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巨大的中国汽车市场正在由潜在变为现实,在市场的拉动下,汽车生产大幅度增长。最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形势喜人。根据汽车工业协会与国家统计局核实的数字,2001年生产汽车234.2万辆,比2000年的206.8万辆增长13.2%,2001年销售汽车237.1万辆,比2000年的207.8增长了14.1%,2002年,生产汽车325.4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38.9%,销售汽车324.975辆,同比增长37%。  相似文献   

2.
在经历了2004年的汽车政策年。2005年的汽车调整年.汽车工业依然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2005年,我国生产汽车570.7万辆,销售国产汽车575.82万辆,加上全年进口汽车16万辆左右的销量.我国汽车市场以近592万辆的总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消费国。  相似文献   

3.
2003年已悄然走过.汽车工业继续演绎着02年的旺盛增长态势,产销量均超额完成预期。03年全国共生产汽车444.37万辆,同比增长35.20%.其中轿车共生产201.89万辆,同比增长83.25%.载货汽车共生产122.96万辆,同比增长10.04%.客车共生产119.52万辆.同比增长11.94%,03年全国共销  相似文献   

4.
我国汽车零部件体系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丽娟 《汽车情报》2006,(27):18-23
1.汽车工业发展对零部件工业的影响(1)汽车工业带动着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自1999年起,我国汽车进入持续快速增长时期,2002年和2003年更是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2005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一大潜在市场。2005年汽车累计产销571万辆和57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6%和13.5%;其中乘用车产销393万辆和39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7%和21.4%,增速超过汽车。据预测,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需求量有望超过1000万辆,巨大的市场需求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中国汽车工业》2000,(1):40-40
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增长很快,1999年末已达1452.9万辆.比1990年增长163.5%,年均递增11.1%:与1990年相比,载客汽车(含轿车及客车)的保有量增长356.4%,普通载货车增长86.2%,专用载货车、专用年及特种车增长81.7%.客车增长最快:此外,私人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1990年占总保有量的14.8%,1999年占36.7%,1999年比1990年私人汽车所占比重增长2.48倍。至1999年末,我国汽车普及率  相似文献   

6.
《中国汽车工业》2000,(1):11-11
1999年,随着汽车工业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汽车工业实现利税总额亦呈现较大增幅。1999年实现利税总额318.5亿元(其中,税金212.0亿元,占利税总额的66.6%),比1998增长40.9%,是1990年的7.5倍:其中,汽车生产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80.8亿元,占利税总额的56.7%。七大汽车企业集团实现利润77.0亿元、税金105.3亿元,分别占利润、税金总额的72.3%、49.7%。  相似文献   

7.
王宇宁  蔡云 《汽车情报》2004,(23):43-46
近几年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汽车工业也加快了开放发展的步伐,汽车的产销量屡创新高,2003年我国汽车产业继续保持了超高速增长,全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439万辆,其中轿车共生产201.89万辆,同比增长83.25%。对比2002年,2003年中国汽车产量一年净增了119.25万辆、销量增加了114.27万辆:轿车产销量比2002年分别净增了92.81万辆和  相似文献   

8.
司康 《汽车情报》2008,(5):7-8,19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权威统计结果,2006年我国汽车产销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2007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是888.25万辆和879.15万辆,同比增长22.02%和21.84%。目前,我国汽车产量在世界排名第三,仅次于年产量达到1000万辆以上的美国和日本;在汽车消费市场,虽然目前尚没有权威机构公布实际车辆上牌数字,但根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信息,截止到2007年9月底,  相似文献   

9.
自2002年以来,汽车销售市场的持续火爆.不仅刺激着新品牌、新车型的争相入市.而且汽车经销商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0.
《时代汽车》2007,(2):33-33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最新发表的市场调查统计显示.2006年,日本汽车在欧洲的销量增长幅度较大.而韩国汽车的销量则在下降.  相似文献   

11.
继2002年汽车市场给人们意外的惊喜之后,2003年继续超速发展。2003年1—12月,全国累计生产汽车444.37万辆,同比增长35.2%;销售汽车439.08万辆,同比增长34.21%。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有望超过法国,成为全球汽车生产第四大国,汽车生产和消费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明显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时代汽车》2008,(11):14-23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持续、快速、全面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从改革开放前22年(1956-1977)全国汽车生产总和的125.25万辆,到改革开放之初1978年一年的14.9万辆,再到2007年一年的888.24万辆,我国汽车年产量名列世界汽车生产国的第三位、年销量名列世界汽车销售国的第二位。我国汽车工业正由世界汽车生产大国朝着建设一个汽车产业强国的新目标奋进。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是我国汽车工业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呈现出喜人的产销两旺、利润大幅增长的欣欣向荣局面。2003年,全国汽车生产量达到444.37万辆,同比增长35.20%;全国汽车销售量达到创纪录的439.08万辆,同比增长34.21%。中国汽车工业已连续两年实现30%的高速增长,增长的时间之长和速  相似文献   

14.
孔子云:五十而知天命。今年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天命之年,中阳汽车业备受关注,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刊发的研究报告,今年一季度.按销售收入排名汽车制造业首次成为我国工业第五大支柱行业。羊年过半,汽车市场在中国共同遭遇“非典”疫情的背景下.行业特性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5.
五、我国燃气(尤指天然气)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发展简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1关于燃气(尤指天然气)汽车1.1国际上可供借鉴的经验或做法1,1.1全球天然气汽车数量鉴于燃气汽车在环保性、使用经济性等方面的巨大优势,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清洁燃气汽车发展很快。据有关资料统计,2005年,全球天然气汽车总保有量约为500万辆,LPG汽车900万辆,约占全球汽车总保有量的1,8%。其中,以俄罗斯、意大利、荷兰、阿根廷等国的保有量最多。  相似文献   

16.
《中华汽摩配》2005,(3):14-16
一.2004年汽车市场发生新的变化以后。中期预测也将发生改变 2002年,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井喷”之后,许多机构对中国汽车市场预测过于乐观,如2010年将超过1000万辆,2020年将接近2000万辆。2004年,国内汽车市场增长速度陡降,从2003年的36%下降到16%左右。许多人认为这个变化是短期的现象,很快就会过去.中国汽车市场还会以较高的速度扩张。但是如果我们分析2004年汽车市场变化的原因,就会看出中国汽车市场在增长中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雅坤 《世界汽车》2009,(3):48-49
目前.受外部环境影响.小型化经济型汽车成为很多汽车厂商开发的重点,但是对于像凯迪拉克这种以生产大型豪华汽车为主的品牌.突然转向小型化汽车生产是很困难的,而不如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汽车的性能,并选配多种先进的科技装备.以使汽车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在2009年1月举行的北美车展上,凯迪拉克就为我们带来了一款高效节能的豪华跨界车——2010款凯迪拉克SRX。  相似文献   

18.
据阿海关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阿尔及利亚共进口各类汽车18.8万辆,其中通过汽车代理商进口159293辆,其他途径进口(投资、工程用等)28713辆。汽车进口总数比2005年降低了25%,主要是由于禁止进口3年以下二手车所致。汽车进口总额达20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减少21.7%。  相似文献   

19.
《中国汽车工业》2001,(1):37-37
2000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成效显,汽车市场需求不断增大,汽车产量呈现较快增长。全年共生产汽车207737l辆,比1999年增长13.3%。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重型载货汽车,产量达81324辆,同比增长74.2%,其占全国汽车产量的比例由1999年的3%增加到4%;其次是轻型客车,产量为256144辆,同比增长43.6%。  相似文献   

20.
《汽车情报》2005,(4):60-60
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我国累计进口汽车及其关键零附件163.3亿美元,增长13.1%。尽管进口金额有所增长,但同期进口车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却继续下降,2004年我国进口汽车整车总计17.71万辆,进口车占国内市场份额为3.37%,比2003年降低0.42个百分点。统计还显示,2004年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全年汽车产品累计实现出口81.56亿美元,同比增长73%,高于机电产品出口增幅30.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