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动驾驶车辆在实际道路上行驶之前的测试阶段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一个低成本、高效率以及高精度测量的自动驾驶车辆的测试方式,对于自动驾驶车辆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将驾驶模拟器运用到研究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已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基于虚拟驾驶场景的自动驾驶车辆的检测,通过组合虚拟驾驶场景的背景车辆、行人、交通灯、建筑、指示标牌等元素,研究将驾驶模拟器与虚拟驾驶场景的联合应用来测试自动驾驶车辆。设计了典型的交通场景,通过自动驾驶车辆和背景车辆的实时交互,研究自动驾驶车辆的各项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该驾驶模拟器可以高度拟合人类驾驶体验,驾驶员通过驾驶模拟器控制背景车辆能够很好的模拟现实中的驾驶行为,对自动驾驶车辆的仿真测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汽车驾驶模拟器是1种研究“人‐车‐路‐环境”交通特性的重要工具,由于具有重现性好、安全性高、成本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交通研究方面,尤其因其能够在危险场景中采集多种车辆数据,近年来汽车驾驶模拟器在交通安全方面的研究进展飞速。文中简要介绍了汽车驾驶模拟器的国内外发展历史,从驾驶分心、道路设计、交通设计、交通事故和驾驶疲劳5个方面梳理出汽车驾驶模拟器在交通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并分析了这5个方面研究领域中驾驶模拟器实验的其中利弊,探讨了汽车驾驶模拟器在中国交通安全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建成的一汽一大众车辆安全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先进、最精准的测试设备,是中国在大众康采恩框架标准下建立的第一个车辆安全中心,也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车辆安全中心。  相似文献   

4.
汽车驾驶摸拟器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驾驶模拟器是一种能正确模拟汽车驾驶动作,并能在主要性能上获得与实车驾驶相同感觉的仿真设备.按用途不同,可分为训练型汽车驾驶模拟器和开发型汽车驾驶模拟器.训练型模拟器可以初步完成对新驾驶员的训练;开发型模拟器能对人-车-环境系统进行研究,从而验证事故的发生原因,预防车辆事故的发生,为汽车工程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针对驾驶行为的研究,从理论层面总结了国内外驾驶行为模型的演变发展过程,进而从应用层面上介绍了各种干预因素(分车载设备因素和非车载设备因素2类)对驾驶行为的影响.由于目前利用驾驶模拟器研究干预因素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存在行为分析单一化、缺乏系统性的缺陷,据此提出了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层级式驾驶行为安全模型,根据驾驶环境的复杂度及驾驶员涉及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将驾驶行为按低、中、高3个风险层级分类,分别为基本车辆控制行为、在复杂交通环境中的动态决策行为以及在紧急交通状况中的避祸行为.利用该模型可以对干预因素影响下的驾驶行为安全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6.
汽车驾驶模拟器研究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驾驶模拟器是一种能正确模拟汽车驾驶动作,并能在主要性能上获得与实车驾驶相同感觉的仿真设备。按用途不同,可分为训练型汽车驾驶模拟器和开发型汽车驾驶模拟器。训练型模拟器可以初步完成对新驾驶员的训练;开发型模拟器能对人一车一环境系统进行研究,从而验证事故的发生原因,预防车辆事故的发生,为汽车工程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正丰田研究院(TRI)在加州Sonoma举行的该公司普锐斯(Prius)挑战赛上展示了其第2代先进的安全研究车辆,该全新的测试车辆被用来探索全方位的自动驾驶功能。该新的先进安全研究车辆是完全由TRI开发的首款自主测试平台,TRI的CEO Gill Pratt说。该系统是计算丰富和感知丰富的,注重于机器视觉和机器学习。分层和重叠的激光雷达、雷达和摄像头传感器阵列减少了对高清地图依赖的需要——尤其是对短期系统,其被设计来用于地图上  相似文献   

8.
主被动式网络化汽车驾驶模拟器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主、被动式网络化的汽车驾驶模拟器。该模拟器除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和汽车动力学模型外,还具有模拟器间的网络交互、主被动驾驶模式、运动约束、语音提示、驾驶评价等方面的特点,在应用上具有显著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多通道图像显示技术驾驶模拟器三维虚拟图像成像的逼真性,针对驾驶模拟器三维虚拟图像中物体的空间尺寸与驾驶人的视觉特性,对驾驶模拟器图像标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相似三角形原理,以几何相似关系进行数学推导,得出驾驶模拟器三维虚拟图像成像理论值。设计驾驶模拟器三维虚拟图像标定样板,标定样板以设定半径的圆面为核心,圆心设置为驾驶人双眼视点位置,圆弧面上设置6根直立标杆,圆面上设置3个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的道路交通标志牌,利用驾驶模拟器虚拟成像软件将标定样板制成三维虚拟图像并投射到驾驶模拟器投影屏幕上。通过实际测量驾驶模拟器投影屏幕上的标杆间距、标杆长度、标杆底部到地面距离、驾驶人能够看清交通标志牌的距离,对比分析实际测量数值与理论值的差异,调整驾驶模拟器投影视点、投影仪缩放比例、视屏距离等参数以及驾驶模拟器成像硬件设备,完成对驾驶模拟器三维虚拟图像物体空间尺寸的标定。研究结果表明:驾驶模拟器通过该方法标定后,驾驶人在驾驶舱中看到的虚拟图像物体的尺寸大小(水平和垂直方向)与在现实中同样条件下看到的基本一致,对虚拟图像的视认距离也与现实中的视距基本一致,增加了虚拟场景的真实感和认知感。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品质,提出了利用驾驶模拟器对人机交互界面进行测试评价的方法,并通过对人机交互界面评价方法的分析,搭建了基于驾驶模拟器的测试平台,确定了相关测量参数。该评价方法可在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开发的早期阶段对备选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方案进行评价,可尽早发现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修正,减少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开发成本和周期。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道路服务水平,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改善车辆设计,开发车载安全装置通过驾驶模拟器和交通仿真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讨个体驾驶行为交通流特征的影响.首先,选取反映驾驶员特征的静态驾驶适性和动态驾驶适性2类指标,通过因子分析、主成份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驾驶行为特征进行提取,构建不同类型的驾驶行为特征分类.其次,利用驾驶模拟器采集到的实验数据,对不同类型驾驶行为的仿真模型参数进行校准.最后,通过交通仿真技术对不同类型的驾驶行为下交通流特征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车道位置、不同行为下的交通流特征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激进的驾驶行为仿真产生的最大交通量(2200 pcu/h)中等驾驶行为(1800 pcu/h)保守驾驶行为(1700 pcu/h),但激进驾驶行为下的交通流较其他行为显得更加不稳定.因此,提高道路安全水平,需针对呈现此类驾驶行为特征的驾驶员进行重点教育及培训.  相似文献   

12.
对驾驶模拟技术在道路行车安全领域的研究及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广泛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驾驶模拟器进行了分类,并总结了国内外主要代表性科研型驾驶模拟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典型驾驶模拟器的自由度、主要特征和应用领域。以“人-车-路-环境-事故”为主线,从不良驾驶行为特性分析、车辆主动安全技术研究、道路与交通设计、车辆驾驶环境以及道路行车事故研究5个方面,系统地梳理了驾驶模拟技术在国内外道路行车安全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应用展望。在不良驾驶行为特性分析方面,重点研究了运用驾驶行为特性开展分心驾驶行为和疲劳驾驶行为的识别;在车辆主动安全技术研究方面,综述了运用驾驶行为开展车辆底盘一体化控制技术、安全辅助驾驶控制技术和自动驾驶接管行为的评价研究;在道路与交通设计方面,综述了道路几何和标志标线等的设计评价;在车辆驾驶环境方面,综述了不良气象、路侧景观和交通冲突等驾驶环境对驾驶行为的影响;在道路行车事故研究方面,总结了道路行车事故再现和事故影响因素分析等内容。此外,对驾驶模拟技术进行了应用展望,主要包括特殊人群的驾驶行为特性、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的测试及验证、混合交通流环境下的行车安全问题。对未来应对驾驶模拟器的有效性评价、不适性以及二次开发等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促进驾驶模拟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汽车动力传动系实时动力学仿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得军  林柏忠  郭学立  管欣  郭孔辉 《汽车工程》2006,28(5):430-432,442
将动力传动系视为刚体系统,建立适用于开发型驾驶模拟器的动力传动系4自由度实时动力学仿真模型,输入驾驶员的点火开关信号、油门踏板信号、离合器踏板信号及挡位信号,在一定的传动系各部件及驱动轮的运动状态下,传动系模型可向整车动力学模型输出驱动轮上的驱动力矩,从而完成车辆的实时动力学仿真,并进一步向驾驶模拟器输送整车的实时运动状态。仿真与动力性试验的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但具有实时性,而且可通过整车模型使开发型驾驶模拟器为驾驶员提供逼真的整车运动响应。  相似文献   

14.
基于虚拟驾驶轨迹的高速公路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立  张勇刚  李欣  熊坚  张新海 《公路》2007,(10):157-161
汽车驾驶模拟器能准确记录在虚拟道路上行驶的驾驶轨迹。为了研究驾驶员对未建成高速公路的客观反应数据,本文提出通过研究超速状态下的汽车驾驶轨迹来评价高速公路安全性的方法。通过选取不同职业、性别和熟练程度的驾驶员进行实验,对他们在模拟器上的驾驶轨迹进行研究表明:驾驶轨迹分散、混乱、相互交叉频繁、波动幅度大的路段安全隐患较大,与高速公路实际事故数据相比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正德尔福正致力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推出集硬件和软件为一体的先进安全系统。在2016 CES展上,德尔福推出了最新应用于自动驾驶的V2E解决方案。在2016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CES)展上,德尔福推出了V2E(车联一切)解决方案。搭载V2E技术的自动驾驶汽车将主动安全、传感器、连接平台和先进软件技术集成起来,能够与道路车辆、基础设施、行人等通讯。德尔福电子与安全事业部全球副总裁兼亚太区总裁王展表示,尽管V2E  相似文献   

16.
驾驶模拟器具有安全性高、再现性好、容易设定各种试验条件以及节能环保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在开发驾驶模拟仿真系统的过程中,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将车辆系统分为发动机、传动系、制动系、转向系、悬架、车轮和车身等研究对象,分析了车辆模型的建立。最后给出了整车模型的求解流程。  相似文献   

17.
日本未来车辆研究中心日前宣布,他们已开发出采用"目光信息"操控驾驶的"驾驶模拟器",这项新技术有望帮助手脚不便的残障人实现驾车梦想,还可以提高驾驶的安全性。据日本《富士产经商报》报道,日本丰桥技术科学大学未来车辆研究中心的副教授北崎充晃领导了这项研究。  相似文献   

18.
智能车辆的研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人类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生活水准的快速提高,人们对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先进的技术,如汽车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汽车主动安全技术(ABS、ASR)、汽车自动驾驶技术(Automated Drive)、车辆巡航技术AMT(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等被应用和研究,智能车辆的研究也正在成为世界汽车研究的热点之……  相似文献   

19.
随着宽带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领域中的应用,面向交通安全的移动互联环境下驾驶行为研究成为热点课题.为弥补现有研究中对车联网数据分析较少或对危险驾驶行为空间分析不足等缺陷,基于车辆自诊断系统(OBD)数据对危险驾驶行为进行了空间识别与提取,并基于交通小区(TAZ)分析了危险驾驶行为的空间分布差异.研究揭示了危险驾驶行为空间分布差异的内在机理,利用百度兴趣点(POI)数据度量了城市建成环境因素,通过最小二乘法(OLS)回归模型识别出建成环境对危险驾驶行为显著影响的变量,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得出了不同建成环境变量对危险驾驶行为的空间影响系数.模型显示,采用GWR模型拟合结果优于OLS一倍,并且可以有效地揭示出空间建成环境对危险驾驶行为影响的时空特征,为交通管理与规划部门制定措施或政策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近来,当车辆行驶在城市道路时,研究者倾向于调查自然声音、古典音乐和硬摇滚音乐对驾驶性能和驾驶人生理的影响。利用自然声音作为刺激因素,对驾驶行为进行研究。参与者(N=36)在驾驶模拟器中并且伴有自然声音、古典音乐、硬摇滚音乐的环境中进行驾驶,而另一组中没有声音(控制条件)。此外,通过研究驾驶性能和参与者的心率,确定时长为18 min的每个驾驶情况下的生理指标。混合MANOVA分析的结果表明,听觉刺激对相干性、延迟响应和心率具有显着影响。这项研究显示硬摇滚音乐在实验期间增加的心率(心率=86.7BPM),并且听硬摇滚音乐对驾驶性能和生理学有负面影响。更重要的是,听自然声音对车辆跟踪的精度(相干性=0.76)和对前车速度变化的响应延迟(延迟响应=3.9s)有正面影响。在注意力和集中力方面,这些发现表明,听自然声音可增加驾驶员的驾驶能力。此外,听觉刺激和性别之间的相互作用对驾驶性能和生理学有显着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