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尺寸与公差的定义和实现,决定了产品精度和品质。汽车研发过程中,如何定义车身规格(主要是间隙和段差),如何分配公差,如何在装配过程中进行尺寸精度控制等,都对汽车车身的品质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就DTS(整车车身精度)定义、公差分配、冲焊尺寸控制、装配过程中精度的控制和保证等做了阐述,探讨了提高车身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罗锦耀  梁武生 《时代汽车》2023,(19):142-144
文章以总装车间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合装的尺寸控制为研究对象,对白车身、合装托盘、车体吊具以及底盘相关零件(前副车架、动力电池、后桥)的装配基准和装配公差进行分析,结合三维偏差分析软件3DCS,探索电动汽车底盘一体化合装的尺寸控制策略,提高底盘一体化合装的装配精度及一致性,从而提升车辆整车性能。  相似文献   

3.
汽车白车身前风窗由前围焊接总成、左右侧围总成、顶盖焊接总成、前顶横梁等多个零部件搭接、拼焊而成。它组成复杂,所以尺寸容易出现问题。文章对一款轻卡车前风窗玻璃装配困难的现象展开分析,通过三坐标检测数据、前风窗检具复检等进行综合对比,确定质量改善方向。最终把前风窗开口尺寸控制在公差范围内,满足装配要求,从而改善了整车质量。  相似文献   

4.
减震器是摩托车中仅次于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其示功特性与前弹簧共同作用直接影响摩托车的减振效果和舒适性。受国内零部件加工尺寸离散率较大的影响,导致产品装配一次合格率仅为80%左右。通过采取一系列相应措施,并对供应商进行指导和提升,确保了配套件的产品质量,逐步修订了关键尺寸的公差范围,提高了减震器的一次装配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白车身Y向尺寸精度是保证整车总装内外饰DTS的基础,然而白车身的制造过程复杂,工艺烦琐,公差累计等诸多影响因子,导致整车的制造尺寸精度无法满足装配需求。通过现场多年造车经验及3DCS虚拟仿真,对产品结构、工装夹具、零件精度、焊接方式等一系列的控制,来保证白车身尺寸精度,满足整车装配。  相似文献   

6.
根据公差中心尺寸控制原理,研究了移动公差设定技术.结合车身具体实例,通过设定移动公差,解决了零件在匹配过程中的干涉问题,避免了实际生产中修正模具和强行装焊.  相似文献   

7.
在白车身总成装焊中,控制零部件定位尺寸精度偏差是关系到白车身总成装焊质量、汽车装配质量和影响汽车性能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白车身外观质量、装配效率和装配成本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车身精度体现了汽车企业的制造水平,车身精度控制主要在于尺寸工程的应用。本文依照车身开发、制造的流程,从整车尺寸目标制定、定位系统设计、公差设计、公差分析、目标检查、测量计划制定以及尺寸管理等方面详述了尺寸工程在车身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结合当今先进的CAE技术整合车身数字模型、测点及工装信息,运用相关性分析对车身进行区域划分,同时辅助以PLP为核心的工装数据记录以精确诊断车身尺寸问题,快速、全面、精确地分析白车身尺寸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系统掌握白车身尺寸质量状态。最终为白车身复杂匹配区域的尺寸调整提供依据,有效提高白车身尺寸合格率的提升速率。  相似文献   

10.
贾红伟  章骏 《天津汽车》2011,(10):32-34,62
为保证车轮外倾角在制造和装配过程中的设计误差满足设计公差要求,文章基于空间几何方法简化的外倾角计算公式,以国内某车型为基础,从零件设计尺寸公差和总装装配过程出发,对麦弗逊式悬架形式的汽车制造过程中零部件偏差与装配过程进行分析。确定了各影响因素对外倾角的影响范围,为整车制造过程中控制外倾角偏差以及提高整车质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1 解放载货车螺栓预紧力现状分析 (1)螺栓力矩合格率水平 一个时期以来,解放载货车装配扭矩一直达不到要求,严重影响整车装配质量,通过对139台整车(总装F线74台、总装A线65台),19个项目进行螺栓力矩检测,共检测794点,306東合格,合格率38.5%.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维公差分析软件3DCS对某发动机各附件带轮进行了装配偏差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发动机各附件带轮相互切线与理想平面夹角公差均不能满足设定目标要求.依据分析结果对超差率较大的零部件尺寸及公差进行了修正,修正后各附件带轮的总超差率明显减小,满足公差要求,解决了该发动机前端轮系装配偏差造成发动机噪声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装配尺寸链的应用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尺寸链的分析与计算确定零件制造公差、校核产品装配精度、处理零件加工质量和产品装配质量的过程。在各种不同条件下,只有对装配尺寸链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计算,才能既经济,又保证产品装配精度,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定性仿真在车身概念装配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余兵  来新民  陈关龙  金隼 《汽车工程》2006,28(6):590-594,581
简述了公差设计、定性仿真及定性建模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定性仿真在车身概念装配设计阶段的工程应用、定性装配的可行性分析与车身装配的定性公差分析描述。仿真系统对装配特征的物理参数进行了定性信息提取,通过定性分析确定装配过程偏差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储艳 《上海汽车》2023,(6):57-62
针对无框车门玻璃一次装配合格率低的问题,文章使用5W2H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借助公差分析来明确一次装配合格率目标、确定优化措施、指导实车优化。确定B柱饰板定位方案、零件公差和DTS公差3个影响因子作为优化方向,优化后X、Y、Z 3个方向的合格率分别提升了29%、10%、21%。在起步生产中对合格率进行验证,实车验证有效。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升白车车门盖尺寸的精准性和装配质量,满足客户的舒适度,文章首先从白车身门盖配合尺寸检测的定义进行介绍,然后阐述了白车身内外部的配合以及测量数据分析方式以及尺寸配合监测管理基本流程。得出通过以上检测管理与检测方式可以有效的提升白车车门盖尺寸的精准性,增强装配质量。以其能为汽车装配及其从业人员提升装配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总装车间反应KV12缸体在安装随动件室盖时,安装螺钉总是不能顺利地用风枪把螺钉旋入螺孔中,经常会在螺钉还未完全旋人螺孔中时,螺钉后部螺杆部分已与某些环销孔壁干涉,给装配质量和工人的装配工作造成了不必要的影响。针对以上现象,我们通过运用七步法,顺利地解决了这个影响装配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白车身精度是影响整车外观美学及可装配性的重要指标,如何利用尺寸工程技术提高我国自主品牌车型的竞争力,是目前国内尺寸工程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合理的运用尺寸工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精度、缩短开发周期、满足造型提出的外观要求。尺寸工程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从指定尺寸目标开始介入直至工业化阶段的尺寸控制。通过制定零部件的基准系建立定位系统、编制GDT图纸、分析优化尺寸链以提供合理的公差尺寸;在工业化阶段,应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制定工艺稳定性监控计划,可以通过分析实测结果的波动趋势,对尺寸缺陷迅速应对给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几种车身尺寸分析及提升方法,有效提升车身尺寸精度。建立尺寸技术标准,通过尺寸特性识别和公差设定、尺寸控制要素、尺寸评价及改进方式几个方面,形成有效的车身尺寸保障方案,为车身制造尺寸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考虑车身制造和装配成本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分解算法的车身装配结构设计方法,并为解决以厚度为设计变量进行优化时的收敛问题引入了一种多层二次择优的优化方法。以白车身底板为例,依照最小可制造尺寸对结构进行分割,以分割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作为设计变量,结合NSGA-II算法进行优化,得到最优装配方案;以优化得到的Pareto解集中的装配方案为初始解,从中进行二次择优,选出满足稳定性条件的解,对各子部件内的厚度施加约束进行板厚优化,并将得到的板厚值返回到图分解法中进行迭代,直到问题收敛,最终实现对焊接位置和板厚的同时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