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太铁路下穿高速公路浅埋暗挖施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超浅埋隧道暗挖施工,着重对水平大管棚、中空注浆锚杆、隧道开挖等施工技 术中产生的一些具体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了总结,强调施工监测中信息反馈指导施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公路大断面风积沙隧道施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内蒙古境内公路大断面风积沙经棚隧道的施工,改进并完善了超前大管棚和喷射混凝土施工工艺,探讨了侧壁导坑法开挖法质隧道的可行性,同时总结出一整套经济,合理,安全的沙质隧道的施工方法,这对我国以后在地质施工,软弱围岩隧道的施工,或对隧道坍方段的处理方面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老山隧道位于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内建成最长的双向6车道公路隧道,单洞总长6805m,最大开挖宽度19.2m。其中软弱围岩占50%以上,隧道洞口段埋深较浅,以软弱泥岩为主,开挖跨度大,围岩白稳能力差。施工过程中在洞口采取了明洞暗做,用套拱、护拱和超前管棚提前进洞;在软弱围岩较多的洞身使用台阶分部开挖法、单侧导坑法和正台阶预留核心土法等多种开挖方法以及超前管棚,超前导管、超前锚杆等超前支护形式。最终安全保质完成了对这一断面大、软弱围岩较多、不良地质现象较多,且长度大的隧道洞身开挖的施工。目前此工程已完工,施工质量在多次检测中受到专家和检测人员的一致好评,工程被评定为优质工程。  相似文献   

4.
凉风垭隧道地质超前预报与监控量测综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凉风垭隧道施工可能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采用“以地质法为基础、以HSP声波反射法为主要手段的综合超前预报技术”实施地质超前预报。所进行的隧道净空收敛、拱顶下沉、锚杆轴力、锚杆抗拔力等监测和试验结果,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可靠信息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丰保卫  姚勐  王士成 《公路》2011,(10):224-226
综合广西沿海铁路南宁至钦州北段扩能改造工程茅车岭隧道工程实例,简要分析和总结了浅埋全风化地层管棚施工技术.为保证施工安全及检查管棚施工的实施效果,对隧道做了净空收敛量测、喷射混凝土应力监测、钢架应力监测和锚杆应力监测.  相似文献   

6.
隧道支护结构对控制围岩变形、保障施工安全至关重要。为研究支护结构参数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文中以九绵高速桂溪隧道为依托,使用midas GTS建立隧道模型,针对支护结构参数对千枚板岩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厚度、锚杆尺寸、排距和环形间距,以及管棚支护布设范围和注浆厚度等支护参数。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喷射混凝土厚度、提高锚杆长度、减小锚杆布设排距、减小锚杆环形间距、增大管棚支护施作范围,以及合理选择注浆厚度均能提高隧道围岩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全民 《隧道建设》2009,(Z2):38-44
隧道系统锚杆使用时应保证注浆饱满,满足新奥法施工锚喷支护的技术要求。为了解锚杆注浆饱满度及使用性能,试验小组在大别山隧道施工中进行了试用,试用结果证明,组合式锚杆施工工艺合理,可以确保注浆饱满,与传统的砂浆锚杆和普通中空锚杆相比,施工效率基本接近。通过对比分析,推荐选用组合式锚杆。  相似文献   

8.
熊玉朝  张镇国 《公路》2003,(10):6-10
对阳宗隧道锚杆设计、施工、检测及力学状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锚杆在隧道施工中加固围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青山隧道的Ⅱ、Ⅲ类围岩地段采用超短台阶法施工,Ⅳ类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法施工以及超前长管棚施工、超前小导管施工、超前锚杆施工的工艺。  相似文献   

10.
刘江  王军  徐腾辉 《隧道建设》2018,38(Z2):324-329
为了解决软弱围岩隧道机械化开挖后快速支护的难题,采用三臂凿岩台车、风动扳手等配套机具施作涨壳式预应力中空锚杆对围岩进行快速支护。通过在郑万高铁高家坪隧道软弱围岩段大断面机械化施工条件下涨壳式预应力中空锚杆的应用研究,总结出涨壳式预应力中空锚杆工作原理、工艺流程,通过注浆试验对比分析,提出适合的隧道锚杆注浆比例,并结合锚杆轴力监测和地层位移监测结果,表明该锚杆具有快速约束围岩、形成应力拱、减少围岩松动圈、保证围岩稳定的优势,能够有效保障隧道机械化施工的安全,并提高隧道机械化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1.
黄尚锦  叶欣欣  沙龙 《公路》2022,(5):272-276
九绵高速青龙桥隧道进口段围岩主要为炭质板岩夹薄层灰岩,岩体极破碎。基于CD法施工存在工效较低的问题,施工单位提出三台阶法施工以加快施工进度。隧道施工过程中,中台阶开挖完成后,部分区段初期支护水平方向收敛异常,局部有拱顶掉块现象,对隧道结构安全和洞内施工安全影响极大。针对现场情况,采用数值模拟方式分析施工存在的问题,同时对增设临时仰拱、加强缩脚锚杆等措施进行模拟,分析支护结构变形规律。通过现场实测数据验证,建议采用三台阶法施工时增设临时仰拱和加强缩脚锚杆。研究成果为该项目后续区段施工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十八跳隧道在施工中遇到挤压破碎带,围岩泥状松散等情况,文中介绍了小管棚短台阶法的设计与施工,解决了施工中的困难,取得了经济、安全、快速建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常用隧道锚杆锚固质量检测方法即拉拔试验法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锚杆(索)拉拔仪拉拔试验检测法,介绍了锚杆(索)拉拔仪的基本构造及检测原理,并应用于实际隧道工程锚杆施工质量检测中,分析了其检测效果和优点。  相似文献   

14.
张建国 《隧道建设》2014,34(8):731-736
结合鸡口山隧道工程,针对该溶洞隧道分别采用开挖回填法、超前注浆法和超前管棚支护法3种方法施工时,采用数值模拟分析对围岩变形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超前注浆法开挖时隧道围岩的变形最小,开挖回填法次之,超前管棚支护法最大,超前注浆法控制围岩变形的效果优于开挖回填法和管棚支护法。说明在开挖过程中,超前注浆法使开挖范围内的围岩稳定性得到了加强,有效地减小了溶洞对隧道围岩变形的影响,因此在鸡口山隧道中采用超前注浆法施工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15,(6)
二郎山隧道全长约13.4km,是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全线控制性工程,在大范围松散堆积体下进行浅埋、偏压隧道进洞施工。结合二郎山隧道工程实例,介绍了隧道进洞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提出了在浅埋偏压、大范围松散堆积体条件下,对隧道洞顶原地表堆积体采用自进式锚杆加固,隧道轮廓线采用超前大管棚注浆加固,对大范围堆积体坡脚增设C20混凝土挡墙反压护脚,同时在位于堆积体范围内的洞身增设钢管桩基础等技术措施,既可确保洞口边仰坡稳定,又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6.
隧道施工的新奥法是喷射混凝土和锚杆作为主要手段,通过量测控制围岩石变形,便于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的施工方法。通过葵岗隧道Ⅱ类、Ⅲ类围岩施工及地质不良地段处理等施工实践,认识新奥法设计与施工关系。  相似文献   

17.
老山隧道棚洞段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山隧道位于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内建成最长的双向6车道公路隧道,单洞总长6805m。棚洞建成后,山体稳定,结构安全新颖,保护了优美的自然环境,给南京老山林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完全达到了当初景观环保的设计理念。施工技术人员通过实践解决了在建设棚洞段过程中遇到陡峭边坡支护、溶洞密布和无现成施工经验可以借鉴的困难。本文介绍老山隧道棚洞段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8.
新奥法是以喷射混凝土和锚杆作为主要手段,通过量测控制围岩石变形,充分发挥围岩自承能力的隧道施工方法。文章通过葵岗隧道Ⅱ、Ⅲ类围岩的施工及地质不良地段处理等施工实践,阐述新奥法设计与施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谢春华 《中外公路》2002,22(5):16-18
目前,土层锚杆施工在地铁、深基抗挡土墙支护和其他市政工程上得以广泛应用,该文结合广州黄铺大道隧道工程基坑施工中使用土层锚杆的实例,介绍了土层锚杆的工作原理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0.
乌鲁木齐外环改建扩容工程新建蜘蛛山隧道与既有蜘蛛山隧道为平行小净距隧道,新建隧道施工不仅应考虑自身隧道安全,而且须考虑施工对既有隧道安全运营的影响。基于隧道施工揭示的围岩情况,依据试验段施工情况和相关监测数据,将原隧道设计施工工法CD法优化调整为台阶法;场地内隧道出洞口地势较陡,原隧道设计的出洞洞口段超前大管棚施工难度大,将超前支护优化调整为洞内超前注浆小导管。蜘蛛山隧道施工工法和超前支护的优化调整安全合理可行,同时提高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