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3 毫秒
1.
城市地铁隧道一般为浅埋,它与山岭隧道相比,主要区别是要考虑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文章以广州地铁二~三号线客村联络线工程为例,初步总结了城市地铁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时,控制地表和地下管线沉降的经验,可供类似工程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对路基沉降的发生机理及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地理因素、水文因素、材料因素、技术因素等;针对路基沉降的原因提出具体的处理措施。对路基本体进行压实处理,并采用换填法、强夯法、使用土工合成材料、采用水泥搅拌桩技术等提高路基的压缩模量,可达到减少路基沉降现象,提高道路工程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沉降速率法在软基沉降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国内沿海某机场飞行区扩建项目软基处理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双曲线法、三点法、Asaoka法和沉降速率法的主固结沉降量推算结果,指出了沉降速率法的优势,并应用沉降速率法准确的进行了沉降预测和卸载时间预测。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软土地区道路路基沉降变形机理和特征的基础上,从沉降计算和预测、沉降处理设计方法(以土工材料加筋为主)、沉降控制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应用其等时距GM(1,1)模型及改进的新陈代谢模型对桥梁群桩基础工后沉降进行预测,通过与蕴藻浜特大桥某墩的沉降观测资料的对比分析,提出了桥梁群桩基础工后沉降灰色理论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冻结法施工地铁旁通道引起的隧道及地表沉降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冻结法施工地铁旁通道引起的周围区域隧道及地表沉降进行分析研究,获得了隧道及地表沉降规律.根据获取的沉降规律,针对冻结法施工地铁旁通道提出了减小隧道及地表沉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沉降段"一直都是道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建设路段,是连接道路与桥梁的关键部位,故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量质量关系着整个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效率及质量,更对整个建筑行业发展及城市化建设产生着不可代替的影响.高质量的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能够延长道路桥梁工程使用寿命,并提高整个工程使用价值及使用安全性,所以不断提高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质...  相似文献   

8.
结合深圳某过街通道,对CD法施工所引起的地表沉降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CD法施工中浅埋地下通道地表沉降主要是由开挖阶段的初期支护整体下沉和中隔墙拆除阶段的结构变形所组成,并探讨和分析了地层变位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北京地铁十号线工体北路站地表沉降观测的实施,介绍地表沉降观测中确保观测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地铁暗挖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地铁暗挖施工对周围管线和地层的影响的规律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地铁暗挖施工对管线和地层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沉降,沉降的深度和程度与施工方式、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针对不同的沉降情况,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和管控建议,以降低沉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解决地铁暗挖施工引起的管线和地层沉降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介绍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原因,并结合沪苏浙高速公路的地基处理措施,分析这些处理措施的应用原理.采用这些措施控制台后路基工后沉降,以避免高速公路的桥头跳车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在花岗岩和花岗岩破碎带的地质条件下,施工地铁车站围护结构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和控制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京新高速苏木山隧道施工监理中,通过监控量测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引入沉降量方法确定围岩类型变更。  相似文献   

14.
盾构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文章回顾了过去30多年来盾构施工引起的土体纵横向沉降槽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桩基、邻近已建隧道等地下构筑物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总结了主要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结合特大型桥梁墩(台)多期沉降观测数据处理,探讨了采用因素分析原理,分析了沉降数据,解析了沉降原因的方法.其因素分析结果与大桥实际工作环境和状态吻合,揭示了观测数据存在的内在因素联系.  相似文献   

16.
青银高速公路济南绕城北线高路堤基底主要为粉砂性土质,地区地貌为典型的黄河冲积平原地貌,地下水位高,通过采用对其予以强夯处理的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冰积土填料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建设领域,但由于其土体的特殊性,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优化。冰积土是一种巨粒土,呈碎石块状,广泛存在于我国西南地区。随着江西地区道路建设的不断推进,降低工程造价、缩短施工期是公路建设的重点,因此研究冰积土的路用性能至关重要。首先介绍了冰积土填料的性能特点,基于有限元法建立数学模型,对路基施工时和路基施工后的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路堤的不断填筑,路基中央处的沉降不断增大。冰积土路基的工后沉降大约为47mm。  相似文献   

18.
以太广场为涉外高级写字楼,基础较浅,距离越秀公园站明、暗挖结构较近,抵抗变形能力差.文章通过对以太广场变形的预测、各施工阶段引起以太广场沉降原因的分析,以及对以太广场的保护措施的实施,提出了跟踪注浆的控制标准,肯定了跟踪注浆在保护建筑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可为以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在对山东省境内高速公路现行沉降观测实践的基础上,探讨适合于高速公路公路高填土路基沉降观测规范化的问题.提出沉降观测的精度指标、观测频率、水准测量等级及沉降观测测实施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