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天行 《公路》2007,(6):136-138
针对车牌识别系统实用化存在的问题,在国内首次提出和开发了视频检测和车辆检测线圈组合触发的车牌识别技术。此技术将使高速公路收费车道车牌识别正确率稳定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同时可以取消车牌识别设备安装的各种限制。  相似文献   

2.
刘伟铭  邓如丰 《公路》2012,(8):171-176
针对高速公路联网计重收费方式实施后逃费现象严重和收费时间增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服务区的转移性辅助收费方法。该方法运用"过程-结果"时空相分离的思想,通过车牌识别、动态称重、IC卡智能控制等技术,在服务区建立一套完整的车辆出入自动化监管监控机制,将收费站的压力合理地转移到服务区。本方法彻底切断了服务区作为逃费的交换途径,杜绝了逃费行为的发生,明显减少了收费时间,提高了收费服务水平。对高速公路管理和服务体系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可以作为未来高速公路收费体系改革和发展方向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广东货车全计重收费政策的落实,珠三角部分高速公路车道数少及车道扩建难,无法满足大车流量通行能力,已出现服务水平下降等问题。依托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复式收费模式,利用一台称重设备和车牌识别仪,通过车道外部设备共享,优化收费软件,解决车辆排队功能,实现了货车全计重复式收费,有效提高车道通行能力,可供全省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公路收费服务水平,提出基于现代网络支付技术的新型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架构设计。该系统主要依托于现已成熟的现代网络支付技术、车牌识别技术及车道控制技术,通过用户终端在线完成信息注册与登录、线路选择与确定、订单生成与预支付、发票打印与获取等通行费的支付操作与服务,车牌识别装置和车道控制装置可通过高速公路收费服务器对车辆与支付信息进行接收与反馈,实现车辆的简单快捷不停车付费过程。该系统符合人们当代网络消费的观念,便于推广应用且利于加快全国联网收费进程。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作为治理超载行为的前沿阵地,在入口拒超、非现场执法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治超形势变化以及收费站扩建征地困难等因素,现有高速公路入口拒超系统难以满足通行要求。收费站共享式入口拒超系统将称重数据和牌识数据传输到入口拒超工控机,工控机将计重数据上传至站级管理服务器,所有入口车道根据车牌识别设备获取的牌识数据,从站级管理服务器调取该车的称重数据,实现一台计重设备共享给所有入口车道,使所有入口车道实现货车计重通行。  相似文献   

6.
将先进的非接触IC卡技术应用于京石高速公路(北京段)的收费业务管理中,实现了对硬件设备和使用人员的科学管理。收费中心采用集中式管理模式,由管理员统一管理所有IC卡及卡箱,并配合卡箱移动员办理通行卡以及使卡箱在各个收费站的收费车道之间的协调移动(卡箱安装与拆卸)。收费车道由收费员操作,通过发卡天线和收卡机具体办理通行卡的发出与收回以及按卡收费操作。通过在京石高速公路(北京段)试运行,证明该系统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设计与车辆汇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加速车道长度对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的影响,利用可接受间隙理论,分析上匝道合流区通行特性和通行能力;基于最小车头时距,研究了加速车道上车辆汇入高速公路主线的概率;以高速公路主线和加速车道的车流量、最小车头时距等参数为基础,优化了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设计方法,获得了入口匝道交通流控制模型.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设计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控制入口匝道交通流,在高速公路主线车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入口匝道车流量比传统方法增加了近1倍.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速公路精准收费、数据拟合、路径还原、稽核打逃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收费流水、车牌识别等多数据融合并整合外场硬件的路径还原方法和相应的系统应用。利用智能高速引擎和交通视觉计算,通过视频自动捕捉车辆车牌,利用后台数据分析和在线计费服务接口,将目标车辆的入口和途经门架数据以电子地图路径规划的模式向用户展示,用于收费站现场实时查询,提升收费特情解决效率。  相似文献   

9.
正相信在高速公路上的货车司机们大概都有相同的感受,高峰期的收费站里,自己行驶的人工车道排起长队,而旁边的ETC车道车辆依次通行,畅行无阻。在"望车兴叹"的同时,不由想什么时候货车也能用上ETC呢?最近,为保障"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的全面实现,国家层面大力推进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推广应用,交通部透露确保在今年年底之前WETC的使用率达到90%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6月21日,福田戴姆勒汽车在江西高安举办的欧曼超级重卡货车ETC示范运营公开测试活动。省时省钱省心前装ETC重卡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15,(11)
随着高速公路路网结构越来越庞大复杂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迫切需要一种经济合理的精确路径识别技术来解决多义性路径难题。基于GPS/北斗的高速公路通行卡既能精确识别车辆的行驶路径,又无需在路径识别点建设基站,并兼容现有收费系统的认证机制和读写设备,还可以存放入口车辆的抓拍图像,有效地防止了倒卡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收费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具有车牌车型自动识别功能的路桥收费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有车牌车型自动识别功能的路桥收费系统是智能交通发展的一个新领域。基于路桥收费系统的现状,利用现有成熟的车牌识别技术。构建具有自动车型识别功能的路桥收费系统。可解决国内收费站车型识别效率低、年票车车费流失严重和公安交管部门对违章、肇事逃逸等车辆捕获难等问题。从软件工程的角度,介绍了本系统的实现思想和体系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收费费率优化实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确定高速公路的收费费率,是在高速公路的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必须进行考虑的重要问题.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路网的分车型高速公路收费费率优化实用模型,并结合高速公路收费费率本身的特点,给出相应的求解算法.该方法在收费系数确定的情况下,根据优化目标直接得到优化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可首先确定不同的可行收费系数方案,计算相应收费系数方案下的费率优化结果,根据优化结果确定费率优化的满意解.算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简单、实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郑远  李江  施丽娟  孙立军 《交通与计算机》2007,25(3):121-123,127
以上海高速公路网建设为背景,针对路网存在的多义性路径问题,提出了基于车牌识别技术的判别车辆路径的方法,介绍了一种车牌识别系统方案,包括方案设计、路径识别流程设计、系统架构和收费流程.讨论了如何将车牌识别系统扩展至联网收费中.  相似文献   

14.
车牌识别系统是近年来用于公路收费管理,作为路费堵漏技术手段而推广的一项新技术,我国尚未对此制定相应标准和规范,国际上也没有可参照的技术协议或标准等。文章介绍了与之相关的背景,对该工程的监理实施从重点环节到测试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论述了开展监理工作的层次和规范化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高速公路发展迅猛,联网收费正从区域联网向全省联网逐步实现。通行卡作为收费唯一的介质,作用十分突出。尽管各高速公路路段都有严格的通行卡管理制度,但由于部分路段的收费系统使用年限较长、个别路段所采用的半自动卡机模式、卡箱陈旧、部分入口发卡亭没有安装监控系统等问题,导致通行卡管理存在管理疏漏。探讨我省高速公路通行卡管理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范,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速公路为军警车开辟的专用车道车流量明显不足,资源浪费严重。为提升高速公路收费站的整体通行能力,基于电子不停车收费的理念以及军警车道的特殊性,提出军警与ETC混合的车道系统设计方案,结合车牌识别与ETC技术,实现军警与ETC混合的车道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一种基于网络通行券的收费系统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比较了目前高速公路电子收费系统中各种通行券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专用网络传输通行券的收费系统新模式,阐述该新收费模式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分析了该模式的可行性,设计了一个实用的高可用性专用网络方案,最后给出了新模式的过渡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高速公路基本上采用了“一路一公司(管理处)”发展模式,这就造成高速公路各路段收费系统的体系结构、网络架构、软硬件接口各有不同。文章结合河北省高速公路的具体情况,介绍了河北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条件,对联网收费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间件的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传输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朝晖  张宁 《公路》2006,(8):132-135
数据传输是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数据传输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快速性直接影响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的性能。分析了高速公路收费数据传输系统的需求和性能要求,设计了数据传输系统架构,描述了数据传输软件的实现。最后介绍了江苏省高速公路收费数据传输系统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0.
李青川 《公路》2003,(9):112-116
介绍了包括车道设备子系统和后台清算子系统的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系统的原理。针对国内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现状和主线收费站交通堵塞问题,描述了ETC系统在现阶段联网收费应用中的技术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