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解决车辆纵向追尾碰撞问题,利用车联网技术,设计了基于车-车通信的车辆车速动态控制系统,在系统软硬件设计的基础上,实现了车辆之间的车速、位置等关键数据信息的相互共享,并且通过车载APP显示。系统通过对自车与前车之间的实际车距和理论安全距离比较,控制电机实现对本车的车速动态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避免车辆纵向追尾碰撞风险。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上预防恶性追尾事故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速公路上发生连续追尾碰撞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行车安全间距不够,文中根据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计算出不同车速下的最小行车安全间距,并指出驾驶员应根据天气、车辆技术状况等适时调整行车安全间距,以避免恶性追尾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速公路施工区的交通安全问题以及施工区普遍存在的持续时间较短、积累的事故数据难于满足统计分析要求的现实情况,探讨了基于交通冲突替代交通事故的交通安全分析方法.通过采集和分析处理高速公路半幅封闭施工区和单向超车道封闭施工区合流段和施工区段的车型、车速、车头时距等基于车辆个体的交通参数数据,提出了基于避免碰撞时间(TTC)的追尾冲突数计算方法和基于避免碰撞减速度(DRAC)的追尾风险度计算方法.应用上述方法评价了典型施工区合流段和施工区段的追尾冲突状况.研究结果表明,2种事故数据替代方法均可从不同侧面量化描述追尾冲突的发生状态.   相似文献   

4.
动态追尾与静态追尾的甄别是认定追尾交通事故责任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从现场范围、现场散落物的分布特点、现场痕迹的形态特点及肇事车辆的结合形态这四个方面来进行动态追尾与静态追尾的甄别。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汽车追尾事故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高速行车时驾驶员的视觉特性、不同车型的驾驶视野特性、车辆的自然加速、减速特性、驾驶员的操纵特性及车速的顺应特性5个方面分析研究了高速公路汽车追尾碰撞事故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李智安 《天津汽车》2009,(11):35-38
高速公路的事故类型中追尾碰撞占了很大的比例,因而开发车辆防追尾碰撞安全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分析了影响行车安全的各种因素,建立了安全车距数学模型,利用现代技术,构造了一种车辆防追尾碰撞安全系统。指出此安全系统能减少由于驾驶员分心和疲劳等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区追尾风险及其突出影响因素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区的追尾风险及其突出影响因素识别问题开展了研究.首先,采集和分析了处于高速公路半幅封闭施工区和单向超车道封闭施工区合流段和施工区段的车型、车速、车头时距等基于车辆个体的交通参数数据,然后引入了避免追尾碰撞减速率(aD)的概念并提出了基于aD的追尾风险度计算方法,进而归纳总结了追尾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4个用于描述追尾风险度与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模型.基于关系模型提出了应用灵敏度分析识别突出影响因素的方法.最后,针对典型半幅封闭施工作业区及单向超车道封闭施工作业区的合流区和施工区段,应用上述方法进行了案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8.
老车 《汽车知识》2010,(2):70-75
<正>30城区开车怎样防追尾?提醒1)雨天、冰雪天等恶劣气候行车时,应增大跟车距离,并降低车速,因为此时的制动距离是平常的两三倍。2)在车流中,可以和前车稍微左右错开一点,当然不要错开太多,不能压分道线。这样你就容易看到前面车辆的动态,而你后面的车辆也因为你的变化而错开了视线,很容易看到你前方车辆的动态,从而降低了被人追尾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基于碰撞相容性因素的车辆追尾事故深入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泉  李一兵 《汽车技术》2006,(Z1):72-75
为详细了解北京市追尾事故车辆的分类对比情况,基于车辆碰撞相容性因素构建了追尾事故的深入数据分析模型,包括追尾事故车辆的基本类型、结构形式及几何特征对比、车辆碰撞损坏特点、车内乘员伤害情况及其相关性等方面内容。利用真实交通事故案例对车辆碰撞相容性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为车辆追尾事故的预防与伤害减轻等项研究提供参考,指出今后研究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GA-SVM的汽车追尾预测方法.该方法选取行车间距、后车车速、前后车速差、汽车制动时间、制动减速度等5个因素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指标,选取追尾概率作为输出向量,通过建立SVM预测模型,并用GA进行参数优化,对汽车追尾概率进行预测.通过仿真值与预测值对比,证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车辆制动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安全跟车距离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设计开发了汽车追尾预警及自动减速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硬件电路和程序实现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行山区高速公路追尾事故预测并识别追尾事故突出诱导因素,在对两车追尾事故进行类别划分并确定出典型两车追尾事故的基础上,分析了典型两车追尾事故的事故率与线形指标、车速差、大型车混入率、交通量等单一因素间的相关关系。鉴于单一因素与追尾事故率间的关系不能准确描述追尾事故发生规律的缺陷,建立了线形与交通状态组合条件下的追尾事故次数负二项分布预测模型,并给出了模型变量弹性系数计算方法,用以确定追尾事故的突出诱导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线形与交通状态的追尾事故负二项分布预测模型能够对追尾事故进行准确预测,利用弹性系数计算方法确定出车速差、年平均日交通量(AADT)以及竖曲线半径为典型两车追尾事故的突出诱导因素。  相似文献   

13.
降速报警防追尾系统的设计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和制动降速时制动灯工作延迟时间,作者开发了降速防追尾系统。可提前控制制动灯工作以提醒后方驾驶员注意安全,以降低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专业和非专业驾驶人在不同类型城市道路上以不同速度跟驰情况下的追尾风险,设计了基于实验车的实验方案,实现了在真实道路交通环境下对驾驶人跟驰行为特性的数据采集,并以实测数据为基础,得出专业和非专业驾驶人在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上稳定跟驰状态下碰撞时间的分布函数,再结合判断安全跟驰状态的碰撞时间标准,建立追尾风险概率模型,评估追尾风险.研究表明,随着车速、速度差的增加,车辆的追尾风险不断增大.对于不同类型的城市道路,在相同的速度条件下,主干路上非专业驾驶人面临的追尾风险概率高于专业驾驶人,但在快速路上,专业驾驶人面临的追尾风险却高于非专业驾驶人;对于不同类型的驾驶人,专业驾驶人在快速路上面临的追尾风险高于主干路;而非专业驾驶人在快速路上面临的追尾碰撞风险却低于主干路.  相似文献   

15.
在汽车追尾事故再现分析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因素。针对汽车追尾事故碰撞速度计算模型,运用多元函数的不确定度理论,建立相应的不确定度分析方法,分别计算各不确定参数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然后通过标准不确定度的合成,最终得到车速估算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从而得出合理的车速估算结果。文中结合一个典型车速分析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提出纯电动汽车受到追尾碰撞时乘员舱结构稳定性及电安全性能的相关要求;针对某纯电动汽车追尾碰撞安全性能开发,参照GB 20072-2006对燃油车追尾碰撞的强制性要求,建立整车追尾碰撞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基于分析结果指导纯电动车追尾碰撞安全性能优化设计。结果表明,针对纯电动汽车追尾碰撞,后部车身结构的安全性能设计需遵循逐级变形压溃的原理,充分提高变形吸能区的吸能效率;保证动力电池包固定结构及其周围结构的稳定,使其免受刚性结构挤压,同时避免挤压乘员舱。实车后碰撞试验结果显示改进后的车辆可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17.
王保成 《驾驶园》2011,(9):86-86
近期.在宁夏石嘴山市207县道29km处发生一起车辆追尾事故。当时.一辆重型自卸货车轮胎损坏停在路边,货车司机请来流动补胎车辆进行修理.但当时车后没有摆放警示标志,一辆农用机械车驾驶员缺乏观察且车速较快,一头撞到维修车辆上,造成两车损坏.所幸没有人员受伤。交警提示:车辆因故障停在路边,一定要打开危险警示灯.摆放警示标志,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8.
车辆追尾碰撞避免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理论建模的基础上,讨论了实现追尾碰撞避免的主要影响因素,即跟车距离测试技术,行驶环境,驾驶员因素以及追尾碰撞报警方式和报警频度,并指出了追尾碰撞避免技术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汽车与安全》2009,(4):59-59
追尾相撞事故发生频发的原因:一是惟恐其他车辆加塞或自行车、行人穿行而采取紧随前车行驶的方法,前车刹车,后车刹车不及:二是后车驾驶人精神不集中.前车刹车情况发现晚.采取措施慢;三是超车或借道行驶时不注意安全距离,强行超车变更车道发生追尾碰撞:四是前车刹车灯或后车制动系统不合格等。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中,因跟车行驶不当而造成的追尾事故呈上升趋势。为保证部队车辆的跟车行驶安全,避免追尾事故发生,军车驾驶员朋友们除了要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外。还应特别注意以下5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