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先分析捣固装置升降控制电路原理,然后根据电液比例阀平稳换向提出的要求,对现有的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并应用matlab软件搭建电液比例阀控液压缸升降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捣固装置升降控制系统实现了控制性能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ATO系统控制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ATO系统控制算法的智能性和高效性,在传统PID算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列车系统的非线性和复杂性,结合模糊控制理论能进行实时非线性调节的优点,提出了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ATO系统的仿真模型和算法控制模块。将两种算法分别运用到ATO系统中,对目标速度曲线进行跟踪,从停车精度、追溯性、准时性、节能性、舒适性五个方面对二者的控制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将模糊自适应PID算法运用到ATO系统中,列车的控制性能能够很好地满足ATO系统的各个性能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暖通空调系统中由于存在高度非线性,外部扰动,多变量等因素而难以控制的现状,提出一种利用模糊控制器的解析表达式实时调节PID控制器各参数的新型模糊PID控制算法。闭环系统中的模糊模型在发挥控制作用的同时,作为调节器实现了对PID控制器各参数的在线自适应调节,并且给出了具体控制算法设计。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这一新型模糊PID控制器具有超调量小,调节时间短,鲁棒性强等优良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列车自动驾驶(ATO)系统各性能指标最优问题,充分考虑灰色预测控制、模糊控制与PID控制各自的优点,提出一种改进灰色预测模糊PID控制算法。以准时性、舒适性、精准停车及能耗为指标,列车动力学方程为约束,构建列车运行多目标模型;然后采用遗传算法优化该模型,根据MATLAB软件得到列车运行目标曲线;最后利用Simulink模块搭建PID控制器仿真模型、模糊PID控制器仿真模型和改进灰色预测模糊PID控制器仿真模型,获得其对应的跟踪曲线。选用车型和线路仿真模拟,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灰色预测模糊PID控制算法比PID控制算法和模糊PID控制算法在提高列车运行的准时性、舒适性、停车精确性以及降低能耗方面更有效。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温控系统的控制品质,针对目前在大惯性、大滞后、非线性的温控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静态误差的问题,提出可变积分参数模糊PID控制方法。在模糊PID复合控制的基础上,增设模糊变积分参数控制环节。实时控制时采用分段控制的方法,先通过变积分规则库。对实测的系统误差与误差变化率进行模糊推理,在线调节积分参数;然后由模糊推理产生比例因子的调节规则,对比例因子实行调节,多项举措有效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效果。仿真研究表明系统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增强,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明显优于常规PID控制器,可推广到高精度要求的温控系统。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盾构在掘进过程中土仓压力保持稳定,消除因掘进速度和螺旋机转速引起的土仓压力波动,提出了一种采用模糊PID控制土仓压力的方法。首先,根据盾构的实际结构和控制原理,分别建立盾构土仓的数学模型,换向阀数学模型和液压马达的数学模型,然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传统PID控制模型和模糊PID控制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采用传统PID控制和模糊PID控制的2种模型的有效性,模糊PID控制仿真效果更优、收敛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7.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车厢内温度波动性较大,造成乘客舒适性降低,以及空调器件的经常损环.采用变论域模糊PID(比例积分微分)自整定控制方法降低车厢内温度的波动性,建立了地铁空调系统模糊PID仿真模型,利用Simulink进行仿真,并与常规的PID控制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DWL-48连续捣固稳定车的捣固装置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认为控制策略的滞后是导致设备现场使用故障的重要原因。以捣固架提升与下降控制为例,提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捣固装置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9.
地铁车站环境控制系统具有时变性、非线性、随机性、大滞后等特性,使其温度控制难以保证鲁棒性.通过对地铁车站对象进行建模分析,得出近似的传递函数;应用模糊控制算法进行变频控制,并与经典的PID(比例积分微分)算法进行仿真比较.根据车站对象的时交特性,改进了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该算法取得较好的鲁棒性能,可以作为地铁车站环境控制的适用算法.  相似文献   

10.
以2台HX_D1+100辆C80车辆为编组模式进行动力学建模,利用过渡模式下光滑卸载过程的不连续性,建立车钩力查表模型求取精确车钩力值,并结合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控制车钩力偏差和车钩力偏差变化率。仿真结果表明,受控对象实际值与目标值趋近一致,在精确建立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控制器能够有效地控制车钩力的加载、卸载过程的不连续性,确保列车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