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各客运企业的营运客车等级正逐渐提高,不仅增强了车辆行驶中的安全性,也提供给旅客更高的乘坐舒适感;同时也要求营运驾驶员按照规程驾驶车辆,否则不仅不能充分体现高档客车的舒适性特点,而且会由于驾驶员的不规范操作造成车辆的严重故障。  相似文献   

2.
王培祥 《运输车辆》2011,(9):124-126
纵观近年来我国商用车行业发展轨迹不难发现,国产商用车在不断提高车辆可靠性、安全性的同时,开始更关注于车辆的经济性和舒适性。国内商用车用户在经历了"能用即可"到"舒适至上"的思想转变后,开始对车辆的操控性能,特别是车辆的换挡操作产生了更高的诉求。  相似文献   

3.
鉴于在车辆换道切入的场景中,自动驾驶车辆容易出现频繁的误减速、误避让,而造成通行能力和乘员舒适性的下降,提出一种基于主旁车动态博弈的切入场景决策规划算法。在行为决策层,根据切入场景中主旁车的冲突性关系,联立相关车辆运动方程建立整体系统的运动模型,构建考虑旁车状态的切入博弈模型,设计安全性和舒适性收益函数,进行驾驶行为博弈,输出行为决策结果。在轨迹规划层,根据车辆间距构建避障约束条件,以Sigmoid函数轨迹的变曲率和速度切向矢量的时间分量来构建车辆动力学约束。同时以加权收益方式联合考虑驾驶习惯和舒适性等需求,建立轨迹规划数学模型,求解得到满足上层博弈决策要求的运动轨迹。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初始条件下主车与切入的旁车能进行多种形式的合理的交互决策,准确完成切入场景下的运动规划任务,车辆能准确跟踪输出的轨迹,更符合一般驾驶习惯,提高了车辆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4.
乘坐舒适性是决定乘客对智能车辆接受度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提升智能车辆的舒适性,服务智能驾驶控制算法的设计和优化,开展了基于乘客主观感知的实车乘坐舒适性试验,试验中驾驶人驾驶传统车辆执行多次换道操作,获取了60名被试乘客对换道操作的舒适性评价数据,并采集了车辆的运动数据。选取换道时横向最大加速度、回正时横向最大加速度、横向最大加加速度、横向加速度转换幅值以及横向加速度转换频率这5个车辆运动参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单因素分析法分析了这5个车辆运动参数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采用接收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法为不同晕车易感性的乘客分别确立了这5个车辆运动参数的舒适性阈值,并根据岭回归分析法确定了不同参数对乘坐舒适性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所选取的5个车辆运动参数对乘坐舒适性具有显著影响,易晕乘客的舒适性阈值小于不易晕乘客的舒适性阈值,在换道过程中,换道时横向最大加速度、回正时横向最大加速度和横向加速度转换幅值是影响乘坐舒适性的主要因素。最后根据车辆运动参数和乘客生理特征参数建立了基于动态时间归整(DTW)和K最近邻(KNN)算法的乘坐舒适性预测模型,该模型对乘坐舒适性的预测准确率为84%,可用于智能车辆控制算法的舒适性判断。  相似文献   

5.
《汽车导购》2013,(11):127-127
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为中国汽车市场提供创新的车辆安全、舒适及驾驶辅助解决方案,涵盖主动安全、被动安全、驾驶员辅助和助力器在内的四大业务领域。在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基础上推出了驾驶员辅助系统,可以满足人们对于车辆安全性和舒适性越来越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车辆的振动舒适性不仅影响乘客的乘坐体验,对于雷达车等装载精密设备的特种车辆而言,车辆的振动噪声还会影响雷达的正常工作或降低指挥官间的沟通质量。车身附加结构阻尼是改善车辆乘坐舒适性的一种有效措施,以某类雷达车车身地板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附加结构阻尼层的布置优化方法,认为拓扑优化设计方法是附加结构阻尼层优化布置的有效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附加自由阻尼层的局部约束化优化方法,探讨了局部约束化对自由阻尼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影响轿车乘员舒适性的有关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述评,从道路和环境,车辆悬架特性和结构性能,乘员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索影响轿车乘员舒适性的内在原因,并提出了改善轿车乘坐舒适性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将车辆和桥梁视为2个分离子系统,分别建立车辆和桥梁的振动方程,通过车桥接触点的位移协调条件及相互作用力相等原则将车、桥振动方程耦合,采用Ansys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中的APDL语言编制了该车桥耦合时变系统振动方程迭代计算的命令流,计算汽车通过公路简支梁桥时的车辆、桥梁动力响应,探讨车辆重量、悬架刚度、轮胎刚度,桥梁抗弯刚度与阻尼,行车速度、路面等级等因素对车辆走行性及乘坐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车重的增加,车辆走行性和乘坐舒适性增加;随车辆悬架刚度和车辆轮胎刚度增大,车辆走行性变差,乘坐舒适性降低;桥梁参数对车辆走行性和乘坐舒适性的影响较小;随行车速度提高,乘坐舒适性降低;路面等级越差,车辆走行性和乘坐舒适性越低。  相似文献   

9.
《世界汽车》2008,(2):138
1月7日,上海通用汽车正式推出全新08款雪佛兰景程,并在各地雪佛兰经销商处开始销售。08款雪佛兰景程在保持原有产品价格不变的基础上,对原有的舒适手动(SE MT),舒适自动(SE AT),豪华手动(SX MT)和豪华自动(SX AT)四款车型进行了全系升级。进一步强化了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配置。新增的前排侧安全气囊以及预紧式安全带加上副驾驶座安全带提醒装置,使车辆的被动安全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10.
刘波 《汽车与配件》2007,(39):42-45
随着人们对车辆乘坐舒适性要求的提高和我国客车悬架技术的发展,空气悬架在客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传统的空气悬架控制模式是采用机械高度阀,即通过高度阀阀门的开启调节对空气悬架气囊的充放气,从而保持车辆恒定的行驶高度。随着系统应用的推广和车辆控制技术的发展,电子控制逐渐取代传统的机械控制电子控制系统,不仅提高了操作的舒适性和反应的灵敏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车桥耦合振动是影响行车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为了分析通行车辆的安全和行车的舒适性,对药湖高架桥进行了车桥耦合振动分析。采用模态综合分析方法和Newmark-β数值积分方法分别计算了不同桥面不平度、不同车辆行使速度情况下的车辆响应,结合微型轿车模型,给出了舒适性评价。  相似文献   

12.
故障现象:车辆换挡时冲击很大,舒适感较差。  相似文献   

13.
在德国大众途锐舒适系统控制单元中,有着许多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自行设定的选项,这些选项与功能不但能够保证车辆使用便捷,甚至还能加强车辆行驶中的安全性能。本文将着重介绍途锐舒适系统控制单元中的15km/h车辆自动落锁的功能设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车辆座椅是直接关系到乘员驾乘安全、舒适和工作效率的关键部件,座椅舒适性的研究已成为车辆座椅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介绍了汽车座椅静态舒适性、动态舒适性的概念,通过对舒适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最佳的设计方法来提高汽车座椅的乘坐舒适性,为汽车座椅设计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汽车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减振器作为汽车底盘关键零件,通过吸收车辆经过凹凸不平路面所引起的振动,起到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和舒适性的作用,其品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车辆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减振器的异响问题直接影响着用户乘坐的舒适性,严重时会影响零部件使用寿命甚至是车辆安全。采用车辆下线检测是试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包含静态检查和动态路试。其中动态路试是发现异响类问题的最佳方式。通过对某新开发车型减振器在路试环节暴露的异响问题进行排查分析,结合底盘异响类问题排查经验,采用鱼骨图分析法和七钻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旨在为发生异响类问题提供排查方法,提升针对类似问题的解决效率。  相似文献   

16.
杨旭  李睿  刘书豪  李晓章 《公路》2022,(8):102-108
目前山区简易刚性悬索桥的振动舒适性问题越来越突出,而考虑车致桥梁振动影响行人行走舒适性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分析通行车辆引起悬索桥振动响应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某山区悬索桥为对象,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6种车辆荷载工况下的桥梁结构振动响应,并结合ISO2631标准和德国EN03规范对桥梁结构的振动舒适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按照ISO2631标准,所有车辆荷载工况下的桥梁振动加速度响应均方根值位于0.31~0.635 m/s2,处于“中度舒适”范围,结构的振动舒适性满足规范要求;而按照德国EN03规范,在工况1~4车辆荷载条件下,桥梁结构的竖向加速度峰值满足规范要求,行人行走处在“中度舒适”范围内,但是在工况5、6车辆荷载条件下,结构有部分位置竖向峰值加速度不满足规范要求。为了保证行人在桥上行走的舒适性,在未来设计当中应当限制过桥车辆的荷载以及车辆的行驶速度,同时要加强对桥面的养护,防止路面出现破损以致加大车辆对结构的振动作用,影响行人行走的舒适性。  相似文献   

17.
<正>NVH是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英文缩写。车辆NVH特性的研究是一项针对车辆的某一个系统或总成进行建模分析,不仅仅适用于整个车辆新产品的开发过程,而且适用于现有车型改进舒适性的研究。找出对乘坐舒适性影响最大的因素,通过改善激励源或控制激励源的传递来提高乘坐舒适性,是国际各大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关注的问题之一。摩托车NVH技术研究的内容包括噪声、振动与舒适性,是衡量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性问题,NVH给消费者的感受是最直观的。  相似文献   

18.
电涡流缓速器,目前主要应用于各种大型客车、城市公交车辆及重型货车上。电涡流缓速器安装在车辆的主传动系统中,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实现无接触制动。安装电涡流缓速器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延长车辆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从而大幅度地降低车辆的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19.
风环境下大跨度斜拉桥上的车辆驾驶舒适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风环境下行驶于大跨度桥梁上的车辆驾驶舒适性评价体系.在综合考虑汽车-桥梁系统空间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能够考虑桥梁的静风响应、抖振响应、汽车-桥梁耦合振动、系统的时变特性以及结构几何非线性和气动荷载非线性影响的风-汽车-桥梁系统空间耦合分析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风环境下桥梁上通行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及驾驶舒适性;建立了车辆驾驶员位置处驾驶舒适性评价方法,并采用ISO 2631-1-1997标准对不同路面粗糙度下行驶于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车辆驾驶舒适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路况越差,车辆的驾驶舒适性越差,且所计算工况下车辆的竖向和侧向驾驶舒适性均满足ISO 2631-1-1997标准.  相似文献   

20.
吴建华 《运输车辆》2013,(23):36-37
为摆脱困境,化解压力,客运企业必须加大车辆更新力度,提高客车选型水平,并要兼顾客车运行效率、安全舒适性、技术水平和运营成本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车辆结构调整,提升客车运行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