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PDA2000监测低温低浊水混凝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讨论了低温低浊水混凝特点的基础上,应用先进的PDA2000(photometric dispersion analyzer)对三种絮凝剂应用于低温低浊水的最优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硫酸铝不宜用作低温低浊水的混凝剂,而PAC加水玻璃的混凝效果较好,PAC和水玻璃的最佳投量范围分别为12-17mg/l和4-6mg/l,快速搅拌转速为600r/min(G值400s^-1)时,最优慢速搅拌转速为50r/min(G值20s^-1),最佳反应时间为10min。  相似文献   

2.
以某制药厂生化车间超滤透出液为研究对象,通过小试试验考察了不同絮凝剂(三氯化铁、氧化钙、聚合氯化铝及氢氧化钙)对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并重点对氢氧化钙与聚合氯化铝三级混凝除磷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a(OH)2与PAC复配三级混凝除磷的最佳投药量为在pH为9时,一级混凝沉淀除磷Ca(OH)2最佳投加量为1.66 g.L-1;在pH为9时,二级混凝沉淀除磷Ca(OH)2最佳投加量为0.2 g.L-1;在pH为7时,三级混凝沉淀除磷PAC最佳投加量为180 mg.L-1,最终出水总磷浓度为0.25 mg.L-1左右,总磷去除率达到99.94%以上。  相似文献   

3.
混凝法去除水中有机物浊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硫酸铝(AS)、聚合氯化铝(PAC)及氢氧化聚合硫酸铝(PAHS)三种无机类混凝剂,在5 ℃和22 ℃下对四种有机物溶剂进行除浊试验,分析了有关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混凝剂的混凝效果为PAHS>PAC>AS.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两种混凝剂对模拟城市雨水进行混凝试验研究,考察了混凝剂种类、投加量及原水pH等因素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搅拌强度200r/min快速搅拌1min,150r/min中速搅拌5min,50r/min慢速搅拌15min的条件下,PAC和PAFC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40mg·L-1、60mg·L-1,两种混凝剂的混凝效果相当,无明显差别.考虑成本核算,选用PAC作为混凝药剂.在原水pH值为6.5~7.5的范围内PAC的混凝性能较好.在其投加量为40mg·L-1,原水pH为7.0的条件下,除浊率可达98%,除氨氮率为18%,CODcr的去除率达到47%.  相似文献   

5.
结合西柏坡高速公路(三期)工程使用的高性能混凝土的实践经验,从高性能混凝土的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等几个方面论述高性能混凝在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要求及质量控制,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低温弯曲试验和低温冻断试验两种方法,对SEAM(硫磺)改性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并与普通沥青混合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添加SEAM(硫磺)后,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并未降低.  相似文献   

7.
强化混凝技术在去除给水原水中腐植酸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强化混凝技术处理给水原水的应用现状,选用硫酸铝(AS)、聚合氯化铝(PAC)、碱式多羟基硅酸铝(PASS)、配伍CGA,CaCl2等进行混凝去除给水原水中腐植酸的对比实验.实验表明,pH值及其调节顺序、药剂的投加量等条件是影响含腐植酸原水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对某机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这两类废水进行处理,确定最佳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混凝-生化联合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处理这两类废水.其中,混凝处理可以去除废水中大部分悬浮物,在混凝剂PAC投量为100 mg/L、助凝剂PAM投量为10 mg/L条件下,COD和SS去除率分别达到28%和64%;生化处理中,厌氧-好氧联合生化处理效果较单独好氧处理工艺处理效果好,采用混凝-厌氧-好氧(回流)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在厌氧和好氧段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4 h和8 h的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85%以上,出水COD可降至40 mg/L以下,出水可回用于水力清砂和湿法除尘用水补充水.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低温等离子体对白色念珠菌结构的影响,探讨低温等离子体对白色念珠菌的灭活机制.方法 选择白色念珠菌ATCC10231作为实验菌株,以介质阻挡放电方法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对其进行处理,使用扫描电镜(SEM)及透射电镜(TEM)分别观察白色念珠菌细胞表面和细胞内部的变化情况.结果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30 s后,SEM观察显示一些白色念珠菌细胞表面明显出现缺损,而TEM观察显示一些白色念珠菌细胞的细胞壁及细胞膜断裂,核心溶解,菌体近似空壳.结论 低温等离子体可破坏白色念珠菌表面和内部结构,这可能是低温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的击穿作用和活性氧种的氧化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0.
针对西北黄土塬地区集雨窖水所具有的含浊低温微污染的水质特征,采用PAFC及其复配PDMDAAC进行强化混凝实验,实验考察了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PAFC的最佳投量为60mg/L,混合搅拌强度200r/min,搅拌0.5min,絮凝搅拌强度50r/min,絮凝10min,静沉15min的条件下,浊度、ρ(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为94.8%、58.7%和33.1%;混凝剂PAFC与助凝剂PDMDAAC的复配可强化混凝的效果,当PDMDAAC的最佳投量为0.2mg/L时,ρ(CODMn)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可提高6.7%和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