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光林 《时代汽车》2008,(12):78-80
作为长城汽车第二款轿车产品,“炫丽”以合资品牌作为竞争对手,让人们领略到了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一争高下的勇气和胆略。  相似文献   

2.
《汽车导购》2007,(7):58-65
汽车市场的火爆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欣喜地看到,自主品牌较过去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不仅仅表现在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上,从研发设计能力、产品制造工艺、与合资品牌的竞争以及涉足海外市场等方面都让人感受到了自主品牌崛起的信心和希望。  相似文献   

3.
连续10个月同比下滑!前不久公布的上半年汽车产销数据着实令合资自主品牌尴尬不已。细数下滑品牌,尽管主要集中在轿车细分市场,却也真实地反映了轿车领域合资自主品牌目前所处境地。结合当前仍有车企不断推出合资自主新车的形势,不能不为众车企所表现出的热情担忧。讨巧没讨好无论相关决策者有多么美好的初衷,合资自主品牌的诞生从一开始就有着鲜明的“讨巧”意图。合资公司通过购买、引进外方产品技术平台,重新开发出知识产权归属于合资公司的品牌、车型。这种也可以称作为“混血”自主品牌的产物,显然是为了降低成本,同时不失“合资范儿”。  相似文献   

4.
汽车自主品牌是指汽车企业自有的品牌,并拥有商标专用权和产品知识产权。合资自主品牌是指由汽车合资公司通过引进外方技术或利用自有产品技术平台,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新开发,打造出的部分或全部知识产权属于合资公司的品牌及车型。  相似文献   

5.
正Q: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评选历来是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同台竞技,此前都是合资品牌占多数,今年来的自主品牌数量最多,占40%。请对比评价下自主品牌发动机与合资品牌发动机?发动机的开发,跟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是一样的,有一个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开发的过程。随着我们整个汽车工业研发能力的增强,发动机的研发能力也在增强,跟合资品牌的差距也越来越小,现在自主品牌好多优秀发动机产品,一点也不比全球的发动机差。  相似文献   

6.
王占强 《世界汽车》2011,(9):110-115
自主品牌SUV车型的安全性是消费者普遍担心的问题。在C—NCAP历年来的测试中,自主品牌SUV车型的成绩普遍不太理想,和合资品牌及进口品牌SUV产品相比有不小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在合资品牌疯狂地进军两厢车市场的时候,我们的自主品牌也没有就此善罢甘休。  相似文献   

8.
我们是引进外资来发展自己的民族品牌,虽然我们合资了,但我们做出来的还是民族品牌,吴越俊告诉《时代汽车》。"我们和部分乘用车的合资方式是不一样的,他们的合资方式是引进国外的品牌,自己出资金和市场,而我们是引进外资来发展自己的民族品牌,两者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虽然我们合资了,但我们做出来的还是民族品牌,理念和出发点都不一样",谈及福田与戴姆勒的合资,坐在总裁办公室中的吴越俊手握茶杯,语气平缓的说道。2013年2月18日,福田与戴姆勒  相似文献   

9.
QQ单元     
燃烧 《汽车杂志》2009,(8):314-314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我们得到许多,也失去很多。就汽车而言,我们花了很多钱买了外资汽车品牌的使用权,就现状来看,我们在合资品牌的产品上套上自己的外壳,也属于无奈,因为我们要好好利用拿金钱换来的东西,只是我们没有利用好而已(韩国就利用的很好)。我们车迷不是汽车生产的决策者,而少数的汽车生产决策者却又拿不出什么满意的汽车产品,  相似文献   

10.
张韵 《轿车情报》2012,(4):154-159
作为第一辆换上“北”字新标的北京汽车,似乎让我们等得实在太久了。北京汽车有着多年合资品牌的经验,之前收够萨博又闹得满城风雨。而合资多年的北京汽车到底会造出怎样的自主品牌家轿呢?我们很期待……  相似文献   

11.
颜树泉 《汽车情报》2006,(32):24-32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与汽车市场的运行密切相关,当汽车市场高速增长时,发动机的产销量也随之增长,反之亦然。2006年1-9月份,由于乘用车的高增长带动主要为其配套的汽油发动机产销量的高速增长,但是我们也应看到,2006年前9个月汽油发动机的增长主要是由合资品牌的高增长带动的,而自主品牌发动机的产销增幅远远低于合资品牌增幅,从而导致了合资品牌在汽油发动机总产销量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自主品牌所占比重同步下降。  相似文献   

12.
《汽车驾驶员》2009,(11):72-73
在以往的年度车评选中,从未出现像今年这样自主品牌与合资车型争奇斗艳的情形。而我们的眼中,近几年自主品牌的进步是有目共睹且足以令我们自豪的  相似文献   

13.
近日,福田汽车与戴姆勒公司签订《商用车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一个总投资额超过60亿元的汽车生产基地将于年内在北京怀柔区挂牌运营。双方将在中国设立中重卡合资公司,将生产福田欧曼中重卡产品和戴姆勒许可的重卡发动机,合资公司中的福田产品将使用福田欧曼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4.
陈晓凤 《汽车情报》2007,(35):11-12
换标热后的忧虑 2007年是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扬眉吐气的一年,其产销售量突飞猛进,在市场争夺战中几乎与合资品牌打了个平手。然而提升产品内涵的创新能力却不容乐观,诸多自主品牌依然没有走出模仿阴影。  相似文献   

15.
卷首语     
《汽车杂志》2009,(9):10-10
在合资品牌汽车和进口品牌汽车横行中国乘用国市场七八年之后,我们终于可以看到一个可以代表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生产的新兴力量的崛起。  相似文献   

16.
产品是永远的王道,提高产品质量,树立产品的良好口碑,才是占领市场的不二法宝。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以低价位的优势,在二三线市场占有相对优势。前段时间.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会长徐秉金、中欧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副秘书长欧阳敏提出的“让开大路。占领两厢”的观点,被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引起强烈反响。然而,二三线市场就是自主品牌的一亩三分自留地吗?市场是企业的命脉,有市场的地方,就有企业的虎视眈眈。随着二三线市场购买力的提升,品牌意识的增强,尤其是合资品牌价位的拉低,自主品牌汽车的自留地——二三线市场正在被合资品牌汽车蚕食。  相似文献   

17.
陈鹏 《摩托车信息》2011,(10):22-23
2011年,是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的一个动荡之年。整体销量下滑、"国Ⅲ"产品涨价、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国Ⅲ"政策切换等因素的影响给各大厂商带来不小的压力,市场表现一度疲软,合资品牌也因此受累,表现平平。而就在近期,为了拉动市场销量,盘活品牌人气,雅马哈、本田等合资品牌都选择旗下某些特定产品进行低价促销,价格区间在5000元~6000元,直逼国内自主品牌的主流产品价格线,一场价格战在所难免。那么,这是合资品牌战略发展规划的有利部署?还是拉动销量的无奈之举呢?本刊选取了部分区域市场的合资品牌经销商进行电话采访,意欲看清这次降价行动给市场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汽车杂志》2012,(9):254-259
它们都是自主品牌当中的新秀,同样拥有相当不俗的品质,虽然与合资品牌相比依然有距离,但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这段距离在缩小。  相似文献   

19.
王黎民 《轿车情报》2007,(10):20-21
在合资品牌中,中外品牌同时存在的现象并不少见,但能积极发挥品牌相承效应的着实不多,而郑州日产的自主开发产品御轩、奥丁的上市,是否能改变这一现象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市场上,紧凑型轿车是主流的家用轿车,销量最大,竞争也最激烈。之前,这块市场是合资车型的天下,卡罗拉、速腾、标致307、思域等车型都是中国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产品。自主品牌阵营中,还没有一款车能够拿出来和这些合资品牌的车型正面竞争。然而随着荣威550的上市,这种格局终于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