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对材料性能随时间变化规律、荷载变化规律以及结构损伤对结构承载能力影响进行了分析。以一座旧桥为例,提出了基于材料性能变化、考虑可能发生多破坏模式的可靠性评估方法,概念明确,考虑影响因素合理全面,与专家经验相结合进行评估使评估结果更合理。  相似文献   

2.
系统可靠性分配是供应链可靠性运作过程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对于供应链的成功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借鉴机器零部件的可靠性分配方法,根据可靠性工程中可靠性成本函数的概念,构建了汽车供应链可靠性预估成本函数;结合供应链的结构特征,建立了汽车供应链可靠性的分配模型,最后构建了以重要度最大单元为搜索单元逐步迭代的算法。这种新的简易算法,更易应用于汽车供应链的可靠性分配,为汽车供应链的成功运作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传统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分配都是基于独立失效系统模型,但是在实际工程中,机械系统往往会受到共同的载荷、共同的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将Copula相关性函数引入到可靠性分配中,并利用MATLAB软件中的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分配,为机械系统可靠性分配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变速器可靠性优化设计的必要性,建立了变速器系统可靠性分配模型,提出了变速器齿轮传动可靠性优化设计的方法和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5.
宰玉  张代胜 《北京汽车》2018,(3):29-32,46
以某重型商用车为例,针对单独应用故障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FTA)或者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进行可靠性分析的片面性,提出了基于FTA和AHP的综合可靠性分析法。通过FTA定量分析求出事件临界重要度,并得出系统薄弱环节后,将FTA中的基本事件及重要度结果作为层次分析法的分配基础,建立AHP模型进行可靠性分配,逐层计算系统和零部件故障率,并通过FTA验证分配后系统是否达到可靠性目标。该方法既能分析系统薄弱环节,也能提出可靠性分配方案并进行验证,可有效地应用于复杂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为保障桥梁施工的安全可靠性,预防施工过程中事故的发生,结合大悬臂双向顶推钢混组合梁桥施工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CCRAA熵值模型的风险评估方法.依据双向顶推钢混组合梁的施工工序及专家宝贵经验,综合考虑多维不确定风险因素,对项目整体进行了全面风险源辨识,并建立了风险层次分析模型.运用引入修正系数的LEC法...  相似文献   

7.
网联自动驾驶车辆(CAVs)与人工驾驶车辆(HDVs)混行的交通发展模式会促进城市路网容量发生变化,为解析混合交通流对城市路网容量可靠性的影响,构建了智能网联环境下城市路网容量可靠性双层规划模型。为表征CAVs信息获取与自动驾驶的能力,假定CAVs遵循系统最优原则选择路径,而HDVs则根据自身经验选择路径,基于二者路径选择的差异建立描述混合交通分配的下层模型,刻画智能网联环境下的混合交通流分配特性。并且,为了快速求解大型路网交通分配,将下层混合交通分配模型转换为非线性互补下问题进行求解。考虑到实际路网的随机性,以及路网道路通行能力并非固定值,运用具有多种相关性的均匀随机分布理论,建立了的描述城市路网容量可靠性的上层模型。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分析不同CAVs渗透率下的路网容量可靠性,并进一步解析各路段对路网容量可靠性的敏感度。结果表明:当需求水平d > 0.5时,路网容量可靠性开始降低;当d > 0.7且CAVs渗透率λ=0时,可靠性小于0.4;当d > 0.7而λ=1时,可靠性接近1,说明CAVs可增强路网容量可靠性。研究还发现,当需求水平处于0.7~1区间时,渗透率的变化对路网容量可靠性有显著的影响,但随着需求的增大,路网处于超负荷状态,渗透率对路网容量可靠性影响较小。此外,CAVs渗透率从0增加至1的过程中,路网中存在“道路容量悖论”现象的道路从19条下降至3条,且当λ=1时路网中仅有1条道路出现了显著的“道路容量悖论”现象,拥堵严重。表明CAVs渗透率的增大可以显著改善路网中的“道路容量悖论”现象,减少路网容量可靠性的波动,提高路网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站场规模的确定是公路运输枢纽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目前主要依靠专家经验进行,缺乏科学性的理论方法指导。在对站场规模影响因素合理量化的基础上,提出了χ-GM模型及算法,这种算法基于交通区划分和适站量预测,通过迭代计算将各交通区的适站量分配到各个站场,然后计算得到站场规模。χ-GM算法在重庆市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9.
汽车零件的可靠性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三才 《汽车科技》1995,(5):1-4,21
评述了常规的按静强度或经验类比设计方法的不合理性,以EQ1090F载重车的后桥壳为例,探讨了可靠性有限寿命设计方法在减轻质量方法所存在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汽车制动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欢  吴阳年 《北京汽车》2011,(1):39-41,46
根据专家的设计经验,利用面向对象方法创建汽车制动专家系统。说明了汽车制动专家系统知识库的建立方法,并讨论不同的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和调用的方法。最后通过某车型参数对汽车制动专家系统进行测试,结果验证了汽车制动专家系统的正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汽车质量索赔信息与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质量索赔信息来源于汽车生产企业的特约维修站,可以从多方面对汽车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和分析。分析 了质量索赔信息的内涵及其与可靠性的关系,以一国产轿车为实例阐述了基于质量索赔信息的可靠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根据汽车可靠性工程数据,对其进行可靠性定量分析时,应该首先判别可靠性数据的分布规律。汽车可靠性工程数据的分布规律具有模糊集合的性质。本文探索了用模糊模式识别法识别汽车可靠性工程数据的分布规律,简单易行,实用。  相似文献   

13.
汽车可靠性涉及汽车设计、试验、制造、运输、贮存、使用及车辆维护等内容,是汽车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汽车可靠性分析在可靠性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1],在此基础上,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汽车的可靠性发展历程;其次,对不同的可靠性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汽车可靠性设计进行了简要说明;最后,文章对我国汽车可靠性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汽车EPS系统可靠性Fuzzy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汽车EPS系统故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以Fuzzy理论为基础评价EPS系统可靠性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一种评价EPS系统可靠性的方法,为汽车EPS系统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军 《客车技术》2010,(3):45-46
介绍了利用有限元疲劳分析方法对汽车副车架进行疲劳评价的关键因素,包括有限元网格划分方法、材料属性以及典型工况的选用等,并利用该方法对某副车架疲劳寿命进行分析,通过与台架试验结果对比,阐明了副车架虚拟设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汽车制动功能失常故障树仿真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喻全余 《汽车工程》1997,19(5):307-320
本文采用Monte-Carlo随机抽样方法,建立汽车制动功能失常故障树仿真模型,编制出故障桎仿真程序SFTA,求出该系统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累积换效及各底事件重要度。同时借助于故障树仿真程序对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不仅能解决故障树分析中部件为非指数分布所遇到的困难,而且能够从仿真的运行过程中,观察到系统内部部各部分对整个系统可靠性所产生的作用,对于整体提高汽车制动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白车身模态分析是车身动态特性分析的基础。工程上常采用仿真计算和试验测试2种方法识别白车身模态参数。这2种方法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共同指导和改进设计。文章通过仿真建模计算了某车型白车身的模态频率,将计算结果和试验测试相比较,并采用相关性分析的方法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同时对比了不同焊点类型对于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白车身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仿真计算所采用的模拟方法是合适的,为内部仿真建模指导规范的建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汽车半轴凸缘的可靠性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张义民  林逸 《汽车技术》1997,(9):7-8,56
在基本随机变量的概率特性已知的情况下,采用摄动法对汽车半轴凸缘进行可靠性设计,并编制了实用的计算程序,可以方便准确地得到汽车半轴凸缘的可靠的可靠性设计参数,此方法对机械零部件的可靠性设计具有通用性。  相似文献   

19.
Technicians have been going through trial-and-error processes to solve very small or micro deformation on automobile hood during the painting proces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systematic improvement procedure which can replace the time-consuming trial-and-error method to reduce defects, an accurate analysis of how micro deformation occurs during the painting process is needed. We have utilized a stiffness scanning method in automobile hood and reverse engineering to build up a reliable and accurate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procedures. We measured the load-stroke data at critical locations on automobile hood through stiffness scanning to determine material constants closest to the measurement by assuming several critical hood parts, such as sealer inside the hood, hemming part, spot weld part, and other uncertain joints, as virtual elastic materials. After sett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alytical and measured load-stroke data as an objective function, we computed and minimized it by using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and partial differentiation of the object function. As a result, by obtaining the reliability was over 91%, which showed a strong correlation between analysis and measured results. By comparing the actual strain measured in real painting lines with calculated strain, we confirmed the validity of our structural analysis method.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proper analysis tool could be utilized in determination of optimal locations of supports during the paint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某汽车公司近3年来所做的整车可靠性试验数据,借助可靠性理论方法与数理统计手段,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分析了该厂所生产的QE6440型轻型客车的故障规律,阐述了该车质量上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了影响其可靠性水平的主要因素,最后对提高该车型的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