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选取长江上游典型的港口工程项目,深入分析了长江上游直立式码头工程造价指标,通过对比长江中下游同类港口工程,分析长江中下游与上游直立式码头工程造价的差异;同时针对集装箱码头,分析了长江上游与长江中下游港口每单位通过能力造价指标,并进行综合对比.  相似文献   

2.
刘灵灵 《中国水运》2014,(1):297-300
我国已建成的码头建筑物中,有很大一部分结构损伤相当严重,其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因此对高桩码头检测方法研究是极其有必要的。根据《港口水工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和《港口码头结构安全性检测与评估指南》的相关规定和整理分析目前所掌握的码头构件检测资料,分析不同构件对应的检测方法,成果可为类似码头水工建筑物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长江中下游高桩梁板码头靠船构件为例,简述八十年代以来,大水位差的内河港口码头由钢立柱靠船构件到钢钢靠船桩靠船结构,直至目前采用的浮式靠船设施的发展历程,及各靠船设施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4.
邹玉光  孙萍 《珠江水运》2022,(7):113-116
目前,大部分散货码头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绿色高效港口的要求,码头技术改造成为提高码头装卸效率、通过能力、环保、节能增效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从技改原则、总平面布置、装卸工艺、水工建筑物、环保等方面对散货码头的技术改造方案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以实践工程为例,介绍皮带机廊道布置分析、堆场设备选择、绿色港口建设、智慧港区等码头技术...  相似文献   

5.
岳阳长江岸线全长163km,规划港口岸线长度43.5km,其中41.0km的港口岸线位于国家自然保护区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实验区内,长江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港口需求的矛盾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岳阳城区港口码头集聚和水上过驳严重危害了长江生态环境、割裂了城市与滨江景观岸线;危化品码头和普通货种码头交叉布置,港区功能分区混杂,港口布局不合理;港区"深水浅用"、"占而不用"现状严重,港口岸线利用效率低等。按照2018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江岳阳段考察时强调"做好长江保护和修复工作、守护好一江碧水"要求和贯彻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基本策略,文章结合岳阳港长江港域段港口腹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针对岳阳港长江港域段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了港口布局的优化方案,为沿江港口绿色发展规划和码头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港口码头梁构件的长期安全服役关乎整个码头结构的安全性,内河环境下由于混凝土碳化引起的钢筋锈蚀是导致码头梁构件强度退化的主要原因。位于长江上游的内河框架式码头常年处于相对湿度变化的服役环境且长期承受弯曲应力作用,将加剧码头梁构件的碳化进程,严重威胁码头整体结构的耐久性。依托长江上游某典型港口框架式码头结构,以综合考虑相对湿度变化和弯曲应力二者共同影响的混凝土碳化模型为基础,结合钢筋混凝土材料锈蚀钢筋截面积、锈蚀钢筋强度、受弯构件承载力时变模型,采用Monte Carlo随机模拟方法计算得到在设计使用年限50 a内码头梁构件抗弯承载能力时变概率分布。在此基础上经统计分析建立了内河框架式码头梁构件抗弯承载力时变概率模型,为内河港口码头结构的耐久性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某突堤码头开展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碳化深度、钢筋腐蚀电位、抗氯离子渗透性等耐久性指标的检测,系统分析了该突堤码头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构件劣化及混凝土腐蚀等情况,并结合《港口水工建筑物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中相关规定,对劣化混凝土构件进行寿命预测,为海港水工建筑物耐久性评价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长江岳阳段某散货码头由于年代较早,运营时间较长,原码头的工艺水平及水工结构型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吞吐量需求。本文依据业主要求及货种、吞吐量发展新形势,对该码头进行了升级改造两方案对比探讨,提高了港口岸线利用率,可供长江沿线其他中小型老旧散货码头升级改造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海港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问题,采用纤维增强塑料(FRP)筋代替传统钢筋,结合国内外相关规范,提出了港口工程中适用的FRP筋增强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计算方法,并对不同的设计控制指标进行了足尺寸构件力学性能试验验证,同时在某出运码头部分节段全部采用纤维增强塑料(FRP)替代钢筋工程试验,为解决港口工程耐久性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某港口码头工程实例为研究背景,在分析该港口码头工程相关内容的同时,对港口码头工程结构设计的重点问题进行研究,同时在阐述结构设计要点的基础上,就港口码头工程技术要点进行讨论,目的在于提升港口码头工程的建设质量,促进码头工程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徐俊杰 《水运工程》2006,(B09):62-67
大水位差架空直立式码头是出现在长江上游内河地区的一种新型码头结构型式。对该种码头的结构特点、结构型式及其适应性进行归纳,并对码头的桩基、上部结构及接岸结构等的设计和计算要点进行点评。  相似文献   

12.
肖乾 《水运工程》2018,(8):55-59
重庆果园港是具有代表意义的内河第三代综合性港口,具有规模大、承担运输货种多、环境影响因素复杂的特点。通过对果园港的规划定位、装卸工艺、码头结构形式、总平面布置等关键技术方案进行分析,介绍了设计过程的主要理念,总结了在新的形势下长江上游港口总体设计的要点,为同类型港口的设计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结合泰州港高港港区高港作业区沥青码头改扩建工程实例,通过对其平面布置方案的优化过程分析,提出了长江深水岸线充分、合理利用的必要性,并归纳了提高岸线利用效率所采取的一些平面措施。  相似文献   

14.
俞武华 《水运工程》2011,(11):71-77
在长江上游重庆港寸滩港区工程项目设计中,通过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在33 m大水位差、典型山区地形的建设条件下,首次成功地采用了集装箱岸桥装卸船工艺、空间框架式桩基码头结构、阶梯式集装箱堆场布置和较大的港内道路纵坡等设计创新技术,开创了大水差地区建设直立式集装箱码头的先例,促进了河港建港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国民  李琦 《港工技术》2013,(3):26-27,54
结合长江下游某高桩梁板式码头工程案例。针对高桩梁板式码头上部横梁表面早期裂缝产生和扩展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重点从结构设计、施工选材、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和加强养护条件控制等方面.介绍预防码头混凝土构件早期裂缝应采取的主要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罗健  程凯 《水运工程》2011,(3):67-70
受长江航道的自然地形水深和南京长江大桥通航净空的限制,港口物流服务的腹地纵向延伸和广域化辐射受到较大阻碍,因此,在长江下游河段新建的港口宜尽量兼备承接上游来船转运出海的功能和由海轮转驳江轮的功能。现行规范对于挖入式港池宽度已有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对于船舶进出于两码头之间的挖入式港池口门宽度还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从航道角度出发,引入航行漂角和偏航角概念,着力于阐述船舶进出于两码头之间的挖入式港池口门宽度的计算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长江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工程的实施,有力地提升了长江干线江苏段的航道通过能力。针对江苏沿江港口如何依托深水航道推动自身发展的问题,在分析深水航道对到港船舶大型化提升、航运成本下降、运输组织优化、沿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和畅洲水道航道条件、整合港口资源和优化布局、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临港产业布局、改善口岸通关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詹斌 《港口装卸》2006,(2):30-32
概述长江港口发展的基本情况,总结其发展的基本思路,分析在港政管理体制、港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岸线规划使用、港口通过能力、航道建设整治、港口建设投资、港口法制化建设、软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大力发展长江港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结合无底空心方块码头在长江内河的应用,提出空心方块码头结构计算与结构处理的关系与计算方法,为内河无底空心方块码头的应用及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梅燕 《中国水运》2007,5(10):33-34
长江港口通过多年大规模的建设,已成为沿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承担了沿江能源、外贸物资、石油、集装箱、煤、矿石等货物的运输任务。近十几年来是长江港口基础设施投入资金最多,基础设施建设最快,港口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港口吞吐量增长迅速,科技含量、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迅速提升的时期,港口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港口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如何综合考核港口发展状况是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