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为保护运输货物完好,需控制车箱底板处的振动加速度小于一定值。以某厢式货车为研究对象,利用ADAMS/View软件建立包括驾驶室、车架、悬架系统、车轴和轮胎、车厢等在内的整车垂直振动仿真模型,对建模中的关键问题进行详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建立的整车模型进行随机路面输入下的平顺性仿真分析。其结果满足厂家所提出的要求,从而认为整车模型建立正确,为下一步对该车做设计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4.
5.
汽车平顺性时域仿真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虚拟试验场技术进行了汽车行驶平顺性的时域仿真。建立了面向汽车平顺性分析的整车刚弹耦合有限元模型,同时建立了脉冲输入路面模型和随机输入路面模型。采用1/3倍频带分布加速度均方根值方法及总加权方法对试验车辆的平顺性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运用虚拟试验场技术能够真实地反映汽车的行驶平顺性,仿真分析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7.
科学、合理、拟人化的换道控制是实现自动驾驶车辆安全高效行驶的重要保障,已有研究主要考虑相邻车道速度差、换道间隙等要素对车辆换道控制的影响,并未考虑车辆频繁加减速导致乘车体验差而催生换道意图这一重要现象。针对该问题,设计以抗干扰能力为基础的自动驾驶车辆自适应换道调控方法,其调控过程主要包括:采用智能驾驶人模型控制自动驾驶车辆纵向驾驶行为,以减速频次为指标度量自动驾驶车辆的抗干扰能力,并将抗干扰能力引入到自动驾驶车辆换道决策过程中,模拟自动驾驶车辆因频繁加减速导致乘车体验差而产生换道意图的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车辆换道控制模型。然后,以智慧高速为背景,利用Netlogo构建多种自动驾驶车辆运行场景,测试所构建的自适应换道调控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智能驾驶人模型的选用能够合理体现自动驾驶车辆换道行为对交通流的运行影响;相比于低密度车流(≤30 veh),在中高密度车流情况下(≥40 veh),自动驾驶车辆维持原有车道运行的能力较弱、换道频率较高,且过高[80次·(5 min)-1]或过低[10次·(5 min)-1]的抗干扰能力临界值会导致自动驾驶车辆运行速度降低至10 km·h-1,因此可以根据不同车流密度条件对自动驾驶车辆的最大抗干扰能力进行设置和调整,从而保证自动驾驶车辆的运行效率,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所提自适应换道调控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研究结果对于提高自动驾驶车辆换道控制的合理自主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结果进一步完善了自动驾驶车辆换道模型库,能够为自动驾驶自适应换道调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9.
为完善拥堵交通流仿真中拥堵产生与消散的自发性,研究不同驾驶人群体的换道策略对拥堵产生与消散的影响,通过参考智能驾驶人模型(IDM)建立智能体,构建了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3车道交通环境,对交通流仿真方法进行改进,使其可以更加真实地表现出现实环境中拥堵的产生和消散.通过仿真实验,产生不断演化的交通流,得到一系列的仿真数据.利用仿真数据,采用重复博弈的理论分析驾驶员群体的策略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仿真及推理结果表明,在不发生事故的前提下,驾驶人群体采取占优的换道策略最多可以提高所有车辆7%的平均车速;理性的驾驶员换道策略的调整的最终结果会使道路通行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0.
以大客车1/2车辆模型为仿真对象,应用Matlab软件建立整车平顺性模型。采用有理函数功率谱参数,建立路面对客车激励的时域模型,并用分段线性插值函数与最小二乘法拟合空气弹簧的刚度曲线,对大客车空气弹簧悬架进行计算机仿真软件的编制,在Simulink中进行仿真运算,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可以对空气悬架大客车平顺性作出正确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以某皮卡车为研究对象,利用ADAMS/VIEW软件建立了车辆多刚体动理学模型,并进行了脉冲路面下的仿真。将仿真所得结果与试验所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据吻合较好,整车模型建立准确,为进一步对车辆做设计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本文根据某公司提供的某车型的相关数据,在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Car中对该车型进行建模并仿真。随后根据ISO2631-1:1997(E)对汽车行驶平顺性的评价标准,采用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悬架动行程与轮胎动载荷三个指标对该车进行评价。最后对该车型进行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18.
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了双轴汽车五自由度平面振动模型,并编制程序对乘员舒适性进行了评价;同时,介绍了减速路面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了影响减速路面汽车平顺性的主要因素,根据不同影响因素进行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乘员舒适性的路面平度测量方法.应用此方法对减速路面进行路面平度测量,结果表明该测量方法基本能确定减速路面的路面等级. 相似文献
19.
在行车环境中,驾驶人的精神负荷是否能合理分配直接影响行驶安全,因而驾驶人的驾驶熟练程度与驾驶人驾驶过程中的精神负荷分配之间关系值得研究,其中脑电是客观评价驾驶人精神负荷的重要指标.通过实验采集了10组城市道路环境下驾驶人驾驶过程中的脑电信号,并记录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辆数据,然后使用样本熵的方法来定量计算脑电数据,从而评价驾驶人在换道过程中的精神负荷问题.样本熵计算结果显示:换道过程中驾驶人的脑电特征要明显比非换道过程中驾驶人的脑电特征复杂;换道过程中驾驶人的脑电特征样本熵明显大于非换道状态下的驾驶人脑电特征样本熵,熟练驾驶人的脑电数据样本熵明显小于非熟练驾驶人的样本熵值,熟练驾驶人在换道过程中车速高于非熟练驾驶人;相较于跟驰驾驶行为,换道驾驶行为过程占用更多的精神负荷,熟练驾驶人比非熟练驾驶人分配更少的精神负荷在换道过程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