功率分配。分析了下垂控制的理论基础,介绍了逆变器的多种运行模式,论证了基于下垂控制的逆变器系统结构以及控制策略,最后搭建了试验样机,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分布式电源并网后,传统配电网的继电保护受到重大影响,输电线路中的距离保护相对于配电网中的电流保护更加完善成熟.分析了不同容量的DG从不同位置并网时对3段式距离保护产生的不同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逆变型DG并网时的短路电流特性,分2种情况进行讨论分析考虑,即DG输出最大短路电流受限和不考虑DG输出最大短路电流受限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侯珏 《船舶工程》2017,39(1):86-90
岸电与靠港船舶并网控制技术是岸电的核心技术之一,能够实现岸电向船舶的不间断和稳定供电。针对传统岸电控制策略频率稳定性差和不能接受船舶能量管理系统调度的缺点,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岸电与船舶电网并网策略,使岸电逆变器在具有下垂特性的同时,还具有类似于船舶同步柴油发电机转子的惯性。岸电通过并网预同步控制与船舶电网并网,不会产生大的电流冲击。通过改进下垂控制能够有效提升并网后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性,提高船舶电网的电能质量,且能够接受船舶能量管理系统的调度。通过仿真试验,并与传统下垂控制策略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船舶电力系统大负载、强耦合特点,结合陆上大电网并网逆变技术,提出逆变器电流随动控制策略,研究船舶多能源供电系统中逆变器与同步发电机并联供电技术。通过理论推导以及数学模型的建立并进行仿真,获得所提出控制策略的实现及参数的确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控制策略的逆变器与同步发电机并联构成的供电系统,具有稳定性高、动态特性好、供电质量优、发电机利用率高等优良性能。这种新型逆变器控制策略为新能源在船舶混合供电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在船舶新能源逆变场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船舶微电网概念,对船舶微电网的概念进行了定义和阐述,提出船舶微电网不能以"补充"角色接入船舶主电网,而应该以"船舶功能电网替换升级"的角色接入的研究思路,从而彻底改变传统的船舶电力系统功能网络架构。以四机组单主电站供电的大型远洋船舶电力系统为例,给出了与其相适应的船舶微电网架构形式,分析了船舶微电网独特的运行方式和相对于陆地微电网的差异,探讨了船舶微电网系统须研究的关键技术,最后指出船舶微电网建设对于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意义和实施过程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于大泳  兰海 《船电技术》2010,30(10):25-29
根据电力电子器件产生电磁干扰的原理,对大功率AC/DC变换模块的电磁干扰机理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军标中的电磁兼容测试给出了干扰等效电路,然后利用其频域模型,对变换模块在电网侧和直流侧产生的差模干扰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船舶微电网的接入方式和匹配模式问题。研究表明,陆地微电网的几种典型接入方式并不适用于船舶微电网,进而提出包含应急启动功能的船舶微电网初步解决方案;随后对与船舶微电网相匹配的主电网模式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发现船舶微电网接入对馈线式电网模式的综合指标提升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某测试设备对多种直流电源的需求,设计了一种能够输出多种直流电压的AC/DC电源模块。该电源模块包含滤波整流电路、DC/DC电路、过欠压保护电路和光耦隔离电路等,介绍了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法,并对电源模块的过欠压保护功能和控制直流电压输出的方法进行了详细地介绍。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块具有输出电压稳定、精确度高、可控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三端口双向DC/DC变换器在船舶电网中的应用,对其能量控制展开研究。以实现最小系统损耗为目的,对移相控制下的功率与移相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系统零循环功率时的移相范围,并通过解耦控制实现最小损耗。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试验对控制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零循环功率控制可有效减小系统损耗。  相似文献   

16.
针对南京龙潭港区集装箱码头电动轮胎吊的供电方案,结合负荷计算、交直流供电、电压等级、变电所与滑触线受电点设置、中性点接地方式的比较,介绍了不同供电方案的优缺点。在满足装卸作业要求下,各码头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供电方案,做到经济性与可靠性相协调。  相似文献   

17.
王钦 《船电技术》2006,26(3):19-21
有源逆变器可以将直流电能转变为交流电能反馈给电网,从而实现电能的回收再利用。在提倡创造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有源逆变器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文介绍了有源逆变电路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一些具体应用的例子。  相似文献   

18.
舰船直流综合电力系统采用了大量的电力电子器件,其保护需求不同于传统的交流电力系统。从系统的角度分析直流综合电力系统短路故障,以及电力电子器件设备的内部故障特点,重点、深入地探讨直流综合电力系统保护需求,得出系统的保护功能与模块内部参数设置密切相关的观点,以及限流、速动等11项保护要求,形成针对系统短路和电力电子设备的保护方案。根据国内外直流断路器、直流限流器等主要直流保护器件的技术现状,进一步提出电力系统保护器件的技术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9.
曹阳  金焘  肖杨婷  王良秀 《船舶工程》2016,38(11):90-95
针对大功率脉冲负载在船舶领域中的应用为背景,对其中全桥隔离DC/DC变换器展开研究。本文基于最小回流功率的双重移相控制策略,通过分析双重移相控制下的软开关条件及其功率传输特性,建立了其动态小信号模型。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对控制策略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了采用基于最小回流功率控制对提高变换器效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骆立强 《船电技术》2007,27(2):103-105
本文阐述了动力装置辅助系统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的功能原理,介绍了集散控制系统试验样机的软硬件设计及控制系统试验.该系统实现了动力装置辅助系统控制回路的管理、操作、显示的集中,同时实现了功能分散、负荷分散和危险分散,从而有利于提高辅助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