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侧面碰撞发生时,车门开启会导致乘员在车辆翻滚过程中被甩出乘客舱,造成严重伤亡。因此,研究如何阻止车门在侧面碰撞中开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某车型的车门外开启系统,介绍了目前整车企业常采用的平衡块机构的工作原理,并设计了一套锁止机构来彻底解决侧面碰撞中门把手的外甩问题,通过理论分析与整车侧面碰撞试验,验证了该机构的有效性,以期为车门开启系统设计提供指导与思路。  相似文献   

2.
程康志 《摩托车》2012,(22):34-45
拆卸下节气门传感器的上盖后,内部机构如图40,传感器转动内芯是依靠扭簧来带动回位的,这个扭簧的一端卡在传感器本体上加工出的凹槽内。提起扭簧后,将传感器内芯和本体分离,如图41。可以看到传感器本体内圈是碳膜电阻带,这种传感器属于是滑动电阻型节气门传感器,工作原理与摩托车油箱中的油量感应器相同。  相似文献   

3.
平衡悬架作为目前国内双后桥车型的重要结构,目前大量应用于公路车和工程车等双后桥车型。其中推力杆作为平衡悬架连接悬架与车桥、车架的重要零件,是平衡悬架四连杆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平衡悬架四连杆机构实际工作过程中是一个不断运动的状态,推力杆的布置和胶芯刚度会影响整个机构的性能。针对四连杆机构的布置,目前国内外主要存在水平布置以及向下偏摆一定角度布置两种布置形式。为评判平衡悬架四连杆机构对平顺性的影响,采用Adams虚拟样机技术,根据多体动力学原理,以国内某6x4牵引车为原型建立整车仿真模型,通过对平衡悬架四连杆机构布置的调整,以及推力杆胶芯各向刚度的优化,结合国外某知名设计公司平顺性调试用的减速带工况对整车平顺性进行仿真,分析并优化推力杆布置。  相似文献   

4.
四连杆铰链气弹簧助力式开启机构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连杆铰链气弹簧助力式开启机构是目前高档汽车特别是轿车上经常采用的一种结构。以行李箱盖为例,详细介绍了该开启机构的设计过程。四连杆机构铰链设计必须保证开启机构灵活可靠;通过选择合适的气弹簧,可使开启机构运动平缓,人手助力轻松。  相似文献   

5.
通过ADAMS建模对某轿车后背门开启机构做运动分析,来解决后背门初开启阶段的干涉问题和完全开启时的漏雨问题。通过ADAMS的优化分析和运动分析,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调整相关点位置可以改善后背门与侧围的干涉现象,而且最佳的办法是将铰链机构整体前移;调整相关点位置或修改限位块尺寸可以改善后备门开启角度过大及行李箱漏雨的问题。CAE在汽车工程中的效率和价值都得到了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首先构建了某后扭力梁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强度、扭转刚度、模态分析,结果表明,初始结构的后扭力梁U字形截面横梁有一个强度工况不达标,扭转刚度及弯曲模态均不满足目标要求。然后以5个料厚参数为设计变量,以扭转刚度及模态为响应,进行灵敏度分析,发现U字形截面横梁料厚为扭转刚度及弯曲模态的主要影响因素。即识别出U字截面横梁为强度、扭转刚度及模态的薄弱及敏感区域。针对U字形截面横梁采用Morph方法进行参数化建模,构建4个截面形状参数、1个截面位置参数及1个料厚参数,以不达标的强度工况及扭转刚度及模态为约束,以质量最小为目标,应用Optimus采用差分进化优化算法对后扭力梁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优设计方案。经验证,其强度、模态及扭转刚度均满足目标要求,最终达到了重量与性能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1概述 背压控制阀不同于排气制动阀,它是由弹性开启的阀板实现对柴油机组的背压控制以达到EVB工作的要求。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阀板转轴偏置量、阀板开启刚度与所要控制的背压值之间关系,掌握设计背压阀的思路和要领。  相似文献   

8.
利用ADAMS/view软件建立行李厢盖多刚体模型,通过动态仿真对行李厢盖开启和关闭过程进行模拟分析,考虑行李厢盖的开启角度、开启力、开启时间、关闭力及关闭速度等设计参数。为改善行李厢盖开启时间过短现象,对弹簧刚度及预载进行优化分析,提升用户使用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阐述了当今摩托车在起动特性上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设计起动减压机构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起动减压机构的工作原理,给出了起动减压机构的设计要点:主要包含减压相位角、减压凸台高度、减压工作转速等内容。接着详细推导了三种起动减压机构(包括拉簧蹄块式减压阀、扭簧离心式减压阀,停机式减压阀等)各参数间的运动学关系,然后引入弹簧载荷、离心快质量,通过动力学方程,求得所能起作用的转速,同时指出可通过改变几何参数或弹簧载荷、离心块质量及质心位置,可优化减压机构的工作转速。接着指出了各种减压机构的优缺点及适用的场合。最后给出了一款发动机减压机构的计算实例,比较了不带减压阀与不带减压阀起动压力的差别,证明了减压阀设计流程及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沈茂涛 《汽车技术》2012,(8):29-31,36
对轿车车门铰链、车门前侧分缝线、行李箱盖扭杆弹簧的布置进行了研究,总结了轿车设计中车门铰链及其轴线的布置方法、步骤及校核要点。介绍了车门与翼子板之间、前后车门之间分缝线的位置以及形状走向的确定方法,论述了行李箱盖铰链及其平衡支撑机构的形式、行李箱盖重力力矩以及扭杆弹簧力矩曲线的绘制方法,明确了扭杆弹簧扭转刚度系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杨业 《客车技术》2007,(1):25-27
分了摆臂式平衡悬架机构的轴荷及制动时左右轮制动力距的不平衡问题,介绍了选择摆臂式平衡悬架机构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装备气撑杆及四连杆铰链的行李箱盖系统的受力分析,建立起了用户在开关行李箱盖时,操作者手部操纵力与行李箱盖开启角度之间的关系。针对此开启操纵机构系统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在以上基础之上开发的一种基于Excel的行李箱盖气撑杆的计算程序,通过优化计算开发程序选择合适的气撑杆,可使开启机构运动平缓,人手开启方便轻松。  相似文献   

13.
摆臂式平衡悬架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摆臂式平衡悬架的受力及刚度特性,它要对传统的钢板弹簧式悬架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SL6400A轻型客车驻车制动器采用后桥车轮鼓式制动器,该车原驻车制动机构存在传动环节多、支座刚性差及拉索走向不合理等因素,致使左、右后轮制动力不平衡或不足,通过分析与对比,自行设计了一种新型驻车制动传动机构,该结构可通过平衡器的转动保证左、右后轮制动力不平衡或不足,通过分析与对比,自行设计了一种新型驻车制动传动机构,该结构可通过平衡器的转动保证左、右后拉索拉力相等。试验证明,驻车制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型柴油机的双平衡轴组件在可靠性试验中出现断轴、齿轮崩齿故障,通过断口分析和理化检测,认为这与强度、刚度及铸铝轴座热变形有很大关系。因此,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从强度、疲劳和变形等方面对其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柴油机平衡轴的设计应考虑温度载荷的影响;加大平衡轴的轴径和圆角,并在平衡轴的平衡块中间加高中间加强筋能明显加强平衡轴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平衡轴座材料由铸铝材料改用铸铁材料能明显减少热 变形,有效解决平衡轴组件出现的断轴、崩齿故障。  相似文献   

16.
通过ADAMS建模对某轿车后背门开启机构做运动分析,来解决后背门初开启阶段的干涉问题和完全开启时的漏雨问题。通过ADAMS的优化分析和运动分析,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调整相关点位置可以改善后背门与侧围的干涉现象,而且最佳的办法是将铰链机构整体前移;调整相关点位置或修改限位块尺寸可以改善后备门开启角度过大及行李箱漏雨的问题。CAE在汽车工程中的效率和价值都得到了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7.
阐述2.5t/h冲天炉炉后加料车改装设计及实用效果,采用几何法及力学分析方法设计摆动滑块机构,使料斗门能够在料斗装,卸料的程序实现自锁,自动开启的功能,并且,料斗坷在合成转动力矩的作用下,顺利自动复位,取代过去同具工完成料斗复位和人工锁紧,开启料斗门的繁琐,笨重的劳动,此机构的设计和应用,可提高炉后加料的机械化程度,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促进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尾门翻转开启机构作为汽车的新功能及感知零件,其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它是尾门开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按压翻转开启机构,实现开启尾门。文章主要介绍如何设计结构的相关参数和布置方案等,并结合CAE分析进行可靠性设计。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某双离合自动变速器(DCT)驻车机构驻车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ADAMS建立了驻车机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实车驻车试验结果表明,驻车过程中的临界驻车速度、驻车时间、驻车最大加速度3个关键技术指标的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均小于3.7%,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利用该模型实现了压簧刚度及预紧力、扭转弹簧刚度及预紧力矩、锥销锥角等关键因素对驻车性能的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刘尔锋  李晶 《汽车工程》1991,13(4):249-256
本文针对以往内燃机配气机构动力模型的不足,首次将多柔体动力学理论应用于配气机构,建立了配气机构动力分析的多柔体动力学模型。同时考虑了气门初始间隙以及由此产生的冲击现象,并研究了凸轮轴刚度、摇臂支座刚度及凸轮升程高阶频率对气门运动规律的影响。最后本文以6102Q柴油机配气机构为例进行了实际计算,所得的气门运动规律与实测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