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受道路条件和不利气候条件影响,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均相对较高.本文以提升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交通安全水平为出发点,通过典型山区高速公路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实车试验,采集驾驶员生理指标数据,并以心率增长率作为表征驾驶员心理变化的指标,建立了驾驶员心率增长率与车辆驶离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起点的距离、车辆所在坡段的曲率和车辆运行速度的关系模型;提出了基于驾驶员心率指标的连续长大下坡路段路线安全性评价方法;建立了评价标准和评价流程.本文模型充分考虑了连续长大下坡路段道路环境和车辆行驶特征,可以为山区高速公路路线安全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为获取道路线形、驾驶员属性、车辆类型、事故形态等因素对山区公路穿村镇路段过境车辆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元双公路(元谋—牟定)2012—2017年事故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人、车、路、环境等方面筛选出15个影响因素;基于机器学习方法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以事故严重程度为决策变量,分析不同证据变量与驾驶员行为共同作用的推理结果。结果表明:不安全驾驶行为与危险事故因素的共同作用,将会增加事故严重程度;当涉及货车时,由于未保持安全距离,伤人事故率增加8.2%;在弯坡组合路段,由于驾驶员判断失误,伤人事故率增加 19.6%;阴雨天行驶时,由于驾驶员判断失误,伤人事故率增加5.4%;由于操作不当,发生侧翻事故时,伤人事故概率增加3.1%。  相似文献   

3.
为对城市交通中驾驶员安全特性进行评价,利用属性识别原理构建驾驶员安全特性评价体系,通过建立包含道路条件、交通管理设施和驾驶员个性三方面属性的综合评价模型,对驾驶员安全特性影响指标进行分析。评价模型根据指标属性测定值与多指标综合属性测定值,对驾驶员安全特性进行属性识别分析。以安徽省某市6路公交一段线路为研究对象,对公交车驾驶员安全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公交车驾驶员安全特性“一般”,为公交车驾驶员安全特性的改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安全保障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敏  郭沛  赵晨  刘晨 《交通标准化》2012,(13):157-160
对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路段的交通事故进行分析,总结了山区高速公路长大下坡段交通事故的特点。通过分析道路、环境、车辆对驾驶员的信息刺激及信息反馈作用和影响因素,提出了"诱导"、"警示"、"强制减速"、"紧急救援"四个层次逐级加强对驾驶员感官刺激的安全保障措施,并对设计原则、方法、要点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5.
在分析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特点的基础上,对影响黑龙江省山区公路交通安全的道路线形及路侧环境、驾驶员心生理、路面条件、道路设施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曲线半径与驾驶员心率增加值有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线形以及路侧环境是影响驾驶员行车安全的主要原因,冰雪路面是影响冬季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山区弯道景观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构建了仿真流程,研究了车辆横向滑移事故判断方法、驾驶员前方视野范围内障碍物或车辆产生方法、驾驶员视距计算及仿真车辆安全状态判断方法;用VB语言编写仿真程序,仿真分析了不同车速、弯道半径、景观位置对车辆运行安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设计车速为60 km/h且景观至路边距离相同时,大半径弯道较小半径弯道的危险概率减少约58%;曲率半径相同时,较高设计车速的道路景观对行车影响较小,中半径弯道设计车速为80 km/h较60 km/h的危险概率减少约33%.  相似文献   

7.
由于山区混合型公路客运的特殊性,为了满足交通安全保障要求,从道路环境、车辆、驾驶员和交通执法四个方面展开调查与分析,选择层次分析法建立二级指标权重集,然后通过调查问卷对营运安全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商洛市六县一区的实例,说明该方法对评价山区客运安全是科学和有效的,其研究结果有利于统筹提高区域运输路线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关于驾驶模拟器近年来,驾驶模拟器被广泛应用于车辆系统开发,ITS交通系统研究,驾驶员、车辆、道路和交通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等诸多领域。瞄准这个潜在市场,UC—win/  相似文献   

9.
跟随车安全距离的分析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通过对驾驶员的反应能力的量化、速度判断过程的分析和对诸如饮酒、服药、电话干扰及疲劳驾驶等外部因素影响下驾驶员行为与跟随车与引导车行驶一致性的研究 ,计算与分析行车时的安全距离 ,寻求既可避免发生追尾碰撞事故 ,又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安全距离恰当值 :当驾驶员和车辆状况良好时 ,行车距离保持在速度 (以 m/s为单位 )的 1 /2以上时 ,才可能安全 ;当驾驶员和车辆状况不良时 ,行车距离保持在速度的二倍以上时 ,才安全。  相似文献   

10.
正安全文明驾驶不仅是道路运输企业对驾驶员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大众的共同要求,更是车辆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是道路运输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做好营运客车驾驶员的思想工作,需要从关心驾驶员个人安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混合交通下高速公路平曲线路段防眩板高度对车辆防眩效果的影响,提出了平、竖曲线路段防眩板高度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研究弯道平曲线防眩板高度对驾驶员视线的影响,建立平曲线防眩板高度对道路行车视线安全影响模型,从车辆行驶平曲线的防眩板高度及防眩板位置形成的静视距与车辆行驶时驾驶员期望得到的动视距之间的关系,运用面向对象的VB编程语言实现模型仿真来分析防眩板高度对道路行车安全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营运车辆驾驶员短缺及文化素质偏低等问题,提出应将营运车辆驾驶员纳入职业教育培训的范畴,这样才有利于道路运输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3.
获取车辆的实际运行工况,是准确进行污染物排放测算的关键工作.以韶山为例,通过调查本地驾驶员和外地驾驶员在不同道路类型上驾驶小客车行驶的逐秒GPS数据,统计分析相应的运行工况分布并导入MOVES模型,采用先按类分解再聚类合计的方法测算污染物排放因子,据此评估交通管理与控制策略对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采用MOVES默认的运行工况分布,得出的排放结果将会产生较大误差;相对于外地驾驶员,韶山本地驾驶员平均车速更高,车辆比功率分布更离散,运行工况的差别使得本地驾驶员的污染物排放因子在所有道路类型上全部高于外地驾驶员,景区道路上高出更多;韶山实施游客换乘方案后, 2016年8月各污染物总减排比例为73%~78%.  相似文献   

14.
营运车辆驾驶员适宜性是道路交通事故的关键影响因素.文章回顾了针对驾驶员适宜性短期演化和长期演化的国内外文献,总结出工作强度和年龄是驾驶员适宜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比研究了国内外公路货运、公路客运、公交车和出租车4类道路运输行业驾驶员的职业生涯年龄分布,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工作强度下,营运车辆驾驶员适宜性的衰退速度可以降低,部分大龄驾驶员亦可以长期维持较高的驾驶适宜性.  相似文献   

15.
公路线形设计与运行速度及交通安全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论述山区道路线形设计与运行速度及交通安全的关系,分别从平面因素、断面因素、线形组合等几个方面分析线形设计与运行速度的关系.运行速度能够实时反映驾驶员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这是综合驾驶人、车辆、道路状况等信息之后表征出的车辆状态.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车辆超速行驶交通事故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以及汽车技术的不断改进,使车辆能够适应快速运输的要求,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产生的不安全因素也不可忽视,由此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给社会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阐述了超速行驶对驾驶员交通特性、车辆使用性能的影响以及超速行驶产生的不良后果;提出在保证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既确保较高的运输效率,又不降低道路通行能力驾驶员依据不同车型在良好道路上用经济车速行驶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7.
针对山区公路的路线特点,结合驾驶员行驶特性以及车辆安全性能,分析山区公路不同路段安全设施(标志、标线、护栏等)的设计防护重点,达到较少交通事故,保证交通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区驾驶员的交通安全心理,从道路环境、车、驾驶员三方面建立交通安全感影响指标集,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加权关联法对山区复杂公路客运驾驶员的安全感进行映射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影响驾驶员安全感的前8位指标分别是驾驶员操作水平、职业习惯、道路类型、驾驶员性格、心理稳定性、交通复杂程度、规范操作行为和行驶平均车速.应用此评价模型可以对驾驶员进行科学干预和学习培训,从而预防和减少客运交通事故.对秦岭山区商洛市的研究表明,此方法适用于区域客运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感综合评价,也适用于固定客运班线的驾驶员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为深入研究货车翻车驾驶员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考虑驾驶员伤害程度的有序特性和安全因素对驾驶员伤害程度影响的异质性效应,以2016年美国德克萨斯州3476起货车翻车事故为研究对象,从人、车、路、环境四要素中选取共24个安全因素作为自变量,以驾驶员伤害程度为因变量,分别构建有序Probit模型和混合有序Probit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男性、驾驶员年龄、系安全带、安全气囊起爆、饮酒或吸毒、被甩出车外、未按规定车道行驶、重型货车、车辆右转、不良天气、道路限速值以及车辆出厂年龄与驾驶员伤害程度显著相关.此外,混合有序Probit模型的拟合优度较有序Probit模型的高,并且混合有序Probit模型发现,男性、饮酒或吸毒、被甩出车外以及车辆右转变量对驾驶员伤害程度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效应.  相似文献   

20.
统计分析营运车驾驶员造成事故原因特征,结合道路交通事故人因相关研究成果,深入分析了导致事故发生驾驶行为的本质原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安全意识、风险感知和驾驶技能为驾驶员引发交通事故主要致因,为驾驶员安全评估提供依据,对保障公路交通安全运输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