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车辆问的安全距离,即跟车距离,是指跟车行驶时前后两车之间应保持的纵向安全距离及会车、超车时车与车之间应保持的侧向安全间距。跟车距离过小、过大都会影响安全行车,成为事故隐患。因此,对于刚刚上路开车的新手,如何把握这一安全距离,对安全行车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超车和被超车是每个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都会遇到的情况,然而如果不能正确安全的超车,会带来多少不安全的因素,危害又有多大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名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防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第四十三条规定:"同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后车应当与前车保持足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的安全距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超车:(一)前车正在左转弯、掉头、超车的;(二)与对面来车有会车可能的;(三)前车为执行紧急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的;(四)行经铁道路口、交叉路口、窄桥、弯道、陡坡、隧道、人行横道、市区交通流量大的路段等没有超车条件的。"  相似文献   

4.
计算超车视距的“三过程五距离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的超车实际上存在压线尾随,加速行驶,匀速行驶三个过程,文章以此为基础,以319线长沙至益阳境为试验路段,运用统计学,交通工程,运动学等原理提出了计算中国平微二级公路超车视距的“三过程五距离法”,视距值较原部颁标准有较大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智能车辆的行车安全性,基于人工势场法,通过分析超车驾驶行为规律,建立超车最小纵向安全距离及其约束模型,提出新型障碍物虚拟力场作用域,引入基于前车工况的斥力系数和调节因子,设立虚拟局部目标点,建立了改进的路径规划模型。利用MATLAB和CarSim软件联合建立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路径跟踪仿真平台,对改进模型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路径规划模型安全有效地实现了智能车辆的超车行为。  相似文献   

6.
车辆运行过程中,超车或会车是常见的现象,每一次超车或会车,都增加一次与其它车辆接近的机会,就会多一次危险。因此,驾驶员在行车中应多留点神,确保超车、会车安全。……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安全》2008,(5):72-73
驾驶汽车在道路上行驶.超车是在所难免的事情。正常地、安全地超车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办事效率.而违法地、错误地超车则会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据交管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强行超车而引发的重大交通死亡事故仍然十分突出,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60%以上的交通事故都与超车有关。超或不超.或许只是一个简单的决定,但它所导致的后果却极有可能是无法挽回的。对每个上路的司机而言,无论驾龄长短,学会如何安全超车绝对是一项必须掌握的技巧。  相似文献   

8.
通过计算机仿真软件ARENA模拟双向2车道路段上不同的超车视距长度下的超车行为,并建立风险指标。风险指标主要根据超车动作结束时,超越车与对向车辆问的最短时间距离。共确定了6个风险等级,用于评价不同设计时速下的各种超车视距长度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交通与计算机》2006,24(3):13-13
1.视距。视距是从车道中心线上1.2m的高度,能看到该车道中心线上高10cm物体顶点的距离(指沿该车道中心线量得的长度)。视距有停车视距、超车视距等。是确保汽车刹车时应当看得见、停得住的必要短距离:它分为3种: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  相似文献   

10.
双车道公路超车两难区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超车行为分析,提出了双车道公路超车行为的两难区域概念,在该区域内超车车辆既无法完成超车动作又不能在避免与对向车辆相撞前安全避让。应用运动学理论建立了下游车队规模、车速、设计车速与两难区域范围以及安全超车视距之间的关系,发现与超越单车的视距要求相比,超越车队所需的安全视距较大,且随着设计车速、下游车队规模以及车速的增大而增大。并发现当流量或车速较大时,两难区域出现的概率较大,且因驾驶者错误估计引发交通事故的机会增多。最后给出了不同下游车队规模条件下安全超车的速度限制及视距要求,为制定安全行车策略以及道路安全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与安全》2009,(4):59-59
追尾相撞事故发生频发的原因:一是惟恐其他车辆加塞或自行车、行人穿行而采取紧随前车行驶的方法,前车刹车,后车刹车不及:二是后车驾驶人精神不集中.前车刹车情况发现晚.采取措施慢;三是超车或借道行驶时不注意安全距离,强行超车变更车道发生追尾碰撞:四是前车刹车灯或后车制动系统不合格等。  相似文献   

12.
这里说的强行超车是指那些不具备超车条件,或者不允许超车的情况下,驾驶员侁借胆子大和侥幸心理超车,往往导致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借鉴以往的研究成果,在分析双车道公路超车特性的基础上,将超车过程划分为超车意愿、超车条件、超车行为、超车中止强制回车4个步骤,建立了超车模型。选用超车率、超车次率和区间平均速度作为验证指标来对比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对比结果符合误差范围,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应用模型进行仿真试验,通过分析得到的超车率一流量关系,发现该关系曲线与实际情况相吻合且呈现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随着双车道公路流量的增加,超车率逐渐增大至最大值。后一阶段流量增加而超车率不断下降,当流量达到2900pcu/h以后,超车率几乎为零,以此作为临界点,推荐我国标准2级双车道公路的双向通行能力为2900pcu/h。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驾驶安全性,在驾驶员超车或变更车道时需要提供盲区探测与警示,以dsPIC33CK32MP502单片机为核心,结合仪表盘以及FZ-SE01超声波测距模块,研制了一种车辆盲区探测报警装置。根据车辆不同的行驶状态选择探测不同的盲区,通过超声波传感器探测盲区是否有障碍物;当超声波传感器探测到盲区存在障碍物,并且障碍物与车辆的距离小于预设的安全距离时,通过报警装置及时向驾驶员提出警示。文章研制的装置具有功耗小、灵敏度高、成本低廉、布置方便的优点,有效的保障了驾驶安全。  相似文献   

15.
双车道公路在公路总里程中占的比例最大,双车道公路的超车事故经常发生。本文介绍了美国对双车道公路超车事故的研究情况,着重对超车事故与非超车事故和发生在超车带与非超车带上的超车事故的各种原因作了详细的比较分析,还提出了减少超车事故的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丰春  长艳 《驾驶园》2002,(8):45
缅甸汽车行驶有一条规矩:如果后面有车想超过你的车,而你看到前面的路况又不允许超车时,你就应该亮起车尾右边的灯,以提示后面的驾车者,此时不宜超车,危险!当你觉得前面路况较好,可以让后面的车超越时,不但要主动把车向右边靠,还要亮起左边的车尾灯,以示意后边的车,现在可以安全超车了.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基于安全参数的双车道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该模型主要在车辆确定性减速的过程中考虑驾驶员对前方车辆下一时间步速度的预估,安全参数代表驾驶员驾驶心理的冒险程度;基于不同安全参数,在双车道自由换道超车和禁止换道超车两种交通规则下,通过MATLAB数值模拟仿真得到车流量和车流密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安全参数的增大可获得更大的交通量,道路上车辆较少时禁止换道超车也可增加交通流量,随着车辆的增加自由换道超车可提高道路利用率,随着车辆的进一步增加两种交通规则下的车流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如果再做一个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车上路超车是件常事儿,但它却是驾驶技术中比较复杂的一个难点。一般人认为“超车不就是踩大油门开过去吗r很多驾驶员对此并不是很了解.认为加速超越前车是没有什么困难的。其实这里面大有学问,超车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会直接影响到驾驶车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灯光信号好而齐,上路之前查仔细;行驶途中别心急,控制车速保距离;超车占道需谨慎。五步要领心中记:  相似文献   

20.
邵建成 《驾驶园》2004,(11):29-30
1.在一个三车道的路上,当你从左侧超越前车(位于中间道)回中间车道时,后面有一辆车以更快的速度从右侧超车且稍前于你并人中间车道,如果你只看前面或后视镜,你的车头就有可能横擦对方的车尾.由于两车超车时的速度都很快,发现时距离太近以至来不及反应.这种刮擦碰的危险及类似情况常发生在多车道的城市快速路上,车多速度快,很多车来回窜道超车.只顾一点,不及其余是容易发生危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