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昌图污水处理厂原设计出水为GB 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排放标准,且处理工艺单一、工艺流程不完善,再加上项目地处严寒地区,导致出水水质不稳定,亟需进行升级改造.基于该项目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原有生化工艺进行升级,将A/O工艺改造为Az/O工艺,并增设"混凝沉淀+纤维转盘过滤"深度处理单元和消毒工艺.研究结果表明:改造后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较好、出水水质可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该工程实践对寒冷地区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用描述统计等方法,对我国1 441座城市污水处理厂2011年的污水进出水浓度、削减处理量和污染物去除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现阶段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在进出水状况、处理量、能耗等方面的总体情况.研究表明:不同地区间能耗值的差异,实质是污染物削减浓度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大连华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乳制品加工企业,牛奶生产能力为18·25×104t/a,该企业一期工程排放的废水主要来自于设备和管道的清洗废水、车间冲洗废水以及水处理车间反冲洗废水和员工表1实际进水水质项目CODC rmg/LBOD5mg/LSSmg/LpH原水3 500 1 000 400 5~11二级标准100 30 70 6~91生活污水等.处理出水执行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工程设计规模为500 m3/d,主要水质指标见表1.1工艺流程的选择由表1可知,废水的有机物浓度高,BOD5/CODCr=0·29,可生化性较差.针对废水有机物浓度高、废水可生化性较差的特…  相似文献   

4.
高速铁路既有停站方案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速铁路停站方案对列车牵引能耗和旅行时间的影响,总结了列车牵引能耗的测算方法.将列车开行班次和停站方案转化为停站次数,并引进机械效率,改进了基于运动做功的列车牵引能耗的测算方法.以最小列车牵引能耗和最短旅行时间为优化目标,以既有的运输供给为约束,建立了既有停站方案的优化模型,并以沪杭高速铁路为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最小列车牵引能耗的停站方案偏向于开行直达列车,单班列车的停站次数减少,中间站停站次数最多为3次,虽然旅行时间比既有方案增大14 min,但牵引电力每天下降559 kW·h;在最短列车旅行时间的停站方案中,直达列车班次为0,中间站停站1次的列车的开行班次达到了总班次的74.4%,旅行时间比既有方案降低12 min,但牵引电力每天增大3 299 kW·h;最小列车牵引能耗和最短旅行时间的同时优化结果对既有停站方案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及公众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人们对环境持续改善的需求越来越高。为满足这一社会需求,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相应地方标准相继出台,城市污水处理厂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愈加突出,为此,就天津某污水处理厂在建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从工艺技术等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一些控制及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各股废水水质特点,先采用气浮工艺和铁碳微电解-fenton氧化工艺分别预处理甲苯和真空泵废水,预处理后的两股废水再与其他废水混合进行生物处理。运行结果表明:在高甲苯废水、真空泵废水及其他废水进水水质分别为COD:3 500,3 210 mg·L-1和424 mg·L-1;SS:250,280 mg·L-1和278 mg·L-1;NH3-N:0,0,2.72 mg·L-1;TP:0,0,0.34 mg·L-1;甲苯:288,0 mg·L-1和0.53 mg·L-1;乙酸:2 600,13.6 mg·L-1和32.5 mg·L-1的条件下,综合废水最终出水COD、SS、NH3-N、TP、甲苯、和乙酸分别为209,236,1,0.14,0.07 mg·L-1和2 mg·L-1,出水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化工园区内集中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此工程的实施可为化工园区的污水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新型一体化装置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型一体化装置处理生活污水,在水力停留时间3 h,溶解氧2 mg*L-1,每天排泥2 L,污泥体积指数为60时,对生活污水中CODCr和氨氮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出水达到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该反应装置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途.  相似文献   

8.
八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豆制品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制的多级反应器中进行实验,通过八级生物接触氧化处理豆制品废水.实验结果表明:进水浓度为800~1200mg/L,反应池的溶解氧在2 0mg/L左右时,气水比为9∶ 1,反应器的最佳停留时间为8h,COD及SS平均去除率可达90%和84%以上,TN平均去除率达68%,容积负荷为5 2kg COD/m3·d.反应器第一级的去除率最高,后面各级去除率增幅趋缓,出水可达二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不同车辆排放对道路空气污染的贡献,以深圳市为例,基于道路运输排放因子手册(Handbook on Emission Factors for Road Transport,HBEFA)求取深圳本地化排放因子,结合深圳市典型道路实测交通流数据,计算该路段每小时CO,NOx平均排放因子和排放强度,以及不同车型机动车对路段CO,NOx的贡献率,并利用加利福尼亚线源扩散模型(California Line Sources Dispersion Model,CALINE4)对道路交通的污染排放进行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路段CO,NOx每小时单车排放因子分别为(1.04±0.71)g/km和(2.95±2.41)g/km,排放强度分别为(2664.27±1626.20)g/(km·h)和(7017.85±3382.99)g/(km·h),NOx排放强度日夜变化显著;大型货车约占总交通量的41%,其CO,NOx排放因子分别是小型客车的3~9倍和17~24倍,CO,NOx的路段贡献率分别是77.3%和92.9%;大型货车CO,NOx排放标准每提高10%或大型货车占比减少10%,该道路的CO,NOx排放分别减少约7.7%和9.3%.因此,提高大型货车排放标准、降低大型货车比例或是减少道路交通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采用废弃核桃壳对Cr(Ⅵ)浓度为20 mg·L-1的模拟废水进行了动态吸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用粒径为1.0~1.6 mm的核桃壳吸附剂用量为5.0 g、介质pH值为1.0、水样流速为3mL· min-1吸附100mL,Cr(Ⅵ)浓度为20 mg·L-1的模拟污水时,吸附后的废水中Cr(Ⅵ)浓度为0.224 mg·L-1,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标准.Cr(Ⅵ)的去除率达到98.88%.同时对模型的拟合进行了实验说明,Thomas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吸附过程特征.从活性穿透曲线中可见,吸附时间为142 min达到吸附穿透点,810 min达到吸附衰竭点.  相似文献   

11.
电絮凝-气浮法对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铝板作为电极板,NaCl为电解质,用电絮凝-气浮法进行铬黑T模拟染料废水的脱色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极板间距、电解时间、电解质的浓度、电流密度和pH值等因素对染料废水脱色率和单位能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极板间距为2.5cm,NaCl浓度为1.00g·L^-1,电流密度为5mA·cm^-2,pH为5.5的条件下,经过10min的电解,模拟染料废水的色度由1000倍降低为20倍,脱色率达98%,单位能耗为2.76kWh·kg^-1。  相似文献   

12.
高分辨率的排放因子是进行交通能耗排放测算的重要参数,然而,由于数据采集与质量控 制问题,排放因子速度修正曲线常存在异常波动。为提高排放因子速度修正结果的准确性,本文 分别从比功率分布和排放率两个角度分析排放因子敏感性和区间容许误差,建立机动车工况数 据和PEMS排放数据需求量计算模型。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个别比功率区间分布误差是造成 排放因子速度修正曲线产生异常波动的重要原因;排放率误差会导致排放因子速度修正结果出 现整体性误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下,平均速度在20~120 km·h-1内,控 制快速路CO2排放因子速度修正误差不超过1%:需采集40 min的排放数据,细化至1 kW·t-1 粒度 下各比功率区间数据需求量差异显著;各平均速度下需采集710 min工况数据,相同误差下,80~ 120 km·h-1 内工况数据需求量更低;为进一步消除曲线的异常波动,需大量增加平均速度为64~ 80 km·h-1 范围内的工况数据量。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工况和排放数据的采集工作有实际指导意 义,可有效克服曲线异常波动问题,提高排放因子结果可靠性,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水为源水,经过生化塔-两级过滤-反渗透系统处理后,产水水质达到了电厂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成功的取代了自来水.VONTRON公司的抗污染反渗透膜FR11-8040在系统中经过两年的运行表现出很好的稳定性,系统的回收率总体保持在70%左右,系统脱盐率在99%左右.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碳酸锶厂排放污水治理的工艺流程 ,对各个处理单元进行了说明 ,通过该工艺流程 ,使碳酸锶厂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或指标如COD、NH3 -N、S2 -、SS去除率达到 90 %以上 .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降流式厌氧紊动床(DATB)联合人工湿地(CWs)处理生活污水工艺.DATB通过沼气强制循环,使悬浮载体颗粒处于流化状态,当HRT=6 h时,DATB对COD去除率可达70%左右.DATB出水再通过CWs处理,当HRT=6 d时,CWs对污水中的COD进一步降除,同时可对污水中的NH3-N、TP有效去除,从而实现污水资源化.DATB与CWs联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效果好、耗能低,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农村中、小城镇的污水处理.  相似文献   

16.
压缩空气与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系统能量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压缩空气储能和超级电容储能两种储能方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混合储能技术方案.压缩空气储能作为主要能量存储环节,实现大容量存储和持续的能量转化;超级电容储能作为辅助储能环节,实现功率快速响应和间断的能量补充.本文研究了混合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提出了采用自适应功率调节和规则基础法控制来实现能量分配管理的策略,设计了15 kW混合储能系统的参数.仿真和试验验证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由于混合动力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能耗排放因子具有差异性,导致机动车交通路网能耗排放的量化评估存在不确定性。本文建立混合动力汽车在实际交通状态中的能耗和CO2排放因子测算模型,基于车辆比功率VSP(Vehicle Specific Power)作为车辆行驶状态与能耗排放之间耦合关系的表征参数。通过引入内燃机转速区分内燃机开启和关闭工作状态,并计算内燃机开启状态下VSP对应的平均能耗率,同时,建立能够解析混合动力汽车能耗排放产生机理的VSP分布。通过收集典型行驶工况下车辆测试油耗数据和北京市车辆实际行驶轨迹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应用模型测算混合动力汽车不同速度区间下的油耗和CO2排放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行驶工况(UDDS)和高速行驶工况(HWY)中,模型测算能耗排放因子与真实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7%和-1.7%,与不考虑内燃机开启状态相比,测算误差减少5.6%和4.3%;在实际交通状态下,采用传统燃油车的测算方法会导致混合动力汽车行驶平均速度为高速区间时油耗和CO2排放量被低估,当行驶平均速度为低速区间时油耗和CO2排放量会被高估。  相似文献   

18.
利用汽车车辆排放的高温废气可以通过磁流体(MHD)能量转换发电机产生电能.此电能可以取代混合动力汽车中使用的交流发电机充电系统,且可为车载电能存储系统供电.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磁流体发电机利用汽车尾气余热提高汽车的能量利用效率,汽车尾气可产生2.4 kW的能量.研究结果表明:磁流体能量转换发电机可适用于汽车尾气能量转换系统,可以将汽车尾气的能量转换效率提高至19.5%.将磁流体发电技术应用于尾气的能量转换,这在能量转换方面是一个新的概念.它不仅扩展出一个新的磁流体发电技术的应用领域,还提出了对于汽车尾气问题的一个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火力发电厂烟气特性出发,分析了化学吸收CO2捕获工艺流程,评估了醇胺吸收剂和改进型吸收剂的特点及适用性,总结了吸收剂在国内外CO2捕获示范工程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化学吸收工艺能耗分析参数体系,通过工程和理论研究两个路径对化学吸收CO2捕获工艺的能耗水平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化学吸收工艺吸收剂以胺和混合胺为市场主导,CO2捕获吸收剂的再生能耗一般介于3.0~4.2GJ/t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