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山洪流体以不同冲击角度θ冲击路基时路基的受力分布状态,开展了室内模型试验。在试验路基面板上14个测点布设了动态应变系统及高清摄像仪,选择5个冲击角度θ=15°、30°、45°、60°和70°模拟山洪冲击;分析了路基受山洪冲击作用的冲击力-时程(F-t)曲线;结合高清摄像仪纪录的视频资料,研究了山洪冲击角度θ对路基所受冲击力F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以5个不同冲击角度冲击路基的山洪,在流经流通区弯道处,均有明显的超高,且路基上部及右部测点出现了阵流现象;当冲击角度θ=15°时,山洪冲击力最大,山洪最先冲击路基下部的测点9,最后冲击右上部的测点13;无论哪个冲击角度,山洪最大冲击力F_(max)均出现在靠近沟口的路基下侧处,且有F_(max,15°)F_(max,45°)F_(max,30°)F_(max,75°)F_(max,60°);山洪冲击角度θ对路基平均冲击力F_m的分布有着很大的影响,且有F_(m,15°)F_(m,30°)F_(m,75°)F_(m,45°)F_(m,60°)。  相似文献   

2.
从山洪形成破坏力的特征入手, 遵循桥梁结构所必备的维持平衡稳定的自身抗力, 去抵御山洪破坏力的准则, 导出了拱桥抗御山洪的设计验算与预测模型, 以期在实践中提供安全设计或维护对策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统计四川省地震灾区106个县建国以来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时间和相应的1 h和24 h雨量值基础上,得出四川省地震灾区山洪泥石流的临界雨量在不同的区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其中1 h临界降雨变化于5~120mm,与山洪泥石流暴发关系最为密切;24 h临界降雨主要变化于35~235 mm,对山洪泥石流的暴发有极大的影响.在此基...  相似文献   

4.
桥梁对山洪抗力的综合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桥梁对山洪的抗力要受各种主、客观随机性和模糊性因素的错综影响,因而,提出了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抵抗山洪的抗力指标进行综合评定,确定了桥梁对山洪抗力的指标现状及安全度大小,为防止山洪对桥梁破坏提出决策性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山洪形成破坏力的特征入手,遵循桥梁结构所必备的维持平衡稳定的自身抗力,去抵御山洪破坏力的准则,导出了拱桥抗御山洪的设计验算与预测模型,以期在实践中提供安全设计或维护对策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从公路梁式桥及拱桥两类型探讨山洪对其上部结构破坏形式及机理,提出预防措施和建议,供公路设计和养护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两站公路康-站段工程地质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野外调查资料,对公路沿线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评价.针对山洪及洪流冲顶、崩塌、地震等不良地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测设和施工中对上述不良地质现象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山洪冲刷对陡坡桥梁桩基的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采用MARC有限元软件模拟山洪冲刷作用下不同桩长、桩径与坡度的桩基竖向承载变化规律,并通过计算分析得出:1桥梁的桩径或桩长越大,桩基竖向所受的承载力越大;坡度越大,桩基竖向承载力越小;2相同坡度、桩长的桩基在同一冲刷深度中,其桩径愈大竖向所受承载特性变化越大;3同一冲刷深度作用下,相同桩径、坡度的桩基其桩长越短竖向所受承载力变化越大;4相同桩径、桩长的桩基在同一冲刷深度中,坡度越小桩基竖向承载特性变化越明显;5冲刷深度小于2倍桩径时,山洪冲刷引起桥梁桩基的竖向承载力变化较弱;反之,则较强。  相似文献   

9.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7,26(6):166-172
第1期目次开槽疏管对预应力砼连续刚构桥梁性能的影响马明,周志祥,李胜华U型桥台构造型式探讨陈军,周水兴,张玉柱系杆拱桥系杆锚下有效索力研究刘山洪拱轴线横向偏离对拱圈静力行为的影响刘山洪,李放,袁长红不确定层次分析法在砼桥梁性能中的应用单德山,李乔,徐威用MATLAB进行结构的有限元法分析李旭伟,刘艳珂,张永水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的动态设计邓雷雷组合方法加固壁山人民桥的设计与实践张会礼,蒙云大旺大桥维修加固措施与工艺罗娜,罗涛,封捍东架空平台的应用及功能扩展张秋陵,肖光宏,黄明海以退为进治理武合路白鹿山隧…  相似文献   

10.
山区乡村房屋模型水流作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山区乡村房屋模型在水流槽中进行模拟山洪水流作用的试验,研究山区洪水对村镇房屋的作用,了解不同地形地貌条件下,不同墙体开洞率的山区乡村房屋在山洪作用下的作用机理和作用特性.根据试验结果得出各片墙体所受水流力的分布规律为水平方向中间大两头小,竖直方向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模型沿水流方向所受总合力随着开洞率的增大而逐渐减小,依据此规律,山区乡村房屋在设计和建造时应考虑满足适当的开洞率,以降低所受到的水流作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